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为说话不谨慎送命的杨恽——《资治通鉴》读书笔记(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

【原文】:

廷尉当恽大逆无道,要斩。

【翻译】:

廷尉以大逆无道的罪名判处杨恽死刑,腰斩。

网络图片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官至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封平通侯。三公九卿是古代朝臣的最高序列,大体上来说,三公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九卿相当于国务院各部部长。而封侯更是众多官员仕途奋斗的梦想,有一个成语叫李广难封,可见封侯是一件很难也很荣耀的事。

杨恽能到这么高的位置,说明他有一定的做事才能,有一定的官场生存能力。

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说话不谨慎,这在官场上或者说职场上尤其致命。

杨恽最初和另一个九卿之一的太仆戴长乐关系比较好,私底下就当着戴长乐的面开皇帝的玩笑,而且这个玩笑说的有点重,“语近悖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杨恽这个玩笑话是“晻昧语言”,什么意思,就是昏了头的话。

说得一点儿没错。在古代,君王是九五至尊,臣民必须要顶礼膜拜,恭敬尊奉,所谓君君臣臣,是必须要严格遵循的礼教制度。当然,背后说皇帝坏话的人肯定也有,但杨恽身为高官,说话做事需更加谨慎应该是他最基本的认识。在官场或者职场上人应该都有体会,职位越高越要谨言慎行,所谓祸从口出,一句话说错了,可能就会从山顶跌到山底甚至深渊。这种谨慎不仅在场面上要注意,私底下也要注意。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铁打的人性,没有永远的友谊,私底下说的话可能转身就会被对方讲出去,再好的关系可能一场利益冲突就反目成仇了。

杨恽不仅没有注重这一点,而且乱说话的对象还是皇帝,用语又大不敬,这真是怕自己仕途走得顺了,命活得长了。

网络图片

果然,杨恽和戴长乐失和了。戴长乐充分发挥政治斗争中的无情无义,不顾及身居高位的体面,立马检举了杨恽。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杨恽对戴长乐说完皇帝的戏言之后,戴长乐没有附和他,这种谨慎和杨恽的糊涂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能看出戴长乐的城府和精明。

被告了一状的杨恽失去了官爵,从九卿列侯之位变得一无所有,只好回到了乡里。但是杨恽心里有怨气,可能是觉得以前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他曾举报过霍氏谋反,当时霍氏因为霍光的原因权倾朝野,没人敢得罪),现在就因为一句话被剥了个干净,皇帝做得实在有些过分。

回了乡的杨恽,因为心里憋着气,就大治产业,广交宾朋,好像在向皇帝表示,即使免官回家,他依然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更好,官爵对他来说无所谓。

网络图片

他的一个朋友,郡守(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直辖市市长)孙会宗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说,大臣被废爵退官,应该闭门谢客,低调收敛,安分守己,表示出惶恐和可怜的样子。孙会宗显然和戴长乐不是一类人,这个人能在朋友落寞的时候诚心相劝,是个正直的人。而且他能做到地方最高长官这样的位置,对官场毫无疑问是非常了解的,他所说的很有道理,很切实际——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皇帝即使做得再不合理,也毕竟是皇帝,掌握着对下属的生杀予夺。受了处理,纵然是被冤枉的,也要乖乖认罚,表示出诚惶诚恐和悔恨忏悔,这样皇帝的心里才会舒服,才会满意,才有可能原谅你,不会再进一步处罚你。如果反着来,和皇帝赌气,给皇帝脸色看,那下场可能更惨。这个道理其实在古往今来包括现在的官场和职场上始终都一样。

杨恽给孙会宗写了一封回信,就是有名的《报孙会宗书》。《资治通鉴》只节选了其中关键的一部分。这封信讲了一些道理,也对,但是却透着杨恽的怨气,在他当时的那种处境下并不适合讲,可以说,他再一次说了不谨慎的话,讲了一些很有道理的糊涂话。正是因为这封信,杨恽落了个一分为二(腰斩)的下场。

网络图片

他在信中说,我好好想了想,罪过已经非常大,行为已经非常亏欠,以后就只能当个农民了结此生了。(这话明显有怨气,把几句戏言说成是大罪过,大到后半生只有当农民的份,就是在讽刺皇帝小题大做,为主不明。)

所以他亲自带着老婆和孩子,尽力务农,没想到再次因为这种(平常)事受到非议。人情不能阻止的事情,圣人也不会禁止。所以从君王到至亲,都有送终服丧结束侍奉的那一天。(这段话什么意思?关键在人情二字。人情是什么?人情就是即使对父母尽孝,也不可能没完没了,送了终服过丧就算结束了。对君王也是一样,在朝的时候报效国家,被罢官了就没有责任了,不可能始终都尊奉如初。现在他回到了故乡,想做什么是他的自由,家里人一同勤奋劳作是很正常的事,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圣人也不会禁止,这就是说如果皇帝计较他的行为,那就不是圣人,不是明君。)

信的后面又说了他放达的田园生活,表示即使是荒淫无度,也不知道有什么不可以。(总之一句话,就是他做什么,皇帝都没有理由再说个不是。)

杨恽有一个侄儿,安平侯杨谭,也劝杨恽说:“你罪轻,而且有大功,还将会被起用。”

杨恽说:“有功有什么用?朝廷不值得尽力。”

从杨恽的回信和回答中可以看出来,他的内心始终怀着不满和怨愤。

这之后,国家发生日食,一个低级官员上书告状,说杨恽骄奢不知悔过,日食就是因为他才出现的。古代发生异常天象,朝廷会认为是朝政出现了问题,要找到过错进行解决,以回应天象。皇帝看到上书后,就让廷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九卿之一)调查这个事。

网络图片

于是就得到了杨恽给孙会宗的回信。皇帝看了这封回信后非常反感憎恶。廷尉顺承皇帝的态度,给杨恽定了个大逆无道的罪名,腰斩了。

因为说话不谨慎,最终,杨恽从九卿之位落了个被一劈两半的结局。

在官场或职场中,说话谨慎可以说是一条基本的规律。有句古语叫敏于事而讷于言,在官场或职场中尤其适用。私底下说的话,可能很快就会传出去,或者彼此关系变坏后被散播举报,别人听到了对自己不好的话,势必加以防备、回击或陷害,关键时刻肯定不会给予支持。同事之间说话要注意,对上级领导更要注意。领导决定着你的发展前途,如果言语中表现出对领导的不尊重和非议,评功晋升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被借机收拾,导致走人或者其它更严重的后果。

受了领导的批评,或者没有得到升职加薪,有些人会私底下抱怨甚至辱骂,说一些发泄情绪的话。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传到领导的耳中后,会得到更差的对待。对于上级来说,即使他的批评是不对的,决策是不公正的,他也不会承认,不愿意让下属议论。做下属的,即使遭遇了委屈,也不要表现出不满情绪,说阴阳怪气的话,控制住自己,一切向前看,咽下委屈,表现出平常心,低调处之,或者一如既往的友好,可能更有利于你后期的发展。

当然,能做到做好这一点并不容易,像杨恽这样有才能有功劳,能够位极人臣,游刃官场,尚且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何况其他人。

所以,即使当下还做不到做不好,不要紧,保持耐心,保持定力,只要认准方向一路走下去,一定会有所成效。

网络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员的性格,相当重要!
【读通鉴】司马迁害死了自己的亲外孙
杨恽传
司马迁为女儿找了个”老实人“就嫁了,却生出个桀傲不驯的外孙
文言百练:资治通鉴·汉纪十九·光禄勋平通侯杨恽
《资治通鉴•汉纪十九·光禄勋平通侯杨恽与太仆戴长乐》阅读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