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史公造的那些谣,苏秦配六国相印,张仪使秦国连横,其实是假的

读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有两个人一定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是合纵六国、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另一个就是说服秦国使用连横之计的张仪,他们合称为“纵横家”,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里最为纵横捭阖的一代英雄。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是,你知道吗?关于苏秦和张仪的故事,应该是太史公为了使自己的史书更加有血肉,而刻意制造出来的“谎言”而已。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先别急着反驳我,看看下面的文章再说。

我们先给到两位大神的简历,顺便再温习一下二位的经典故事。


一、苏秦一举成名天下知,配六国相印

苏秦,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84年(记住这个时间,非常重要),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一个消失了两千多年的学派。(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说来也是一对冤家,苏秦和张仪原本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谷子的弟子,后来两人相继从这里毕业,进而投身到辉煌的时代当中去了。

有一个道理是真的,那就是哪怕这地方再好,也是有穷人的,就像我们说纽约是穷人的地狱一样。苏秦虽然是周朝首都洛阳城中人,而且家里还经着商,但很不幸的事他家非常穷,穷到一日三餐都困难。好在的是,他终于拜到了鬼谷子这个名师,最终学成归来。

归来之后,苏秦第一时间就跑到秦国,劝导秦国去攻打六国,但又非常不幸的是,秦国根本不听他忽悠,坚决不以一敌六。本想着去秦国能出人头地,不成想头一回找工作就碰了壁,苏秦很灰心,有些狼狈地回到了家乡洛阳。这一回家不要紧,很快就让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因为他找工作不顺利,他的妻子、嫂子甚至父母都对他百般嘲讽、千般挖苦,非常看不起他。

配六国相印的苏秦。(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没办法了,苏秦只好关起门来,继续发奋学习(看到没有,努力读书是穷人唯一的出路),他甚至头悬梁、锥刺股,一点没弄懂都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终于在几年之后,他感到自己学有所成了,于是再一次出关找工作。

苏秦吸取了上一次找工作的教训,他在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逐一走访,游说他们攻打秦国。这一次,苏秦终于成功了,不仅成功了,他还带着六国的相印回到了洛阳。

在漫长的随行队伍中,苏秦趾高气扬、神采奕奕的佩戴着六国相印,对面迎接他的是万人空巷的洛阳城。突然,苏秦看到跪在地上迎接他的嫂子,他有些得意的问道:“嫂嫂何故前倨而后恭?”他嫂子倒也坦荡得很,回答道:“叔叔如今位高权重而多金,如是而已!”苏秦于是很感叹的说道:“人为什么一定要富贵,道理就在这里啊。”

苏秦正在奚落嫂子。(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二、张仪苦苦追寻梦想,终客卿于秦国

张仪,出生年月也不详,死于公元前309年,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的毕业时间和苏秦应该是差不太多的,他找工作是先到的楚国,楚国的相国接待了他,并听他忽悠攻打秦国。楚相先是非常礼貌地请了张仪吃饭,吃着吃着,楚相突然变了脸,他对着下人说自己家里丢了一块玉佩,而且不由分说地怀疑就是张仪偷的。

张仪也不知道会出这事情啊,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任由楚相处置。于是,骄横的楚相带着下人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好不凄惨!可是张仪很硬气,他对着楚相说:“我身体虽然被打坏了,但我的舌头还在,仍可以用,我的前途也不会受到影响,你等着瞧。”不知怎么的,面对放狠话的张仪,楚相居然放了他。

有些悲剧的张仪。(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后来,张仪就去了洛阳,拜访了自己的师兄弟,即已经佩戴了六国相印的苏秦,谁知道这个杀千刀的苏秦,居然对他置之不理,让张仪饱经沧桑的心再一次受伤。怎么办呢?张仪思来想去,最终一口气从洛阳跑到咸阳,去游说秦国攻打六国。需要提一嘴的是,去秦国的途中,一直有个人在生活上对他百般照顾,一直把他护送到咸阳。

这回,张仪真的成功了,秦惠文王请他做了客卿,并答应他攻打六国。这时候,张仪想起来要报答照顾自己的人,谁料这个人力辞不就,一心要返回家乡。于是,张仪这才明白,这个所谓的护送他的人,其实是苏秦暗地里派出去保护张仪的,为的就是刺激他去见秦王,既然他已得偿所愿了,这个人便要返回洛阳了。


三、太史公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故事回顾完了,我们现在就要来找一找太史公的茬了,看看他到底是怎么“造谣”的。

一是苏秦连秦国一国都说服不了,居然能一口气说服六国,并同时任命他为宰相,你觉得可以相信吗?我们先不说东方六国君主的智商如何,那个时代可是百家争鸣,天才辈出的时代,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的势力和家族,他们能够同时答应一个来自洛阳的穷小子一跃而上,成为六国共同的宰相,这件事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二是苏秦作为一个纵横学方面的大家,发出的言论居然是“人还是要富贵啊”,这格局是不是太低了些?再一个,同时兼任六国宰相,对面是他心心念念要复仇的秦国,不说工作上有多忙,他居然还有闲工夫跑到自己的家乡洛阳来玩一把衣锦还乡的游戏,还要对着跪在地上的嫂嫂来一次冷嘲热讽般的问候,这是不是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吗?我想问的是,苏秦同学,你那六国的政务处理完了吗?

战国初期和中期,其实是九雄而非七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是说张仪去往秦国是苏秦暗中帮助他去的,为的是要张仪说服秦国不攻打赵国,后来张仪为了报恩,真的就让秦国别去攻打赵国了,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既然苏秦之前费尽力气游说秦国攻打六国都没成功,那就说明秦国并不想攻打六国,何以苏秦当上了六国宰相后,秦国又要攻打六国了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你到底是让秦国攻打六国,还是不攻打六国呢?再说,两人既然是同学,还能互相帮助,又何苦将这样的好帮手送到敌人手里呢?为了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四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考证过,战国前中期,华夏大地上实际上是有九个大国,除了齐楚秦燕赵魏韩,还有宋国(亡于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的)和中山国(亡于公元前296年,赵国灭掉的)鼎立在这片土地上,而且那个时代,华夏大地上实力最大的国家并不是秦国,而是建都大梁的魏国和东方大国齐国,这时候的秦国刚刚经历商鞅变法不久,实力根本就还没有上来,所以也就不存在说服秦国攻打六国的事情,因为秦国即便是要攻打,也要攻打八国,而不是六国。最主要的一点是,秦国这年月完全还不具备同时进攻六国的实力。

综上所述,关于苏秦和张仪的故事,我们看看就好了,还真不能细究,细究起来,太史公司马迁还真是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商鞅变法很多年后,变法的效果才真正出来。(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四、我们要理解太史公作《史记》的不易

民族脊梁鲁迅先生曾经高度评价太史公的《史记》,他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家都觉得这是对《史记》的高度赞美之评价,我觉得也确实是这样的,但可能还有一种意思,大家并没有揣摩出来,即:鲁迅先生也觉得,《史记》确实是上古时代历史的绝唱,因为除了《史记》,能详细记载上古历史的并不多,而《史记》是最后一本;还有就是《史记》作为名著,落脚点主要还是在“无韵之离骚”上面,也就是肯定《史记》的文学价值其实是要大于其史学价值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离骚》就是屈原大夫撰写的文学作品,作品中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思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把《史记》类比于《离骚》,本意就是说《史记》在光怪陆离的思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方面可以媲美《离骚》了。

将《史记》类比于《离骚》,肯定的是文学价值。(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仅苏秦和张仪的故事存在很大的问题,《史记》中很多历史事件的记录其实都不太能禁得起推敲,比如长平之战中,仅有约两百万人口的赵国,居然一战就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俘虏,而赵国后来居然还能在廉颇的带领下形成有效抵抗,你们觉得这个是真的吗?答案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有判断力。

但我们依然要对太史公高山仰止,为什么呢?

因为太史公是在备受宫刑煎熬的前提下,在没有任何书稿和辅助工作者做工作的情况下,仅凭一己之力和早年游走各地的见闻,这才写成千古名著《史记》,其道德感召之强,刚毅执着之坚,咬文嚼字之美,足令我们这个民族甚至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叹为观止。再一个,他虽然在很多事情的记忆上存在非常大的误差,甚至有些事件还有搞混的可能,但他基本上能够较为细致地尽量还原一个又一个繁杂的历史事件,从而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有效地追根溯源,真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您说是吧?!#大有学问#

无法想象,一个人在太史公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如此专心治学。(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纵和连横的战略意义参考:两个互为伪命题的政策相互支撑
苏秦
朱坤明:战国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谁更厉害?这师兄弟的感情如何?
《鬼谷子》一书如何让苏秦张仪,翻云覆雨改变战国格局
“千古孤独”话苏秦(上)
每日一成语:纵横捭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