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禅宗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发掘其对人格培养的有利因素

国民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

如何合理有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党和政府确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和机制。

需要家庭、社会、全民积极的努力,需要学校提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但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得有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以来,使心理疾病的治疗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的分支。

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产生了很多的流派,心理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我国从心理治疗慢慢的拓展到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年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理论的不完善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及实践工作者共同认为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禅宗作为一种心性修炼之学,它本身与心理健康教育有高度的契合,而且它是一种生命的意义与境界之学。

对于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如何领悟人生的真谛,如何保持良好合理的心态,都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思想、方法与技术。

发掘整理禅宗思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蕴含,是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

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化历程中与本土儒家、道家等优秀文化碰撞的产物,产生出众多心理健康有关的真知灼见。

这些心理健康观在禅宗中被概括为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及治疗论等方面。

随着东西方学术的双向融合进程加深,西方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与东方禅宗思想也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尤其是近代以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影响的全球化,中国本土心理健康观也在不断批判继承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观属于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观

这种心理健康观超越了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与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认为健康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更是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是一种全面的心理健康观。

一、心理健康观的演变

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环境变化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狭义上是指个体心理健康,表现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与环境的适切性。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心一体化表明身体健康引起心理健康,譬如患乳腺癌可能导致长期抑郁。

二是个人所拥有可供参考、平衡和解释的经历或经验。

三是交互转换的工具性心理认知能力

这些关于个体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属于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研究重点方向。这种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正契合小乘佛教的观点。

小乘佛教立足于对个人内心的观察,破除内心无明烦恼,获得内心清净智慧,从而斩断生死,进入涅槃。

小乘佛教强调破除人我执,用分析法分解人的五蕴和合,不可妄执为有,所以主张斩断贪嗔痴等烦恼而得到清净解脱心,从而获得自我解脱。

小乘佛教认为涅槃就是“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一切烦恼永尽无余”。

小乘佛教发展的以“小我”实现为导向心理健康观是非常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应该进行充分的理解与推崇。

现代西方心理治疗方法也致力于帮助个人摆脱痛苦。譬如认知疗法认为不合理信念来源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是自身认知的紊乱。

而对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造成不良情绪和不合理行为。

这种“自我实现导向”的心理健康观要求我们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个体心理素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最终实现自我。

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个体具备心理健康之后,才能够为社会提供良好心理健康氛围,促使每个人实现良好心理成长,从而实现心理健康另一个方面——集体的心理健康。

这种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正契合了大乘佛教的观点。

大乘佛教更关心我与他人、自然、社会的问题,认为人不仅要度己还要度人,并且度人的范围广泛。

“普渡众生、慈悲觉世”与小乘解脱境界不同的是,大乘佛教破除对于一切事物的实体执,破除法我执,转化贪嗔痴等烦恼而为慈悲、精进、智慧等圆满觉悟心。

大乘佛教的涅槃是指一切无明烦恼全部转化为智慧、平等、慈悲、精进、三昧等无量清净功德,安住于此清净功德而不断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大乘空宗以本体层面的实相实现为目的,以菩提智慧为佛体,众生平等、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应该无条件地帮助所有众生解脱烦恼。

而这一点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理念。

譬如,人本主义治疗流派的主张与大乘佛教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超越的需要方面,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不局限于自身,还应扩展到整个世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人的“全面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由马克思写于1835年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

实现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人,即他(她)是有正常生理需要的人,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条件。

其次,是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能力的人。

第三,是极富个性人。

第四,是有强烈的爱的需要、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的人。

第五,是超越人与自然、利己与利他对立的人。

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历史三大形态的第一阶段是小我的发展,第二阶段是大我的发展,小我与大我相类相融。

这就是人的类本性的实现,最后达成第三阶段的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形态的观点,可以设想人类社会心理健康观的发展依次经历三个阶段:

“小我”导向的心理健康观、“大我”导向的心理健康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参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心理健康观可以这样规定: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能进行调节。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长期动态渐进实现的过程。

对于个体而言,只有良好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帮助人实现全面发展,一旦心理水平变差,个体其他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群体而言,如果群体心理健康没有得到良性发展,群体心理会出现偏差,长此会导致全面发展进程受阻。

因此,对于单一个体或者社会群体而言,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实现是必经之路,也是先决基础条件。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改革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也更完善。心理学有很多成熟的分支,如发展与教育、管理心理学等。

这些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组成了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体系,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应该把精神卫生、国家安全、思政教育、危机干预与促进发展等多重目标中的分工与协作统一起来。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需要解决问题,譬如心理学工作者重视学术和理论,而对实践应用相对较少。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理论的重要性,而是需要在理论建立之后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

同时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交流融合也非常重要,应该整合心理学资源,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服务。

同时,将个体心理学与群体心理学联系起来,通过个体心理促进群体心理发展明确和逐步解决宏观层面的心理群体和社会心态问题。

当然,基于国情和社会实际进行改革是推进心理学体系发展的原则。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宏观视野和微观视野下进行全面发展性的改革提供了导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希娅代表: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诊断干预型向全面预防型转变
1家长在觉醒, 不求孩子有多大出息, 只愿健康快乐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基础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