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素材写精彩?试试这个公式,让每一个素材都成为写作的种子

写好一篇文章,得先有好素材;有了好素材,还要打磨好,讲出精彩,这就需要一些技巧。

比如,我们都知道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其中一个经典场景就是,通过描述父亲翻越站台买橘子,体现了深沉的父爱。

体现父爱的素材那么多,为什么这个场景那么经典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不光让大家从小事中产生共鸣,还有新发现和感动。

“父亲肥胖的身子,穿着黑布大马褂,步履蹒跚……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系列动作,是在共鸣基础上的发现,发现之后,呈现出感动,“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就是这个公式,共鸣-发现-感动,让读者不光沉浸在情境中,还能有所新发现,进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用这个公式,可以把素材很好地编排起来。

再举个例子,有一篇习作叫《爷爷的拐杖》。

作者先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自己小时候不认真吃饭,被爷爷用拐杖打手心儿;另一个是打翻了墨水瓶,被爷爷打手心儿。

这两个故事很吸引人,因为它有冲突,但是,如果只讲故事,虽然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但是很难在其心中留下痕迹,必须得有直击人心的发现,才能升华。

随后作者写道,“多年之后再见爷爷时,爷爷已经认不出人了,床边搁着那只我熟悉的拐杖,但我知道,爷爷再也不会握起它了……”这就是作者的发现。

其实,故事从这里结束,也是可以的,会给读者一种轻微回味的感觉,但是还不至于产生让人“想分享,想反复品读”的感受,所以还可以继续想办法,引发读者的感动。

作者是这么写的,“窗外的香樟树,又长出了绿叶,那根往日我怕的不行的高大有力的拐杖,现在看着却是那么短小,眼泪随着思绪慢慢凝聚,滴下,溅落成一团水渍,倒映着窗外香樟树摇曳的身影,阳光静悄悄的,洒落在那根陈旧斑驳的梨木拐杖上”。

这样的方式,从爷爷的拐杖,转换到自己的思绪,给读者会心一击,留下强烈的印象。

编排素材时,在最后一部分,既不能硬性拔高,脱离原文,也不能毫不动情,什么都不抒发。这时候,就要思考读者现在的感情走向如何?处在怎样的情绪中?然后适当把它表达出来。

共鸣-发现-感动,这个公式,在编排大部分素材时,都可以用。

在共鸣阶段,如何引发读者共鸣呢?注意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让读者能够与故事中的角色相联系。

比如,我写过一篇医院陪床见闻《我亲见的人间百态,除了生死,真的都是小事》,里面讲了三个病友的故事。

一个85岁的老太太,一个94岁老先生,还有一个是77岁的朱女士。他们都已年高体弱,因为不同的病因住进了同一病房,期间发生了很多有关抵抗疾病、与儿女互动的故事,引人共鸣。

如果光有共鸣,还不足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触动,于是就来到了发现阶段。

在发现阶段,通过逐步展示故事的发展,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或者通过转折,让读者产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增加阅读体验。

在医院人间百态这篇文章中,发现的是85岁老太太的孤独、94岁老先生的福报,和77岁朱女士的情绪,这些发现,激发着读者的思考。

在感动阶段,通过文字渲染氛围,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医院人间百态这篇文章中,最后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呼吁病友们战胜自己,战胜病魔:

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而非真实存在。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纳。接纳所有的困惑、焦虑和遗憾,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啦,以上就是本篇内容的分享。

写文章要有好素材,好素材也要有好的讲述方式。本文我们分享了一种讲述的公式,就是共鸣-发现-感动。在写作中,可以多尝试这种结构,让你的素材更加生动、有趣、感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记叙文时,怎样才能做到情感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呢?
1个公式引发读者情绪共鸣
自媒体文案中要有生活,要有故事和读者共鸣
如何在1小时内掌握写作奥秘!
鲜橙谈如何将精彩构思付诸于笔尖_大神指导_写作指南_小说素材网(原93写作素材网)
冬天的梦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