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子”一词,最早的含义是什么?

《辞海》中对“公子”一词的解释是: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人的儿子。

说起“公子”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古代那些权贵人家的子弟,实际上这层含义是汉朝才被赋予的。

《左传·宣公十七年》:“凡太子之母弟, 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 皆母弟也。”在先秦时期,诸侯可以称做“公”。而诸侯的儿子,不论嫡庶均可称作“公子”,这一词没有区分嫡庶的宗法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并自称为“皇帝”,汉朝承袭了秦制,最高统治者不再称做"公",而其子自然也不再称作“公子”。而此时,宗法制受到了严重破坏,可以说当时已经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公子”了。

而公子这一词,也没有就此被扔入历史的垃圾堆里,而是开始被赋予了新的含意,那便是被用来称呼那些地位尊贵、衣食无忧,拥有特殊权力的权贵家庭的子弟。

要说先秦时期的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位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以养士闻名的人物,大家最熟悉不过了。

实际上,称他们为四公子,是不大合适的。

按照先秦时期能被称为“公子”的衡量标准,这四人中仅有两人能被称作“公子”。其余的两人,一人为公孙, 一人为辩士。当时的人,不可能这样称呼他们。贾谊的《过秦论》和司马迁的《史记》, 也仅是将他们称做“四君”。

将此四人称作“四公子”,最早应是西晋的张华所作的《游侠篇》:“至于战国, 合从连衡, 力政争强, 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变迁,往往可以带动词语含义的改变的。到了西晋,人们已经忘了“公子”这一词最初的含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时期什么人可以被称为公子?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公子哥们”
中国大历史(中外研究对照读本)之中国、中国人和中华民族
汉朝之后我们被称为汉人,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个无比霸气的称谓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孟尝君曾遭「虐童」,为何最后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