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史记齐太公世家》到《渭水河》:牧野之战和姜太公形象的演变

以黄仕忠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在整理《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的时候是按照大略以剧本所演故事年代先后为序的原则编排次序的,所以全书一开始自然就是殷代戏,也就是戏曲故事年代背景在商朝的戏曲,其中皮黄《渭水河总讲》、《渭水河全串贯》等说的就是文王礼请姜尚出山辅政的故事(同被归类在殷代戏中的高腔《卖柴全串贯》、《求救全串贯》说的是姜尚用法术搭救过失杀人的武吉的故事,从情节上也相关,可以认为是上述故事的前传)。

(《车王府藏戏曲全编》共20册,收录870多个曲本,1100多万字,汇集海内外所有车王府旧藏曲本)

这一剧目发展到后来,就是著名的京剧经典老生折子戏《渭水河》,一名《文王访贤》、《八百八年》,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就曾演出过这一出戏,而在晋剧等地方戏曲之中也同样有这一剧目。

(京剧《渭水河》剧照)

(《渭水河》姜尚脸谱)

前面说到,《渭水河》又名《文王访贤》、《八百八年》,顾名思义就是说的文王寻访礼请应梦贤臣姜尚的故事。

剧情写道:周文王放误伤人命又家有老母的武吉归家料理,限他七日后前来抵罪(即高腔《卖柴全串贯》、《求救全串贯》中剧情),期限已过,不见武吉归案,文王卜卦得知其已经死于万丈深渊。文王又梦见飞熊入账,召大臣散宜生详梦,散宜生解梦说此兆预示文王定能得到贤臣良将。文王遂前往郊外寻访,路遇本以为已经横死的武吉,询问才知有一个老者教其避害。文王便命武吉带路,到渭水边拜访这一老者,赶到渭水边见到一个白发老者,直钩垂钓,自称姓姜名尚,道号飞熊。文王以老者正应梦兆,遂请其出山辅政,并邀其登辇,亲自牵辇,行八百零八步回到西岐,后保周朝开八百零八年基业。

本剧目本事见太史公司马迁《史记·齐太公史家》,具体故事见《武王伐纣平话》(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卷中、卷下以及许仲琳(一说为陆西星)《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文王夜梦飞熊兆》和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

(《武王伐纣平话》书影)

在这一系列的历史文献和俗文化文献中,姜尚也就是姜太公、姜子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以在渭水河畔直钩垂钓钓王侯的隐居智者形象出现,同时法术精深,有着道家的文化背景。

(姜子牙剧照)

(王者荣耀中的姜子牙属性也是法师)

这和姜尚本人的真实形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太公望年寿》一文中指出:

《荀子·君道》所说的“文王……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夫人行年七十有二,然而齿堕矣。”《楚辞·九辩》更甚其辞的“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以及《史记·齐世家》所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和《自序》所云:“番番之发,爰飨营丘。”都是战国时齐(国)游士之妄谈也

顾先生根据《诗·大明》中的诗句:“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进一步阐述其极写牧野一战声势之浩大与太公搏击之迅勇,说为然齿堕之人实觉不似。又结合《左传》、《尚书》、《竹书纪年》等古代历史文献的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根据孟子、荀子的说法,太公遇文王时已七十余岁,则至牧野之战已九十,至康王六年已一百四十岁;或如《楚辞》之言,太公遇文王已九十岁,则至克殷已逾百岁,至康王六年为一百五十余岁:这些说法显然不靠谱。故此顾先生假定当灭纣时太公年三十岁,则至周康王六年为七十九岁,认为如此自为极可能之事也。

(牧野之战想象画)

顾先生认为姜尚晚年才发迹变泰的说法,应当是因为其谥为“太公”而来,所谓太公,就是白话文老太爷或类似于后世高祖、太祖之意,太公到底是谥号,还是因为周文王说过:“自吾先君大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而被称为“太公望”(也就是祖爷爷盼望着的人),各有不同的说法,故置不论。

但因为太公这个词汇导致古人误认为姜尚在加入周一方时就是一个老者,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还有一个误解,可能也和字词的训诂有关,那就是姜尚的官衔:师。

文王任命姜尚为师,是一个负责军事的职位,在后世,却被有意无意地理解为王者师,和武王即位后的师尚父这个称号结合,更有顾命老臣的含义。

这其实也是一个误解。

(武王伐纣时先进战斗力表现在战车突击)

我们知道:牧野之战是著名的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战役——周军除了诸侯盟军之外,不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和甲士45000人,商纣王的军队虽然不太可能如史籍记载的有70万之众,但肯定具有数量优势。

周军取胜的关键是依托先进武装的突击战成功。作战开始,姜尚与百夫致师,继而就“以大卒驰帝纣师”,这里的大卒,根据《史记正义》的说法就是指戎车、虎贲和甲士,所以牧野之战就是一场战车突击战,所以战事所耗用的时间甚短。

姜尚的致师,根据孔晃注,就是挑战;而《周礼》郑玄注更进一步解释:

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姜尚按当时作战规则作为周一方的勇力之士先行向敌人挑战,绝非一个耄耋老者能够做出的行为,顾颉刚先生的整体判断毫无疑问(当然他老人家骤定其在牧野之战时具体年岁为三十岁依据也不是很充足);其次,这正是其作为“师”这个军事指挥官本色当行的职责所在。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托名姜尚的著作)

从人类学的视野,姜姓或出自古羌人,结合姜尚的勇武和他的女儿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和唐叔虞(晋国的始封诸侯)的母亲,姜尚比较大的可能是一个和周人结盟的古羌人部落的战斗力爆棚的壮年酋长,而不是一个从隐居状态出山的智慧老人。

(姜尚画像)

(晋祠中的邑姜塑像)

那么,姜尚的形象何以演变成后世民间记忆中经天纬地、道术湛深的姜子牙形象呢?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了民间俗语)

这在技术上和之前所说对字词训诂的误解有关,而在集体意识方面则首先和战国时期游士周游列国试图通过游说诸侯赢取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有关,其次和后世文士自我想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成功梦有关,总之,

姜尚或曰姜太公、姜子牙形象的演变根植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个自我实现的梦想,到了后来,已经和原初的那个“周文明化”的羌人部落首领的形象相去甚远。

(京剧《渭水河》剧照)

(姜太公庙画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话姜太公,愿者上钩
掌管封神打榜的姜子牙,到底什么来头?
封神知识点:平话中斧劈纣王和妲己的殷郊,原著中为何与二人和解
史书中的姜子牙:虽非众神之长,但为百家宗师
常明:姜子牙如何成神(《封神演义》源流考之十一)
“姬昌”“殷寿”“苏妲己”,这些称谓正确吗?——《封神》中的人名与国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