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魏出兵伐蜀为何蜀汉短短两个月就灭亡了?

曹魏的策略一直是西守东攻。从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到公元262年五十年间,曹魏决定伐蜀两次,一次半路而回,一次大败而回。公元208年后曹操征孙权马超张鲁,几乎忽略了蜀汉。交手也只有两次,而且是蜀汉发动的。公元217年刘备征汉中,公元218年曹操跟刘备在汉中大战。公元219年关羽围襄樊。曹魏都没主动打过蜀汉。公元220至公元262年,曹魏也一直把东吴作为主要对手。曹丕自公元222至公元225年间三征东吴。

在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就有人想伐蜀。但大多人反对:南郑甚为天狱,蜀道难以上青天。(同样蜀汉北伐也是非常困难)不如发展经济军事,十年后魏国益强。蜀汉东吴联盟有问题再讨伐。而且进攻的花费是守的五倍。

公元230年曹真司马懿伐蜀,走子午谷。下雨一个月才走一半,于是退军。公元244年曹爽伐蜀,让王平挡住。费祎率主力支援,曹爽只能跑路。(曹爽伐蜀,也是很多人反对。本人才能和任用的都是比较亲近的人)

曹魏在雍凉两州只留下防守的力量,每次诸葛亮北伐。都要从洛阳调援军。诸葛亮死后,司马孚经营西线。(司马懿弟弟,才能名气不比他哥差。魏明帝评价两兄弟才能并驾齐驱)这时姜维北伐,曹魏不用从洛阳调援军。除了曹魏增强军力,还有就是姜维北伐人马是比诸葛亮北伐少。很多人受三国演议影响,东吴没有什么存在感。三国演议讲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东吴的人口军队两倍于蜀汉,跟曹魏交战北伐的次数不比蜀汉少,规模比蜀汉更大。只因为伐蜀太过困难,一直以来没有把灭蜀放在头位。因为伐蜀代价太大太艰难。举个例子:公元258年诸葛诞于寿春集结十万人反司马,准备了一年粮草。东吴派了十万去支援。司马师调集二十六万人围寿春近十个月。而公元263年伐蜀汉十八万人两个月,魏军就面临断粮。(三国志邓艾传姜维传都有讲到:邓艾传:粮运将匮,频于危殆。姜维传:姜维维不答书(钟会写劝降书),列营守险。钟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司马昭改先灭吴为灭蜀原因1要灭东吴首先要灭掉东吴水军才能越过长江。不然曹魏陆骑再强大也灭不了东吴。曹魏灭蜀汉就能据蜀顺江而下。(西晋就是在蜀地训练一支水军顺江而下)北方人不习水难以打造强大水军。2东吴地广大,军力两倍于蜀汉。3邓艾讲:孙权虽然死了,但东吴豪强皆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足以自保。

蜀汉两个月亡灭原因有:

1在公元208至公元262年,整整五十年间。曹魏只有公元230年伐蜀半路而回,公元244年伐蜀大败而回。蜀汉一直感觉不到曹魏的威胁。姜维收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书阿斗,阿斗根本不信。而在曹魏马昭决定伐蜀,几乎没有人赞成,只有钟会赞成。五十年来只让人打过一次半。就是从公元244年曹爽伐蜀至公元262年,近二十年蜀汉未碰到过外敌入侵,还会居安思危吗?连曹魏大部分人都不赞成伐蜀,更何况蜀汉?据三国志:蜀本谓敌不便至,未做城守调度。

2曹魏司马昭决定伐蜀后,在荆杨豫徐青(荆州北部杨州淮南)大肆造船假意准备伐东吴。这也骗到了东吴也骗到蜀汉上下,但姜维不信。蜀汉更加没有防备。而且之前的魏国伐蜀,都在汉中打败魏军。没想到能深入。

3蜀汉主力一直是驻在两个地方。一是汉中,汉中是蜀地门户。既能北伐也能守卫门户。二是驻在涪城,涪城是蜀道咽喉所在。姜维羁旅讬国,是曹魏投降过来的。黄皓阴谋夺姜维军权,吓得姜维沓中避祸。司马昭决定伐蜀,也有这个原因。曹魏也讲:蜀所赖,唯维尔。

4阿斗昏,黄皓乱政。阿斗弟弟因看不过黄皓乱政,说了几句。阿斗十余年不见他弟弟。罗宪不拍黄皓马屁给贬到永安。(公元264年罗宪以两千人挡住东吴陆抗三万人半年)姜维上书阿斗派张翼廖化去阴平阳安关防守。阿斗问黄皓,黄皓问巫师。巫师讲不会来。于是阿斗当时没派人去。并压下姜维上书,群臣不知。曹魏伐蜀兵力两倍于蜀汉,邓艾诸葛绪六万人挡住姜维三万人,钟会十二万人攻汉中。这时候汉中是非常空虚的。当年曹爽十万伐蜀,身为主帅的王平只得率千余机动人马。就是这样的情况下钟会十二万人马都未攻破汉城乐城(诸葛亮修的)南郑黄金围等(蜀汉亡后才开城投降)。阳安关蒋舒出来城投降,傅佥战死。(父亲傅彤随刘备伐吴战死。晋武帝曾大嘉赞赏)。在钟会攻汉中,邓艾诸葛绪攻姜维。阿斗才派廖化张翼董厥率大约两万人去。但已经有点尽并未来得及接收阴平阳安关防守。钟会听到阳安关已破,留下数万围住汉中诸城,通过阳安关直扑剑阁。姜维张翼廖化董厥会师五万守剑阁。钟会兼并诸葛绪三万人,十五万人。除去围汉中诸围数万,进攻剑阁十万以上。钟会在剑阁一动不动时,邓艾建议偷渡阴平。南中都督霍弋曾上书阿斗要北上成都勤王,阿斗以备敌既定不许。(父亲是霍峻以部曲跟刘备入蜀,以八百人对阵万人守城一年,并斩杀敌方主帅)

5诸葛瞻非将略之才,选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帅是极其错误的。在邓艾偷渡阴平,拿下江油。(江油就是江油关,蜀三关:江油关、阳安关、白水关。江油关刘备防曹操南下重点建设的重关。因为当时阴平武都郡在曹操手上。公元229年诸葛亮拿下两郡)阿斗派诸葛瞻率军前去。诸葛瞻行军至涪城就停止不前。部下黄崇建议抢占涪城至江油之间险要不要让邓艾进入平原。(黄崇是镇北将军黄权留在蜀地儿子)诸葛瞻不听,黄崇痛哭流涕。先头部队失利,诸葛瞻退守绵竹。涪城是蜀道咽喉诸葛瞻却弃之。刘备据涪定蜀,诸葛亮蒋琬亦重兵驻涪。在退至绵竹诸葛瞻在城外列阵,邓艾派儿子邓忠和部下进攻战败。他们讲敌人太强,气得邓艾要斩两人。李球(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侄子,也叫南中都督。南征南中三路军之一主帅。没有赵云魏延什么事。那时赵云在江州魏延在汉中)建议诸葛瞻分兵据守溢口,诸葛瞻不听。李球又建议据城而守不要出城跟邓艾打。又不听,结果战败。诸葛瞻诸葛尚黄崇李球皆战死。

6益州本土集团在诸葛亮蒋琬费祎死后已更不支持蜀汉政权,益州集团也看不过阿斗昏而喜欢玩乐,黄皓乱政。而且曹魏的政治制度更吸引人。蜀汉实行汉朝制度,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按士族门第高低评品。比蜀汉的政治制度更有吸引力。益州人甚至公开讲曹魏将统一天下,蜀汉将亡。蜀汉亡后司马昭把蜀汉非益州人官员都调到洛阳去了,实行蜀人治蜀。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刘备诸葛亮时期起用大批蜀人,而诸葛亮蒋琬费祎死后并未重用起用蜀人。有人讲刘备诸葛亮不用蜀人是不对的。刘备诸葛亮用的蜀人有:刘备称汉中王时蜀人庞羲排位第三(诸葛亮排第五)张裔张翼嶷(刘备提,诸葛亮重用)、黄权(跟刘备东征降魏,刘备讲:是我负权,权不负我)、杨洪何祗(杨洪只是李严手下,李严还在当犍为太守时,诸葛亮提杨洪为蜀郡太守。何祗是杨洪手下,数年后为广汉太守。三国志讲: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为也)、杜微周群杜琼(刘备入蜀任用,有的在刘璋刘备时不出来做官。诸葛亮当政又请他们出来)、谯周、秦宓(诸葛亮当政重用,做到大司农)、王平(偏将,诸葛亮提统五部,当营事。日后镇守汉中)、杨戏(写有季汉辅臣赞)句扶(前有王句后有张廖)、马忠(刘备评价:此为世不乏贤才呀。诸葛亮当政也是相当重用。南中三路军其中一路就是马忠。王平在北,邓芝在东,马忠在南)费诗伊默李恢(刘备任南中都督,诸葛亮让他统一军南征)吕凯(南中皆反据城而守,待诸葛亮大军南征)蜀中孔子谯周第一次见诸葛亮,因为不注意个人仪表。很多人见到谯周都笑了。有人跟诸葛亮讲处罚那些笑的人。诸葛亮讲:算了我都忍不住,何况他人。但是谯周依然非常尊敬诸葛亮。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五丈原病逝,谯周在家中听到消息,马上前去奔丧。(阿斗下了旨意不许去,所以只有谯周去了)诸葛亮死后阿斗经常游观,增广声乐。谯周上书讲: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愿省减乐官、后宫所增造,但奉脩先帝所施,下为子孙节俭之教。刘备称王也好称帝也好,上书劝进支持的蜀人很多。诸葛亮当政,蒋琬费祎当政也依然重用蜀人。(从三国志蜀志蜀人传中也有讲到)他们死后,阿斗黄皓并未起用蜀人。三国志蜀志五十多人的传中,十个以上在刘备称帝前就挂了。蜀人有二十人占了剩余四十人一半。阿斗也并未起用一个蜀人能有传的,只用半人黄皓。三国志讲:宦人黄皓弄权於内,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谯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看到阿斗享乐,黄皓乱政。益州人已经公开讲蜀汉将亡,曹魏将一统一的)刘备定蜀光给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四人的奖赏: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绵千匹。而蜀汉亡时只有金两千金。

7蜀汉失去民心。诸葛亮治蜀还是非常得人心。襄阳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三国志讲:诸葛瞻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黄皓乱政后,东吴使者使蜀汉回来对吴主讲:入其朝不闻正义之言,经其野民皆有菜色。当曹魏伐蜀,老百姓纷纷逃难。光凭蜀郡五万户,每户出一个壮丁也有五万。打仗不行,守成都还是行的吧。诸葛亮死后阿斗频繁大赦天下,特别是最后十年,年年都来一次。要靠这个来收人心,亡也是不远了。诸葛亮就是反对大赦的。诸葛亮讲治世以大德,不是小恩小惠。有位蜀汉官员也强烈反对,也说了和诸葛亮类似的话。并讲大赦使那帮罪孽深重的人不用负责。(西汉时就有人看准时机去犯罪)

8阿斗根本没有一战之心,只想保自己的荣华福贵而已。在邓艾到广汉时,就商量是奔东吴还是奔南中。不少人讲阿斗是为了百姓,那是狗屁。真为百姓干嘛不早降。在谯周讲了奔吴不行奔南中也不行。谯周并保证曹魏不裂土封疆给你,我亲自去洛阳以古礼据理力争,阿斗才投降。不然凭成都坚城,召南中都督霍弋北上勤王,右大将军阎宇正从永安率五千以上人马西还。三国志钟会传:进攻剑阁,不克,引退,蜀军保险拒守姜维传: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有人讲阿斗要是昏的话能当四十年皇帝。阿斗是很聪明的。难道吴主孙亮魏主曹芳不聪明吗?不一样给权臣赶下台。如果把姜维换成魏国司马昭吴国孙琳在黄皓要废他们时,不早把阿斗赶下台。阿斗能当皇帝四十年跟他聪不聪明没关系。诸葛亮出师表讲: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不过是蜀汉士人为报先帝之殊遇。姜维一敌国投降过来的人,为蜀汉奋战近四十年。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报诸葛亮知遇之恩。蜀汉亡后姜维还想着复国,跟阿斗讲隐忍一段时间。阿斗投降消息传到南中,霍弋讲:未知主上安危,若魏以礼待主上,降之不迟。如主上危辱,吾将死战不降。一年后阿斗去了洛阳,并封为安乐公。魏国并没有加害阿斗,霍弋才率南中七郡上表投降。(他父亲霍峻死时刘备带众人去祭拜,并在墓地留宿。诸葛亮当政时让霍弋跟儿子诸葛乔一起)三国志讲:永安罗宪南中霍弋各保一方。蜀宪因不附黄皓给贬。霍弋之前是太子刘璿的属官,太子也跟阿斗一样出入无度。霍经常劝谏,估计去南中也跟这有关。魏国伐蜀,他要勤王却不许。还有人讲诸葛亮天天把持朝政根本没给阿斗机会,诸葛亮当政十二就死了。还有近三十年也关诸葛亮事?诸葛亮是非常重视培养阿斗的,在出师表就看出: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要多听别人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赏罚分明,赏也好罚也好交给相关部门按规定处理,不要偏私。)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有不清楚明白的问他们,然后再去做)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军事上的事多问向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刘备诸葛亮最恨桓灵二帝宠信宦官,阿斗却宠信黄皓)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多自己想想事情该怎么做才更好,认为别人好的建议就采纳。刘备遗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别再喷阿斗扶不起了,没有孔明,自己又扛起30年
华夏皇帝漫谈之蜀汉后主刘禅  三国|震惊!蜀汉后主刘禅的无能,竟是诸葛亮所致!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后面两句,若刘备知道,必定再摔阿斗!
真正扶不起来的不是阿斗,而是刘皇叔!
司马懿侥幸逃出上方谷,真的是天意?别再被骗了,这才是真相
温酒读帝王:乐不思蜀刘后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