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士大夫婚配不甚重视门当户对 那重视什么?

修建家谱,构建宗族秩序

通常而言,拥有共同祖先的后裔们组成的社会群体即为宗族。而宋代以前,宗族往往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宋代士大夫既怀念前代人伦敦厚的社会氛围,又通过重新阐释儒家经典中的礼法规范,将旧的宗族制度进行与时代相应的改造,进而加以重新构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新宗族理论和制度。

魏晋隋唐时期,谱牒是世家大族选官和婚配等方面的依据。随着门阀的衰落,谱牒学亦逐渐走进历史。宋仁宗时,欧阳修编写《欧阳氏族谱》,苏洵编写《苏氏族谱》,开启了家族私家著谱盛行的局面。直至今日,我国民间修订家谱的基本格式依然本于二氏著述所形成的规范。与魏晋时期官方撰修谱牒以维护士族政治地位不同,宋以降的民间家谱,目的在于传承家族历史,最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有了家谱,即使是血亲关系稍为疏远的宗族成员,也可以在家族谱系所确定的尊卑之序下约束彼此的行为。

宋朝婚姻不甚重视门当户对

更为重要的是,宋人所修家谱,严于续修后世而疏于考订先世,记录当世子孙的官爵、德行被视作荣耀祖先的行为,而祖先的事迹却多有模糊不清之处。相州韩氏家族自名相韩琦发迹之后,渐为显达。然自韩琦父韩国华之上历代祖先,不仅记载不一,且与韩氏交好的士大夫又主动为韩琦先父的形象加工润色,宋代宗族对于祖先的回忆愈发具有主观色彩。诚然,这可能是因为中唐以后战乱频仍,族谱之类的文书资料难以保存。然而不可否认,宋人追述祖先多是用来激发宗族成员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并提高宗族归属感、自豪感,夸饰之风也就在所难免。

宋代以前,宗族婚配非常重视门第观念。唐高宗时有个宰相叫薛元超,据说他自述平生“三恨”,其一便是未娶“五姓女”。五姓是指崔、卢、郑、王、李,即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他们几乎不与门第低下的外姓通婚。宋代士大夫则有意识地强调“婚姻不问阀阅”,即不甚重视门当户对的观念。

吕蒙正是北宋初年的宰相,他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不仅门第不高,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八品官僚。这是由于宋代推广科举制,宗族再也不能成为仕途延续的保证,反而要靠婚姻吸纳科举新贵维持自身的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 [jiā pǔ]
张小军 | 房、派、家:宗族单位与国家系谱——宋代谱牒与华南谱牒个案
如何写家谱
《家谱“攀附”、杜撰“现象探析与辨伪》(仇家京)
中国家谱的发展与演变
完善族谱编后感言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