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史笔谈113:雍熙北伐失利,契丹报复来了,君子馆数万宋军阵亡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113篇。


二次北伐(雍熙北伐)的失败,对赵光义而言,就是彻底断了他开疆拓土的功业念头,断了他威望远超赵匡胤的念头,就此休战吧。

没了雄心壮志,好好地过自己日子。虽说有点苟且偷安、消极避世,但是看着还不错。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并不是让出来的。

契丹认为,你赵光义本就不是善茬,原来老想着侵略我。现在不敢再打,只能表明你是只纸老虎。你想消极防御,没这么容易,我的仇不报不行!

契丹及西北的李继迁就像头顶的阴影,一直盘旋在北宋的上空。

噩梦,简直就是噩梦!

君子馆大败

契丹说来就来,赵光义根本来不及喘息。

岐沟关、陈家谷大捷后,萧太后备战数月,准备主动进攻,以泄心头之恨。

986年十月,萧太后与耶律隆绪到达幽州,犒劳南征将校,并亲阅辎重兵甲

这次大举南征,她的准备极其充分。

契丹大军以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主力南下河北,分部攻打山西作为牵制。

主力又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攻满城、望都(今河北保定市望都县),东路则攻瀛州。

萧太后命令军队严守边境、严明纪律,一切只为防止泄密,悄悄地南下。

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赵光义虽然得到了消息,但是对契丹的具体行动包括兵力分布和目标,完全不知情。他除了下令严加戒备,别无它法。

二十多天里,边境一如既往,只是偶尔有些小战斗,完全没有大部队活动的迹象。

好比平静的大海下酝酿着惊涛骇浪,让人一点不放心。这种大战前的宁静,考验着双方的心理。

作为被动防御的一方,赵光义不淡定了。他决定主动打破这种平静,结束这种难熬的日子。

他下令:定州都部署田重进(他从朝中受奖归来戍边了)北上,主动攻击岐沟关;高阳关都部署杨重进东进,与瀛州都部署刘光义会合,北上寻找契丹主力大战。

攻城拔寨并非赵光义的意图,他让田重进北上的目的估计也是瞎猫抓死耗子,希望能够打乱敌人部署,把水搅浑,好看清敌人来势,并乘机在敌人身后展开奇袭。

田重进的执行力很强,十二月初五即上报,奔袭岐沟关成功。

事出反常,一切都透着怪异。

田重进并不知道他途中经过的满城是契丹西路军的目标,他只是发觉,成功来得过于容易,沿途居然没有任何阻拦!

田重进连忙派人侦察。这一侦察才得知,契丹大军已经集结于固安、瓦桥关(雄州)、益津关(霸州)一带。而原本驻扎在附近的杨重进已经离开

田重进赶紧将消息传给他们,自己则专心守城。

刘光义得到消息后有些着急。他着急是有理由的

首先,他是岐沟关大败后才临时被抽调戍边的老将,此时距离他被罢军职已经十三年。而且他知雄州没多久,就又转任瀛洲都部署,两地的情况都不是很熟,屁股还没坐热。

尤其是宋军这边得知敌人行动太晚了!现在部队刚刚在瀛洲西北附近的君子馆集结,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好。

面对汹汹来势,为防万一,刘光义与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他已圆满结束在定州收容东路军的任务,调任沧州)约定好,划给他一部分精兵,由他率领殿后,作为支援;刘光义自己则准备大战,并扬言要取幽蓟。

耶律休哥才不信这些惑敌之计,因为他本身就是玩诡计的高手。他要先小试牛刀,选择的目标是宋军先锋贺令图。

战前他已经派人向贺令图传信,说自己在契丹获罪,希望归降宋朝。

计策一点不新鲜,新鲜的是贺令图居然信了。

作为赵光义北伐的倡议者,他不仅丢了父亲贺怀浦的性命,还完全丢了自己的面子。朝内外所有矛头都指向他,如果不是他贪功,契丹怎能祸害中原!

事到如今,贺令图仍然没得到教训。他仍然信以为真,以为契丹很容易攻取。这不,耶律休哥都来投降了。

如此大功,怎好与人分享?打个翻身战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偷偷地送些钱物给耶律休哥作为抚慰。

耶律休哥见他上钩,就又派人告知他,说自己已经带领大军来到望都,希望相见。

贺令图兴高采烈,只带了数十人欣然赴会。

来到耶律休哥帐前,却见耶律休哥坐在胡床之上,既无笑脸,也不上前相迎。

正在诧异间,耶律休哥破口大骂,你不是很厉害吗?听说你喜欢议论边事,今天怎么来送死了?!

贺令图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他就这样做了契丹的俘虏,随从则被一顿乱砍,全部毙命。

一年之内,贺令图父子皆败,成为天下笑柄。

耶律休哥就此率西路军在望都击败宋军,完成先前的小目标。之后再分兵一部分守住险要,阻碍宋军救援及北上道路,自己率主力移师君子馆。

激烈的厮杀即将到来。

当天是十二月十二日,时值寒冬,北风凛冽、天寒地冻、漫天飞雪,宋军将士却无皮衣御寒,手足麻木,拉弓射箭多有不便。

长距离射箭不便,战争就变成了短距离的贴身肉搏战。

更恐怖的是,萧太后随后率东路军到来,契丹骑兵将宋军重重包围了。

刘光义手下的将领桑赞,一看势头不对,就率众先撤退了。

现在刘光义所希望的,只能是预先安排好的李继隆后援。但厮杀了一天,援军并未到来,他的希望变成了绝望。

结局是:宋军全军覆没,数万人战死,杨重进也不能幸免,只有刘光义骑着手下的马侥幸逃脱

战况极其惨烈。契丹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也战死,伤亡不少。

李继隆呢

他开始是按照预定计划出兵的,结果他和副都部署王杲刚到君子馆,就发现大战已经开始,刘光义杀得眼红,根本无法留意战场形势。

李继隆本想加入,却发现萧太后大军也来了,桑赞接着就跑了。

这一下就把节奏打乱了。

李继隆和他父亲李处耘一样,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就是坚持己见。所以,他在战场上的显著特点就是随机应变,别管皇帝的阵图还是主帅的指示,只要他发现不对,他都是绝不执行。

满城之战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

此时他的想法与陈家谷时潘美的想法是一样的,既然解救无望,支援也是徒劳,不如退兵以保持实力,择机再战。

于是他率部退往乐寿(今河北献县南),而这次退兵也成为他一生战史的污点

回到京中,李继隆被逮捕审问。

但他比潘美幸运的是,此时李继隆妹妹已经被立为皇后两年了。皇帝妹夫怎么好责怪他呢?

而且,李继隆坚持认为,自己临机处置得当;否则,伤亡会更大!

这种情况下,赵光义怎么好让李继隆承担大败的重责?这不光是照顾大舅哥的问题,更是培养将帅的问题。李继隆不像潘美,他还年轻,又值得信任。军中将帅成长不易,不能中途夭折。

因此,李继隆随后就被无罪释放

那怪谁?能怪刘光义吗?赵光义深知,此次战败并非刘光义的责任,刘光义已经尽力了

但刘光义就坚持认为,责任在李继隆!正是李继隆不按计划支援才导致失败。

怎么办?该承担责任的不好承担,不该承担责任也不能承担,那就怪老天爷吧。这完全是天气寒冷惹的祸,导致将士们完全拉不动皮筋做的弓弩,才让契丹得利

赵光义这种处理,让刘光义愤愤不平。

这位赵匡胤当年的十兄弟之一,功勋卓著,后来却一直被赵光义放在闲职。等到老了,赵光义北伐失败了,无奈至极才想着用他。

他毫不计较,奋力杀敌,没想到等来的是一场大败战,而他认为的责任人却得不到处理。憋屈,郁闷,窝囊!

身心俱疲的他,次年秋便病倒在瀛洲都部署任上。

赵光义派人去为他医治,刘光义趁机要求回京。他不愿意再在前线耗着了。但他很有性格,不等赵光义同意,他就离开了瀛洲。

这就是发泄不满。其它的好说,就这点赵光义不能容忍,不就是没处理李继隆吗?至于跟皇帝发脾气?

结果是刘光义被捉拿问罪,削官夺爵,发配商州。发配路上,刘光义绝食而死,时年58岁。

无论赵光义怎么划分责任,失败就是失败,任何掩饰都没有用。

君子馆一战,数万将士覆没,河北诸军再无斗志,契丹则长驱直入,大肆劫掠

十二月,契丹攻陷了邢、深、德三州。其它攻取不了的,也不放过,就烧杀抢掠一番,最后于次年正月初五满载而归。

唯一值得宣传也必须大书特书的战绩

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朝廷如何向全国交代?

所幸,仍有值得赵光义宣扬的战绩。田重进不是攻占了岐沟关和涿州吗?

还有,山西方面,这次也有捷报传来,足以挽回点面子。

之前契丹前锋直趋代州而来。张齐贤到任知代州还没半年,就碰上了这样的棘手事。

此时潘美率主力在太原,代州城内主将是副都部署卢汉赟。

张齐贤不敢耽搁,一面赶紧派人前往太原联系潘美率军来援,一面派马正率部在城南门外迎敌。

马正这么点人如何能够抵挡?眼见寡不敌众,就要败了。张齐贤又赶紧催卢汉赟出城援助。

卢汉赟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出兵。

张齐贤虽然不是武将,而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但他毫不怯阵。他马上召集城中的二千厢军,自己对着这群打杂的地方军,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把将士们的情绪全调动起来了。

被激发出无穷斗志的厢军们,冲出城去奋勇杀敌,无不以一敌百。契丹一见这伙人如此不要命,就先撤了下来。

小胜归来,张齐贤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他派去联系潘美的使者在返程途中被契丹给捉住了。

契丹知道他的部署后,肯定会半路设伏,那样潘美大军就危险了。

就在他忧心忡忡的时候,潘美又派人来相告。原来潘美率军刚走四十里,就得到了赵光义诏书,因君子馆一战,赵光义要求宋军据城坚守勿得出战,潘美已经率军退回了。

这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刚才张齐贤的担忧不复存在了;忧的是,契丹先锋只是先回营休息,他们迟早还会攻城。

张齐贤不愧是文武全才,他马上想到,契丹根本不知道潘美已经退兵了。正好可以就此惑敌。

于是,他连夜派出二百人,每人拿了一面旗帜,背了一捆柴草,前往城西南三十里;再派了两千人去往城西北的土磴寨(今山西崞县西北)埋伏

第二天,契丹忽然见到西南方有烟火,派人一侦察,居然发现无数的旗帜若隐若现,似乎有无数兵马过来。结合他们昨日得到的消息,这只能是潘美大军到来了,赶紧撤吧。

于是契丹军往西北方向逃去,正好中了宋军埋伏。

此战宋军斩首数百,俘虏五百人。

战后,张齐贤很会做人,他把所有功劳都归于卢汉赟。卢汉赟也毫不客气,却之不恭,将战果再夸大一下就报上去了。

虽然在此次契丹南征过程中,这样的战事规模根本排不上号,契丹也不在乎这点小失利,但是这样的精彩故事宋朝怎么能漏过?

赵光义收到前方战报,大喜,这是振奋人心的大胜战啊。值得好好宣传!

而张齐贤,自动请缨知代州、文臣用计败契丹、事后不居功自傲。如此风格与功业,注定了他今后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无奈退守

接连的惨败,使赵光义面临着缺兵少将的实际难题。

987年三月,赵光义再次提议北伐,并遣使于河北、河南诸州募兵,实行“八丁取一”。

大臣们谁都知道,北伐不过是赵光义要面子,嘴上说说而已。他的实际意图是大规模征兵,补充兵员,并在绵长的边境上派兵把守。

很多大臣们早就不满了。北伐时你一意孤行,现在失败了,只能被动挨打,消极防御,还提什么再次北伐。

京东转运使李惟清反对最积极,他三次上书,说,如果还要征兵北伐的话,天下将没法耕作!

宰相李昉也不客气,他相继率人劝谏道,河南人民不知契丹祸害,对契丹没有憎恨,难以募兵;如果强行征募,将会导致他们相聚为盗;到那时,河北有契丹之入侵,河南有流民之作乱,天下还怎能稳定发展?

再加上赵光义二儿子赵元僖不断劝阻,北伐和河南募兵的提议就此作罢,但河北地区的募兵是必须的。

赵光义必须要做好预防,部队人数必须要增加,其他的,像在河北地区挖些沟、垒些塘、种些树也是不能少的。

耻辱的雍熙北伐过去了,赵光义决定要刷新政局,988年,他正式改元端拱。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雍熙北伐:北宋押上全部身家的豪赌,换来的却是一场惨痛的大溃败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一百多年间,为什么北宋一直“谈辽色变”?是什么让宋朝惧怕辽国
自高梁河之败到君子馆之败,宋军精锐部队损失殆尽,都是他造成的
雍熙北伐失败,大宋放弃开疆拓土梦想,恐辽之心由此开始
東方·全面国战——宋辽战争(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