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皇帝如何辨别真使者?

信任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说的是古代皇帝如何辨别真使者?我觉得这个问题得略为发散一下,比如古代政权之间如何建立可信任的信息交流渠道?毕竟自古骗子很多,但皇帝的业务更忙,明君要忙着处理国事批阅奏章,昏君也要为三千佳丽整日操劳,那有空去管使者的真假。这等小事自然有下面的官员代劳,比如西汉九卿中的大鸿胪就主外宾之事,而和汉朝相爱想杀的匈奴,也有主客负责引见汉朝使者。

除了使者的身份之外,更为重要的国书也需要进行防伪,不能光谈论如何辨别使者的真假,而不谈如何防伪文书。况且我华夏上国就好万邦来朝这点面子, 如果真来了万邦,这些蛮戎夷狄操着不同的语言,拿着不同的贡物,要是没有专门的部门接待外宾还真不行,比如唐宋都设有鸿胪寺,元代地方有市舶司,中央有礼部负责接待贡使处理贡物。

不过谁管这些事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我们不妨把古代使者之间的出访理解为现在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访问,那么古人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网络安全中的信任问题,比如用户注册、身份认证、密钥分发等一系列问题。

符契

春秋时有一个弦高犒师的典故,说的是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他经商路过滑国时,遇到来袭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视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领兵顺手灭掉滑国后就回去交差了,从而使郑国免去了兵祸。

躺枪的滑国、机智的弦高,纯纯的孟明视。看来假冒使者的问题自古有之,单纯的孟明视同学在这里就犯了一个没有认证使者身份的错误。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早就想出了一系列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很简单,就是来使得提供足够的信物,让我相信你是真使者,不是假李逵。比如你说你是紫薇,就得提供有乾隆题诗的扇子;你要上知乎,就得输入账号和密码;而对于使节来说,则是符契。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说文解字》 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契,又合也。------《释名》

符就是信物,契是相合验证信物。比如调兵用的虎符,君持君符,将持虎符,两符相合,则令可行。对于虎符来说,君主和将领已经提前建立了信任关系,只需要将信物亲手交与将领,就可以作为未来调兵的凭证。但对于使者来说,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双方各属一国,也就没有日常的信任关系,这个时候怎么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身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人们可是想尽了办法。

持节

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 ------《汉官仪》

节,又叫旄节,符节,就是一个在竹竿上绑上旄牛尾巴的东西,所以使者又叫使节、信使。旄牛是什么牛?其实就是牦牛,现在我国只有高寒地区才有牦牛,但在古代,据说华北地区也有一些牦牛。最早在先秦时,诸侯们调派军队或遣使四方,就让使者手持着这个旄节做信物。经过漫长的演化,这成了一种当时各国通行的做法,边境上的守将巡兵一看你拿了这个东西,就知道你是一个使节。

到了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合月氏国一起讨伐匈奴。可是张骞人品值太低,在半途就被匈奴单于扣押,汉书上说“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苏武出使匈奴被副使张胜牵连,他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然后要自杀,之后他在塞外经营畜牧业十九载,汉书上说他“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从张骞和苏武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节”就是使者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皇权的代表。张苏二人即便身处窘境依然不敢辱节,既是对自身使命的坚持,同时也证明自己对汉朝的效忠。而“节”这个词,慢慢就有了崇高的含义,如屈节、守节、失节、气节、赴节、志节等。

需要注意的是,持节并不是使者的专用,任何需要显示皇帝权威的场合,如礼仪、外交、军事、行政,任免可能都会用到节。从这一点来说,节的用途类似于,见尚方宝剑如见皇上、见黑木令如见教主一样,是一种权利的代表。

其实使者出使时,肯定不单凭“节”来证明身份,就好像穿警服的不一定是警察,也可能是穿仿服的保安。如果有特别重要的外交任务,往往使者本身就是声名远播的重臣,比如隋朝名臣虞庆则就曾出使突厥,进行外交谈判,并成功分裂了东西突厥 ;宋朝名臣富弼,曾负责接见出使宋朝,索要土地的辽国大臣萧英,后来他又出使辽国,凭犀利的言辞说退了陈兵边境的辽国大军,名噪一时。使者出使时,除了正使之外还有副使、护送的军队、赠送的礼物,被曾为使团。各国边境也都有关卡,使团也需要得到相应的符传、过所才能出关办事。这么大的排场可不是那么容易伪造的,而对方负责接待的官员也是阅历丰富,一般人欺瞒不住。

但是节只能证明使者的身份,也并不总是这么大的排场,这样重要的事物,总还有冒充的可能。而且使者往往还带着君主往来的国书、万一这使者身份是真的,这国书又是假的,又如何是好?

印信

印信,也就是通过在往来文书上盖章来印证真伪。《说文解字》中称“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爪同手,卪同节,所以印就是能方便抓在手中的节。刻制印章虽然简单,但在古代,要手工仿制一个一模一样的印,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印章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好的防伪手段,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我国以印章作为信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开始印章是以私印出现的,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有官印制度。

王莽篡汉后,派五威将军王骏等人带着厚礼出使匈奴,告诉匈奴单于新已经代汉,并要求换新印,旧印文是“匈奴单于玺”,新印文是“新匈奴单于章”。这就说明王莽显然是想降低匈奴王的地位,因为按汉制,皇帝、皇后和诸侯王的印文才称玺,官员所用印文称章。 单于的谋士曾提醒他先见过印文再换,但单于不疑,于是上交了旧印,接受了新印。晚间宴毕,王骏身边的勇武之士陈饶说,单于看到引文变化,定会索要旧印,为了不辱使命,不如将旧印砸破,王骏从计,后来单于果然来索旧印,但旧印已毁,只好屈从。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臣服东汉的匈奴已经用上了印,而且这印还是由汉朝皇帝颁发的。再加上封泥等封缄技术,也就可以保证往来文书的真伪。在我国古代,凡是称臣攀附的番邦往往要请中原王朝的皇帝授玺印,赐国号,行册封,以表示自己的臣服之心。正所谓你不会用印?没关系,我送你一个,从历史来看,整个东亚地区的民族都是很早就会用印章的。比如《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后汉书.东夷传》中就说,“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后世诸多异族政权,如西夏、辽、金等,也仿效汉制颁行了印有本民族文字的官印。一个新朝建立后,都要刻制玺印,遣使邻国,外邦也会先后来朝贡。除了宣布新朝的威仪外,同时也起到了交换印文的作用。

我以前看小说《新宋》时,书中有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却能很好的说明玺印的作用。故事里说的是辽国内乱,太子耶律浚逼宫篡位。他在成功攻破父皇的营帐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玉玺,由于玉玺不知所踪,因此他虽然成功,但辽国上下疑惑。后来辽国遣使宋朝报哀,宋朝官员就发现玉玺似是伪造,但来使却是辽国名臣,这引起了怀疑,故而上报给了宋朝皇帝定夺。

历代关于传国玉玺的故事也是亦真亦假,千年不绝,《三国演义》中的孙坚就是为了玉玺中箭身死,可见印章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作为信物的重要性。但是持节和印绶都有一个问题,这套规则毕竟是在中原通行的,如果使者来自海外番邦,他们有自己的礼仪,特别是当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既无持节也无印绶,印信也没有交换过甚至没有,又怎么证明自己使者的身份呢?

表文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上表文、献方物。特别是对于称藩的贡使,这基本是一个必备的东西。正所谓空口无凭,两国之间的交流更需要文书,这是世界通行的做法。因此表文就经常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如奉表请降,奉表称臣。对于朝贡来说,因为越到后世朝贡体系越完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慢慢形成的标准朝贡程序。比如明代就规定,“四夷入贡中国,必奉表文”,至于这个表文中的内容,无非就是一些拍皇帝马屁的假大空,比如四海归一、天下太平、盛世永昌什么的,当然最后一定要说明我是来仰观皇帝,伏献贡物的。

仇池公杨盛遣使称籓,献方物。------《晋书.帝纪第十》 乾归讨破之,悉降其众,于是声振边服。吐谷浑大人视连遣使贡方物。------《晋书.载记第二十五》

所谓方物,就是当地的特产,比如狮子、大象、钟表什么的。既然自称来朝贡,不送点特别的见面礼怎么好意思呢,正所谓有礼好办事。又由于我国的朝贡体系往往和海外贸易息息相关,所以从《晋书》开始,关于外邦贡使献方物的记载就开始多了起来。

比如宋代就有规定,贡使必须携带一定的身份证明文书,也就是表章,否则“却其贡” 。而且接待外国的贡使,宋政府在各港口设置了“来远驿”等外宾招待所。贡使入境后,马上被安置在馆驿中, “州县录其国号、人数、姓名、年甲及所赉之物名数,申尚书、礼部、鸿胪寺” ,若为“初入贡者,仍询问其国远近、大小、强弱,与已入贡何国为比。”此后的元、明清、各朝都对宋代这这一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有专门的机构接待使者,有熟悉外务的官员、翻译来鉴别外邦来使的身份。元朝在回赐中,还大量授给外国贡使及国王象征身份的各种符牌如金符、虎符和银符等等,这些回赐就可以供以后鉴定身份所用了。

可是纵然有如此繁复严密的制度,但由于朝贡能得到好大喜功的天朝皇帝巨额的赏赐,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还是有许多人铤而走险冒充海外国家的使节入贡。除了朝贡外,国家在日常行政中各种公文的颁发,税收的征集,都涉及到大量的凭证校验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到了明代,终于出现了古代防伪技术的顶峰,就是明代勘合制度。

勘合

由于古代落后的生产条件,事实上各种造假舞弊之风盛行,而历史越发展,相关的防伪勘合机制也不断完善。各种符、牌的使用多有不便,也容易舞弊,因此越往后世使用越少,又因为纸张的大量运用,因此到了元代,出现了以纸质文书用来防伪勘合的正式制度,到了明代,又遇上了凡是较真的老朱,因此更是发展出了古典时代最鼎盛的勘合制度。明代勘合制度是一套用在行政、军事、外交、人事、户籍、税赋、仓储、驿传等方方面面的通用制度,由于这套系统非常复杂,这里主要以外交方面的应用略为讲述。

所谓的勘合制度,简言之就是拿一摞白纸,把每张白纸都分为两部分,均写有相同编号,在分界处盖一个专用章,并将纸裁为两半,各留有半印。制作好后,把其中一半留底备查,另一半统一送到要交换公文的对方单位。对方单位在这一半白纸写好文书后,盖上自己的单位章后再发回来,这一面通过比对编号、专用章、单位章,就可以核实真伪了。类似于今日的骑缝章、存根。

明代由于把朝贡和贸易挂钩,非朝贡不得互市,又因为贸易的巨大利润,亦或基于其他目的,因此就产生了很多以朝贡为名的骗子。比如葡萄牙就曾假冒满刺加使臣前往北京,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了传教,也以大西洋国陪臣的明义觐见明朝皇帝。 《明史.食货志》中也记载,“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於市舶。遂罢之。市舶既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转为寇贼。”

为了打击各种假冒贡使骗取赏赐的行为,明朝政府开始在朝贡体系中使用勘合制度。礼部向各国授予颁发勘合文册,并规定,凡贡使至中国,必先验证勘合之真伪,无勘合或使用假勘合者拒绝入贡并捉拿法办。据《明会典》记载,明代共向暹罗、日本、占城、爪哇、真腊等十五个国家或政权颁发了朝贡勘合,每国勘合二百道,号簿四扇,每逢明朝新皇帝登基改元,必然遣使四方,让各国如数交回旧堪合,更换新堪合。

每个使团朝贡时,必携带勘合一道,上面填写使团人员姓名、贡品名称和数量等内容。由地方初步核对底簿后,到京城再将勘合进行详细核对。贡使回国时,也需要将中国的回赠品一一列上。除了堪合制度外,明朝还对朝贡的贡期和贡道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时候不对,路途不对,都会被拒绝入贡,在这样的制度下,除了贿赂打点相关办事官员大概也没有伪冒的机会了。由此可见,再好的制度终究还是要人去执行,人事腐烂,再好的制度也不顶用了。

结语

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造假技术和防伪技术也随着时代齐头并进,通过一个辨别真假使者的小问题,从中也可以见到历史的变迁,制度的演化。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现代信息安全解决办法,以及一整套现代信息管理制度。但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漏洞和制度缺陷也不断被人发觉利用。不过我们一定要知道,今天能有这些成就,是离不开祖先们智慧和努力的。

参考文献:

王廷洽《中国古代印章史》

胡光明《明代勘合制度考》

喻常森《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通鉴(158)无用的洞见
李敢 玉印
晋书--列传第六十七
苏武牧羊的故事
王莽赐给匈奴一枚新印玺,只因刻错俩字,匈奴举兵灭新朝|淘乱世
由两个字引发的战争 摧毁一个新生帝国 为患中原八十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