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在一亿年前的“神秘花朵”被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意味着什么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都应该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在达尔文所关注的时代之前的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都有被子植物,其起源时间应当更早。

王鑫团队发现的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五瓣花。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在大约1亿年前的时候真双子叶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

虽然真双子叶植物三沟型的花粉表明其早在1.25亿年前就已出现,但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000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才真正站稳脚跟,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俗称中白垩)大量出现,伴随着这个变化的是买麻藤类和本内苏铁的大幅衰退。

王鑫指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很可能是这次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则另有其时。 (记者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s41598-018-3510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琥珀里的花与达尔文的烦恼
达尔文弄错了?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亿年前的“神秘花”,意味着什么
Nature | 重大突破!内蒙古新化石为被子植物起源之谜提供关键证据,回答了达尔文的“讨厌之谜”
@达尔文,你说的“讨厌之谜”在内蒙古找到答案了
达尔文“讨厌之谜”解开了
被子植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