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诗人本来毫无名气,但仅仅因为一首诗,就让我们今天知道了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无论诗人数量还是诗篇数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真可谓空前绝后。唐朝之后的宋朝,诗歌的创作开始走下坡路,于是在新的形式上下功夫,开创了宋词的繁荣局面。虽然如此,宋代诗歌的成就依旧非凡,尤其是哲理诗的出现,为宋诗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宋代诗人同样不胜枚举,苏轼、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欧阳修、苏舜钦、黄庭坚、秦观、陈师道……但不管怎么数,也数不到徐俯这个人。徐俯是谁?徐俯字师川,宋代江西派诗人,是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但这都不是徐俯名传千古的原因。我们今天大多数人能够知道徐俯,只是因为他的一首诗——《春游湖》,或者说,徐俯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名传千古,主要是因为它的《春游湖》一诗。

双飞燕子几时回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双飞的燕子啊,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湖边的桃花就像是沾着水开放的。在那小桥上,由于春水上涨,游人不能过去了,正在犯愁的时候,恰好从那柳阴深处,撑出一只小船来。

这首诗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两句,给人以豁然开朗的之感,写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暗合了哲理诗的精神,因而千古流传。

夹岸桃花蘸水开

其实,这种欣喜之情是贯串全诗的。诗人偶然发现:燕子来了。燕子来了,不是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吗?诗人惊喜于这种发现所以才有这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满含了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已经盛开,鲜红似锦。春水上涨,湖面上升,花枝几乎贴到了水面上。花朵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

春雨断桥人不渡

诗人惊喜于春天的到来,欣赏着盛开的鲜花,流连在湖光山色之中,心情大好,继续向前走去。但是,突然出现了波折,前面一条小溪,本来上面架着一座小木桥。但现在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诗人走到这里,竟然过不去了。“春雨断桥人不渡”,这对游兴正浓、心情正好的诗人来说,可是一件扫兴的事情。虽然春光正好,虽然心情不错,但却没有尽兴,未免美中不足。正在诗人踌躇着并东张西望寻找渡河的途径的时候,就看见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正如生活中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珍惜一样,一帆风顺的游赏固然可喜,但稍有挫折、经过探求的游湖是不是更富有情趣?同时,诗句也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并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小舟撑出柳阴来

这首诗后两句的审美特点还体现在: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广为人称道,并成为徐俯的名作。南宋赵鼎臣《和默庵喜雨述怀》诗中赞道:“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此可谓对徐俯、对《春游湖》诗的高度肯定。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日历 | 徐俯《春游湖》
春游湖赏析
宋人绝句清赏(之十六)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北宋 徐俯《春游湖》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绝美小诗,仅凭诗尾7字,就惊艳了世人千百年
宋代一个二流小诗人,却因一首诗名垂千古,被誉为古今绝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