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代昌盛,常遇春恰恰相反,专家认为活该

在后人看来,朱元璋从最底层的贫民夺得天下,开创明朝,最重要的原因是善于用人,在朱元璋的身边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如以文武双全、功贯古今著称的徐达,鲜有败绩、总是带头冲锋的常遇春等等,而且这两人一直是正副搭档,常遇春当先锋,徐达当统帅,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

在性格上,徐达善于学习、善于采纳不同意见,一般看的更长远,胸怀大志;常遇春则不是统帅之才,他性情比较自负,刚追随朱元璋时,就四处宣扬自己是可以带兵十万之多的将才,因此军营里的士兵都叫常遇春为“常十万”。当然,单单从功绩来说,常遇春的确担得起“常十万”的外号,但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人格缺陷——杀降,甚至是屠城,总之非常喜欢杀戮。

在与陈友谅大战时,陈友谅手下有4000多个士兵向常遇春投降,常遇春二话不说,将这些降兵全部活埋了,这让朱元璋很恼火,因为杀降越多,敌人就会越死战到底,毕竟投降也是死路一条。在后来,朱元璋一直叮嘱常遇春不要屠杀投降的敌人,但常遇春对此毫不在意,经常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由,持续不断地杀降。

在征伐北元的时,常遇春在山东潍县杀掉了所有元军,顺带还杀了城中大部分居民;等他进兵到山东东昌时,甚至下令屠城,城内城外方圆十几里,不论军民,一律屠杀,搞得人烟断绝。在古人看来,杀降不祥,而且两军交战,既然已经分出胜负,敌人已经放下武器了,就不应该再杀了,秦朝时期的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国数十万主力,虽然大获全胜,但却留下了杀降的坏名声,自己也死于非命。

跟白起一样,常遇春也是死于非命,年仅四十岁就暴病而死,而且是在行军途中突然死去的,其实这时候的天下基本安定了,就得到分王封侯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常遇春总是身先士卒,而且动不动就四处远征,应该算是过劳猝死的。但常遇春的三个儿子也都不得善终,这就让人联想翩翩了。

常茂

常遇春的大儿子常茂,犯了军纪,被朱元璋发配到龙州(应该在广西边境),结果流放不到四年就病死了,常茂死后,他的亲家们还争权夺利,造了很多关于常茂的流言蜚语,可谓是死都不得安宁;常遇春的二儿子常升,在朱棣靖难之役时,战死沙场,三儿子常森在战场上不知所踪,大概是死在了乱兵之下,几乎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相对来说,徐达虽然被朱元璋整死了,但他的后代却世袭罔替,一直享受着荣华富贵。由此可见,积德行善,大概也有必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达是明朝头号功臣,他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皇帝一剑劈死!
明朝开国功臣为何唯独汤和和徐达能善终?一个懂事,一个老实!
【连山人说名字】明朝开国三杰
揭开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死因之谜
明朝开国功臣被杀很多,为什么徐达却逃过一劫?
朱元璋把喝醉的徐达抬上龙床,徐达醒后做了此事,朱元璋放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