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两道看似不起眼的诏书却让明朝走向盛昌!

历史上的朱元璋似乎和活力沾不上边,众所周知他是一个政治强人。他一生致力于强大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上,他杀胡惟庸,使相权合于君权;诛蓝玉,牢牢掌握军权。屠杀开国功臣,上演狡兔死,狐狗烹的好戏;设立锦衣卫监视百官,朝野之上人人自危。社会上虽然搞了大波福利,可是法律众多,处处都是规矩,一不留神就反了法。文化上仅仅因为孟子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孟子赶出孔庙,还对<孟子>进行删节。

朱元璋(剧照)

明朝人民表示,着实很没“活力”!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很难感到有“活力”的人却因两道不经意的旨意给当时原本“白骨露于野”人民纷纷“易子而食”的社会注入一剂强心剂,为大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史重新注入活力。

(小编不是标题党,虽然标题确实是为了让你们点进来看,当时这两到旨下的作用小编绝对没有夸大,不信往下看)

第一道诏书,记载《皇明诏令》中的《正礼仪风俗诏》:"佃见田主,不伦齿顺,如并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意思是说,佃户见到自家地主,不论年龄大小,要行小弟见到兄长的礼仪;如果双方是亲属,那就不论地主雨佃户身份,要行亲属礼节。

第二道诏令,是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给工部下令,命令“在京工匠上京者,日给柴,米,油,盐”。又规定“休工者停,听其营生勿拘”。连起来意思是,在京干活的工匠,干活的每天补助柴米油盐;不干活的,可以干别的营生,不要拘捕他们。

这两条诏令看起来平平凡凡,可是了解中国古代“匠户制度”和对中国古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和元末明初有一点了解的人才会知道意义所在。

听我细细道来,首先中国古代分为士农工商,而这两道诏令涉及农民阶级和手工业劳动者,也就是农合工这两者,也几乎是所有底层劳动人民。

元朝人种等级图

那关地主和“匠户制度”什么是呢?

首先我们理清农民和地主矛盾,一句话就是农民永远都被地主压迫。但是各个历史时期又不一样,有点时候宽松一点,有的时候压得你喘不过气。农民被压迫太惨这么办,没错,起义,到时天下大乱。可以说没错天下大乱或者朝代更替都是农民没法活了被逼造反。

元末明初农民待遇大家都知道了吧,毕竟我们的朱皇帝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没有田的佃户就如地主奴隶,《元典章》明确规定佃户和地主见面要行主仆之礼,如果地主打死佃户只要打下板子交钱就没事,没有田的农民过着非人生活。

朱元璋深知元灭亡的原因,而且自己也是从贫苦人民出身,所以到了他这一下就变啦,虽然还是地主地位高点,但好歹在一个级别上啦,而且这是明文规定,是受法律保护,到了朱皇帝这可不跟你开玩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农民身份“上去啦”。

早年当和尚朱元璋(剧照)

明之前的工匠你不如户没法活,入了户不仅终身得干这个,自己子子孙孙都要干这个。户籍就是为了方便抓人,一有事按着户籍一抓一个准。比如征集你来京城,不仅路费自理,在京生活费自己掏钱包,而且是不允许你干别的营生。

诏令下了之后,每三年来京服役一次,每次不超过三个月,工匠有了更多时间从事自己营生,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工人可以服役期间拿到工期工钱,工人也有更大自由。

农民上了身份,工匠有挺起腰来干活,工人不会被强迫免费劳动,反而有了更多机会。

仅从两个事实就能看出这个成就意义:洪武元(1368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新开荒的土地达到一百八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顷,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耕地数目更是洪武元年四倍还多。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农业腾飞奇迹。明朝陶瓷也,丝绸一改元时粗糙,重新焕发出灿烂的美丽。景德镇也从一片废墟重新成为陶瓷重镇。明朝手工业技术也得到突破,明朝火器更是一度领先世界。

那么你们觉得朱元璋是不是暴君,杀功臣是对还是错,如果换是你们呢?欢迎讨论━(*`∀´*)ノ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两道不起眼的诏书,为什么堪称惠及千秋?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却能寿终正寝
传说中的血泪史,探秘旧社会山东江苏地主对农民的“初夜权”
江南地主与长工的吃喝经济--苏南视窗-
为什么叫“朱元璋”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刘德是什么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