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湘南新田县石羊镇史家村,找到了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大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还是乔装成和尚逃离了南京。关于这件事,现在有了新说法。湘南新田县石羊镇史家村,村民皆以“史”为姓。史家族谱中记载了建文帝大臣史仲彬的生平,叙述了建文帝从南京出逃、祝发避难及后来和史仲彬往来情况。

史家村祖公名叫史惠通,史惠通为史必情之子,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 年。族谱记载史惠通一支是从永兴胡碑下到宁远岭头沅何家、下坠清水岭,再到新田清水洞田头,最后才到史家村定居。村民至今都只祭史惠通,不祭史必情。史家村及附近发现的两块碑刻十分耐人寻味。一块是立于村宗祠前的石碑,这个碑文是建文帝大臣郑才后人、史家村女婿郑尚中写的,另外一块是史家村边景仙寺的石碑。

新田县志记载,景仙寺建于明初永乐五年(1407),此碑为“化缘僧本通号惠圆”所立,碑刻有“其师早而真俗,遗下本通等”、“后人之观斯碑者,而知某僧化某处之擅信,而某人捨其位之佛相,垂成于万家,耿耿不磨”等句。暗合建文帝“舍其位”为僧,以“师”相称,携子修行之事。“师”之子“本通”,“本通号惠圆”,加上“史”姓,那么“史惠通”已跃然纸上。

据此推测,皇太子朱文奎避难新田为僧,名“本通”而号“惠圆”,还俗后成了史家村的开支祖史惠通,重立辈分,繁衍子孙,代代相传至今。史家村史世信老人是史惠通一支的第18世孙,他说当年建文帝一行,是分两条路来这里的。一条是建文帝和叶希贤、程济、杨应能、王升五人坐船,从广东沿海来的。另外一条是宋和他们一行,从北边陆路来会和。建文帝在史家村一带里住了二十年,曾经铸大小两个铁钟,大的有300 多斤,小的也有100 来斤,村里老人都还见过,后来大炼钢铁时代熔毁了。

建文帝朱允炆死于1440年5月18 日,死时63 岁,史老坚持认为建文帝的墓就埋在村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永州市新田县石羊镇厦源村
-新田县石羊镇周家村 --入围中国网
图片新闻——新田县石羊镇南国武当山下
第三榜||由建文帝隐居宁远而诞生地名秀,有你的村吗?四元山 广文桥 寄村 子庵 金陵
湖南省胡氏家族字辈(一)
新田县:兴产业 稳脱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