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人,被写成小人,却拿下多项历史第一

我们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总会佩服书中那些杰出的人才,比如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陆逊。

当然,有的人很厉害,是因为罗贯中写的厉害,比如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明明强项在内政,而在罗贯中的笔下就成为了军事天才。

然而,今天馆君给你介绍的这位人物,在真实历史上明明很厉害,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小人。

但即便如此,在小说中还是能看出他出色的文治武功。

他就是曹丕

说到曹丕,我们第一印象往往是“奸诈小人”,用七步诗威逼曹植,为了争储手足相残;逼迫汉献帝退位,篡汉自利。

而曹丕在一些三国演义的改编影视剧中,形象也不好,往往给人一种猥琐、狡诈、狠毒的感觉。

《军事联盟》中的曹丕算是难得的中性形象,但塑造的效果还是有勇无谋、能武不能文,更是缺乏政治智慧,只剩下一个“五官中郎将”的标签。

这一切还要拜罗贯中所赐,“捧刘贬曹”是三国演义的主旋律,曹营的人物基本都有反派标签。

然而,无论罗贯中再怎么黑化曹丕,也不能掩盖曹丕身上的光芒。

曹丕有出众的政治头脑

官渡之战后,曹操战胜袁绍,然而袁绍的残余势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北方仍是大局未定。

此时,曹丕心生一计:优待袁绍家属,使其成为招降各地袁绍旧部的旗帜。

于是,曹丕对袁绍之妻刘氏说:

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

接着,刘氏向曹操建言:

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

曹操应允,曹丕也不嫌弃已是寡妇的甄氏,欣然娶之。

在很多文学家的笔下,曹丕被黑化成贪恋甄氏的美貌而想霸占人妻,但是只要稍微想想就能知道:在婚姻观念极为保守的古代,一个几乎算是天下第一富二代的公子哥,会冒着被天下人笑话的风险,仅仅因为一时贪色就去迎娶一个寡妇吗?

曹丕此举的背后是重大的自我牺牲、远大的政治眼光,然而当时曹丕只有15岁

曹丕有深远的外交眼光

在曹操时代,曹魏一直没法越过长江统一南方的重要原因,是北方以马腾、韩遂为核心的羌人集团一直威胁着曹魏的后方。

在“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隔须断袍”一回中,曹操被马超杀的慌忙逃窜,大呼: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曹丕深知,想要一统天下,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共处是必要条件。

马超

因此,曹丕在继位后做了许多的努力,调整了曹操时期的对边政策,实行利诱、安抚等手段,维持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平,最终这些努力都在日后的战争中彰显了成效。

在第85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曹丕是这样做的:

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

羌人成为了曹魏伐蜀的重要盟友。

除了羌人,曹丕还让蛮王孟获成为自己的盟友,在85回中,曹丕“修书遣使,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以击西川之南”。

由于外交上的成功,南蛮一直是蜀国不敢大举北上的牵制力量,曹丕的外交眼光不容小觑。

曹丕有出色的军事智慧

《三国演义》形容曹丕“善骑射,好击剑”,这是说他好武。

然而由于身份所限,他不可能像他的三弟曹昂那样亲临沙场,所以他的军事才能,主要是平时的言行侧面表现出来的。

举一个例子。

夷陵之战初始,蜀军连连告捷,连营七百里傍山林下寨。曹丕在得知这一情报后,哈哈大笑,书中是这么写的:

魏主闻之,仰面笑曰:“刘备必败矣”。群臣请问其故。魏主曰:“刘玄德不晓并发,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败于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

曹丕看出了刘备必败,但群臣们将信将疑,还是建议曹丕防备刘备。

而曹丕坚信己见,并使出一招黄雀在后之计:

魏主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脱手可取也”。众皆拜服。

这一计真是妙不可言,可见曹丕一定是饱读过兵书。只可惜陆逊也非等闲之辈,在火烧蜀军之后,料到曹魏会来偷袭,没有趁胜追击给曹军漏出破绽。

在刘备被困白帝城之时,陆逊出人意料地下令撤军,他是这么向众人解释的:

吾非惧石阵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退难矣。

可见,军事天才大都督陆逊也得忌惮曹丕三分。

曹丕还是个文学天才

都知道曹丕的弟弟曹植文采超群,但很少有人知道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一点不比曹植差。

曹丕的代表作《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从这时起,中国才有了真正系统性的文学批评。

这项历史第一,可是曹丕独有。

说到这里,我们前面所有所说的都是曹丕身上的优点,然而人有优点不代表他很伟大,伟大与否还是要靠功绩说话的。

所以,接下来就说说曹丕的功绩,而他的功绩绝对称得上伟大

和平代汉

他的第一功绩是:和平代汉。

后人很多抨击曹丕代汉,但往往忽略了代汉过程的和平。

要知道,在曹丕通过禅位易代之前,历史上的易代都是通过武装暴力的形成来完成的。

虽然在传说时代存在禅让,但那时不存在王朝更替。王莽虽然篡位建立新朝,但几十年间就灰飞烟灭因而不足挂齿。

所以,要说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和平王朝更替的,就是曹丕。

在当时,汉朝已经是日薄西山、名存实亡,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而曹丕实现的和平换代,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度,减少了战争和混乱,对国家和人民都是一件幸事。

更为重要的是,曹丕为后代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此后的晋、宋、齐、梁、陈、北齐、北周,乃至隋、唐、五代,大多都是沿袭曹丕的做法,和平实现权力交接。

维护稳定、顺应趋势

除此之外,曹丕最主要的功绩,是维护北方的稳定

在经济上,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人民减小压力、恢复生产。在政治上,他吸取东汉宦官和外戚干政的教训,推行一系列政策规避窃权的风险。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人才政策——九品官人法。巩固世族、儒门的地位,而排斥法家寒门力量。

从后面的历史进程看,世家大族左右封建政局长达几百年,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而真正第一个做到顺应潮流,将权力移交到世家大族之手的人,正是曹丕。

因此,无论《三国演义》再怎么黑化曹丕,他的出色才能和伟大功绩还是无法被掩盖。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短短7年,但他给后人留下的影响却传至千秋万代。

你是怎么看待曹丕的?你觉得《三国演义》中还有哪些被低估的人物?请在评论区与大家一同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本是曹魏开国名将,却被曹操嫌弃忌惮,三国演义将其故意埋没
文胜诸葛亮、司马懿,武胜赵云,却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水货
149、程昱对曹操十大功绩
三国演义中容易读错的人名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三十二:贾诩至死都无法扭转的窘境
39岁曹丕杀妻辱弟后暴毙,司马懿:他目光短浅,曹魏被他坑了23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