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庚子事变——满洲贵族疯狂排汉夺权(三)

对于己亥废立阴谋,满洲贵族无人再敢发异声,列强出人意料保持沉默,但汉族士绅代表反应激烈。清廷在立储前令刘坤一进京,实欲夺其兵权,刘以病恙婉拒。刘坤一又在立储后上“奏国事乞退疏”,给清政府难堪。另一个反废帝的要角为李鸿章,他怒言荣禄:

此何等事,讵可行之今日。试问君有几许头颅,敢于尝试。此事若果举行,危险万状。各国使臣,首先抗议,各省疆臣更有仗义声讨者,无端动天下之兵,为害曷可胜言。东朝圣明,更事最久,母子天伦岂无转圜之望。是在君造膝之际,委曲密陈,成败利钝,言尽于此。

慈禧怕出意外,外放李鸿章为两广总督。驻英公使立储后询之,“朝廷建储,应奏贺否? ”,回曰“为毅皇立阿哥,并无太子之名,似不宜贺”。慈禧让他铲平康有为祖宗坟茔,李复“激则生变,铲平康有为本籍坟墓,似宜稍缓”。经元善走澳门后,李鸿章一再推诿清政府就近交涉引渡之命,经氏终得平安。

刘坤一和李鸿章之外,有更多的汉族士绅公开反对“己亥建储”,“群情汹汹,竟传废立之说,士大夫倡之于前,愚夫愚妇附之于后,万众哗然,四海鼎沸,狡而黠者遂跃然思起,岌岌焉,几有朝不保暮之忧”。其时,关于慈禧欲废帝的消息早已纷纷扬扬,及至立储诏书一出,各省拥护维新立宪的人士由戊戍政变光绪遭幽禁而积发的不满,更如火上加油。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联合 1231 名旅沪维新人士和绅商,于己亥十二月二十八日,由经元善领衔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出电文:“王爷、中堂大人钧鉴:昨日卑局奉到二十四日电旨,沪上人心沸腾,探闻各国有调兵干预之说,务求王爷、中堂大人公忠体国,奏请皇上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皇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宗社幸甚,天下幸甚。”除经元善外,各报列出姓名者 50 人,其中不少人在戊戊庚子间的大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马裕藻、叶瀚、章炳麟、蔡元培、吴眺、唐才常、丁惠康、黄炎培等,汪康年等江浙派维新人士在其中起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文中之所以有“探闻各国有调兵干预之说”一句,乃是深知慈禧最忌外国人,尤怕他国出兵干预,特以吓阻她进一步的行动。该电不胫而走,如平地惊雷,“打破了戊戌政变以来局势的沉闷,令沪上乃至国内外维新人士的心绪为之一快”,“一时在海内外掀起一场联名上奏风潮,杭州、武昌、天津等地均有士绅上奏谏阻,连偏僻的广西也有 386 人联名上书”。海外各埠华商华侨的反应要强烈得多。自经元善电后,“谏阻废立之电,踵接于道,至有四十六次之多。某日政府接电,一日竟有十二道。”新加坡、巴城、檀香山、金山、吉隆、海防、河内、南定、新金山、雪梨、菲律宾、仰光等地华侨再次发电总署,阻止立储。

思想开明的光绪帝是汉人改革派之希望所在,他们亟待清廷革新政治,富国强民,也为汉人争取更多权利。故汉人之保光绪,意在保中国而非保大清。而满洲亲贵最忌者亦在此,戊戌变法即因“保中国不保大清”被残酷镇压,是以反废立风潮,使慈禧等“戊戌之恨”再度爆发,与汉族趋新人士的矛盾再次激化。经元善避走澳门,仍穷追不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对其他列出姓名的 50 位士绅也密电捉拿。清廷又欲诛杀戊戌被贬的维新重臣翁同龢、张荫桓、陈宝箴,以根除后患,幸赖荣禄、王文韶等苦求乃暂罢。恰在此时,义和团在各地蜂起,慈禧、载漪等守旧派徐图利用,大肆夺权、阴谋废立,“各为其私”,然“患外人为梗,遂欲仇之”,驯致庚子国变。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各地的反教会斗争此起彼伏,甲午战争后,北方社会经济秩序的剧烈变化,使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城乡手工业生产,使大批农民、手工业工人和运输工人破产失业。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清政府的“袒教抑民”政策,使外国传教士横行霸道,中国人民屡受欺侮。19 世纪末,割地狂潮直接导致了普遍性的仇洋情绪,反教会斗争达到顶点,“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大规模兴起。

几乎与此同时,满洲顽固派势力在清廷高层也达到了顶点。自立大阿哥后,载漪父以子贵、渐预朝政。溥儁特殊的政治地位,也吸引了“一班薰心富贵之徒”,以载漪、刚毅为中心的“大阿哥党”迅速形成。刚毅顽固守旧,极端仇恨汉人,“日言仇洋,见谈洋务者皆斥为汉奸”,素与光绪帝政见不合。他迫不及待要废帝以绝后患。刚毅在朝中地位仅次于荣禄,但因争权夺利与荣久不谐。一旦大阿哥接位,依醇王成例,载漪以“皇帝本生父”退归藩邸,自己便可打倒荣禄,甚至取礼王而代之,领袖军机,独掌大权。故其与载漪臭味相投,狼狈为奸。时人评曰:“刚毅非端邸不能成其志,而端邸亦非刚毅不能济其凶。”立溥儁为大阿哥,“将于庚子正月行废立,刚毅实主之,力引载漪居要职,宠眷在诸王上”。徐桐、崇绮是名扬天下的理学大师,在旗人中有较高的威信。徐桐“以道德欺世,忠孝传家”,“平日颇自任排外,以取时名”。他每见西人,以扇掩面,“凡西来货品,概屏绝勿用”。立溥儁为大阿哥,桐主之甚力,为溥儁师傅。崇绮乃清朝唯一的旗人状元,亦为溥儁师傅,这是他生平第二次鸿运高升的得意之事。且大阿哥“为穆宗后”,崇绮乃同治岳丈,则为溥儁外祖父,故崇绮亦热心废立。此外,还有保守而仇洋的庄王载勋,载濂、载澜等人,“仇视西人,时时有杀尽之想”。

载漪和载勋控制了宗人府,载澜管理健锐营,载瀛管理御鸟枪处。其他团伙多被任命为八旗都统,如载瀛统领镶黄旗汉军,载勋领正蓝旗汉军,启秀领镶白旗满洲,崇绮领正红旗汉军。军机处也发生了趋向守旧派的重大变化,上年汉员廖寿恒罢职、钱应溥病免后,仅补赵舒翘一人,则军机大臣有世铎、刚毅、荣禄、启秀、赵舒翘、王文韶。不仅满四汉二,且顽固派势力占绝对优势。荣禄虽然比较开明,但为人狡诈阴险,时人评道:“荣以首相,又将大兵,内主阴谋,外博时誉,盖其权远过于刚,其才又远胜于刚。”他在庚子年又演红脸又演白脸,阴一套阳一套。

按照慈禧等人的如意算盘,只要列强承认了溥儁的储君名分,光绪退位、溥儁登基便易如反掌。可是洋人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根本不买她的账。载漪“使人讽各国公使入贺,各公使不听,有违言”。各国“不慊载漪等所为,漪恚甚,图报复”。慈禧强颜欢笑召各国公使夫人宴饮,借以联络感情,亦未果。那拉氏“后乃大恨,载漪自以为将为天子父,方大快意,闻各国阻之,乃极恨外人,思伺时报此仇”。适义和拳起,诩其术谓枪炮不入,乃大喜,以为天助,欲倚之尽杀使侨,以促行废立”。“大阿哥党”欲利用义和团报复外国势力,迫害革新派。义和团在清廷纵容下,迅即燎原。洋人为大毛子,当然格杀勿论,“以至华人之与洋人往还,通洋学、谙洋语者,用洋货者,其间分别差等,共有十毛之目”。十毛之人,“必杀无赦”。核心目标是要杀尽“一龙二虎三百羊”,民间流传“李鸿章卖江山”、“光绪爷奉教”、“袁世凯造反”、“康有为封六国圣人”等谣言,蕴含了明确的政治动机,显然代表“大阿哥党”利益。山东、山西等地成百上千的教民、传教士及外国人被杀。1900 年春,大批义和团涌向直隶地区,改革派危如累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这次宫廷政变为何失败?
帝党与大阿哥党之争:大阿哥党得势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何久久不敢废帝,与光绪无关的皇位保卫战
大清“候补”皇帝溥儁:被洋人搅黄皇帝梦,活到1942年,死在马棚
赵炳麟传4:反对废光绪帝而立皇储
他差点做了大清朝皇帝 结局悲惨 死了好多年都不能入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