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讲讲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二大乱世,讲魏晋南北朝历史是很乱的所以就要分清条理,一为“魏晋”二为“南北朝”我的寥寥几千字是讲不清的就给大家讲个大致的分段。


魏晋之时,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强盛和衰败的一个分水岭。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之前,少数民族大都被汉族(中原)人所折服,可是到了“五胡乱华”之际,中原汉人和少数民族的位置就换了换。五胡乱华时,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之称帝,十三年后愍帝被掳走后,中原人在北方就没有任何影响力了。(这里先提一下,就是从这时开始“南北”分立,南北朝共计二百七十三年。隋文帝虽说自己是汉人,但是他不纯,不单单隋就连唐朝宗室也不纯。)接下来开始分说。



一、魏

“魏晋”二字就明显的体现出是曹魏,司马晋。

我们先来看看“魏”,后汉从汉安帝永初年开始,政权基本都在外戚,宦官手里,到了汉灵帝时“国贼”董卓“勤王”入京(洛阳),董卓乱政,从安帝开始到董卓乱政经历了八十六年八十六年(可见那时候有多乱)。



这时候就到了“大乱斗”时刻了,汉朝疑种“刘备”(你没看错,就是“疑种”,为啥是“疑种”?他的身份有待考证,不能他说祖宗是“中山王”就是了。)还有白手起家“卖瓜农”孙坚家,“宦官世家”阿满,三人分天下,可是我最看好的是曹操,毕竟人家是真本色,不像刘备“惺惺作态”,不过曹操算是有“暗伤”不敢称帝。自己儿子曹丕称帝,立国号为“魏”,追封老爹为“魏武帝”,这就是“魏晋南北朝”的魏了。

二、晋



魏的终结是“晋”的开始,魏国最后一个皇帝曹芳成了最惨的,老爹留下的“顾命大臣”成了终结王朝的“刽子手”,曹爽和司马懿两个人把持朝政,争夺权利不用想也是司马懿把曹爽玩死了,曹爽这个人啊!图谋太大可惜没本事,三国时期战乱不断,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猜忌,都想为自己牟利,这样来看“正人君子”往往是斗不过“奸邪小人”的,这么来看曹爽也算是“正人君子”了。司马氏篡魏立晋,这就是魏晋南北朝的“晋”。(具体篡魏大戏点击主页文章:中国一个靠太监发家的望族成就帝业,却想不到被家臣摘取了果实。)

三、南北朝



南北朝的开始也算是“天道轮回”,曹魏篡了汉,司马篡了曹,最后天下又回到“汉朝宗室”的手里了,这就是南朝第一国“宋”,刘裕为宋的开国皇帝,和自己祖先“刘邦”一样,草根创业。(具体细节请看主页文章:魏晋南北朝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河山的刘寄奴有着怎样的发迹史?)

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代晋,截止于公元589年隋灭陈,170年。

南北朝的的国家齐、宋、梁、陈四国的崛起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都是草根创业,(起于寒门)对寒门子弟大加重用(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在刘裕时期就开始着手打破,具体文章请看主页: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开始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吗?)南北朝最后一个国家“陈”的国主极为荒淫,在被隋灭亡后天下一统。


总评:

魏晋南北朝时期看起来是十分黑暗混乱的,其实也不尽然除了多战乱政权交替过快,在社会文化上还是一样的,而且南北朝时期也是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到了隋唐时期“五胡”已经“泯然众人矣”了。


读《魏晋南北朝史略》之一

官渡之战决定曹操统一北方局面,赤壁之战决定三国的分立

三国分立有其社会经济条件基础,汉末北方经济衰落及生产力破坏;长江流域地方势力的联合自保,二者分庭抗礼,都无力统一,促使政治上分离

钱货废,谷帛用,不仅是董卓货币政策的失误。交换手段的更替,是为生产破坏、城市商品经济凋零,经济自然化的折射与反映

曹魏屯田,恢复生产,聚拢民心,由政府组织管理。一者重水利;再者精耕细作、集体劳动

屯田客有极强依附性,隶属政府;甚异于汉代佃户自由民

内陆多民屯;边地多官屯,于后世影响深远

人口南移意味着南方的开发,随人南迁的还有财富、知识、生产技术

世家豪族如袁绍等,通常为半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田连千亩,拥兵自重,实有免除赋税徭役之特权

公元249年(司马懿诛曹爽)为魏晋政权交替的关键性一年

曹氏与司马氏之争,实为集权与分权、专制皇权与世家豪族的矛盾斗争

感触良多,总结为两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二〇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

读《魏晋南北朝史略》之二

西晋占田、课田制与户调式,田租与户调并行

是由曹魏屯田和州郡领兵制演变而来

男子一人可占田七十亩,丁男一人有五十亩课田,土地占有较均平

魏晋时期严重的问题是人口、劳动力问题,土地问题已不严重,斗争集中于人口的争夺

西晋时期,世家豪族垄断政府官位,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巩固此特权,渐成门阀制度

财富集中于少数,又无扩大再生产之出路,一遇商品交换发展,大多引至奢靡、享受

复分封、封国制,为地方割据势力,贾后、八王之乱祸种

八王之乱性质上为皇权与分权,即地方各势力争权、夺权斗争,是封国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西晋后期,流民暴动与胡族起事交织

流民自屯田废,占课兴,一曰小农经济,二曰土地兼并,三曰官吏贪暴,剥削压迫

五胡之乱,兼阶级与民族矛盾而有之,终亡西晋

二〇一九年二月一日


谢邀;题目太大,这是一段不断以篡权为主,频频改朝换代的分裂割据混乱历史。只能粗略梳理一下历史脉络。

东汉末出现三国魏蜀吴。后由魏攻灭蜀吴统一,建立西晋。

西晋迫于胡人造反压力南迁。失去了中国北方,成为控制中国南方的割据政权,先后四次被篡权,政权名称依次改名为东晋-宋-齐-梁-陈,统称(汉人)南朝。

西晋南迁后,北方被五胡瓜分,出现数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后被北魏(鲜卑)统一;接下来北魏又被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被篡权改北齐,西魏被篡权改北周、再被改隋,六个政权统称(胡人)北朝。

南北朝能长期僵持,源于实力旗鼓相当。南朝(宋)皇帝刘裕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数次北伐,最终不能灭掉北魏拓跋氏政权,从此休战,以后的南北战争以局部摩擦为主。

接下来的故事就精彩了;北周先清理“家门”,灭了北齐独自称大北朝,接下来北周大司马杨坚篡权(接受外孙小皇帝“禅让”)夺取了北周皇位,(特别提醒:杨坚的外侄儿李渊镇守着太原,也在等待机会),改政权名号为“隋”,并发动统一南北的战争,攻灭了南朝(陈),隋一统天下。

369年的分裂结束,中国进入隋唐统一时期。

这段历史,有许多故事,挑选几个与网友共享。

一,诸葛亮辅佐蜀刘备励志复辟东汉,“壮志未酬身先死”。

二,一代枭雄(魏)曹操灭蜀白忙活,胜利果实被阴谋家集团司马家族窃取(建晋)。

三,五胡乱华,肆意杀戮北方汉人,是中华民族最黑暗时期。北魏鲜卑统一北方,推行“汉化运动”,对促进民族和解修补创伤,意义重大。北魏冯太后(汉人,又称文明太后)实际代拓跋氏家族主政,功不可没,堪称中国第一太后。

四、南朝皇帝刘裕壮怀激励,为收回北方失地,金戈铁马两次北伐,曾挥师远征攻入关中长安,三秦大地汉人热泪盈眶,夹道欢迎中原王师归来,那是悲催感人的历史瞬间。

五、西魏权臣独孤信,生了七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儿嫁给北周权臣李昞(生了李渊),七儿女嫁给北周权臣杨坚(生了杨广),这群皇亲国戚,后来上演了精彩的隋唐传奇。独孤信堪称中国第一老丈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兴亡
还原三国真实的曹睿,司马懿见了要发抖?错大错特错
简单连贯的中国史(第6期)
为什么王猛宁愿投靠胡人也不侍奉东晋,其实是因抵制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一档“选秀节目”,让天下人趋之若鹜
曹操千幸万苦关上了门阀政治的大门,可惜又被曹丕给打开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