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东江军那么仇视明朝,一直顽抗到被剿灭也不接受招安?

吴桥兵变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一次兵变。崇祯三年(1630年)一月,孙元化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三月加山东按察副使,五月升登、莱二州巡抚。此前,前督师袁崇焕杀平辽总兵官毛文龙,不久刘兴治等人又发动兵变,杀陈继盛。

明朝末年爆发的吴桥兵变席卷大半个山东,虽被平定,但最终以叛将孔有德渡海归降后金而结束。这次兵变,不仅使正处于国力衰弱时期的明朝雪上加霜,更"是明清鼎革战争中胜负的重要关键之一",对明末清初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毛大帅的干儿子们发动的吴桥兵变和后来的登莱之乱,网上都炒作为“一只鸡的血案”。但是细细研究起来不是那么回事。明末那种混乱的局面下,那只部队没受过一些委屈,闹饷兵变之类的事情也不少,但是受点委屈就全体叛乱的官军还是不多见的。叛乱就叛乱吧,可是毛成禄、陈有时这两位以及诸多留守在登州的东江军没受啥委屈,却也跟着叛变,结果叛军一下从几千扩充到几万,这就跟那一只鸡没啥关系。

直到这时,明廷里主张招降东江军的声音还很强,朝廷也确实招降过东江军。可是换来的只是一再被耍弄,比如登莱巡抚谢琏与登州知府朱万年就曾出城招抚叛军,朱万年被杀,谢琏被执后不久也被杀,东江军一直顽抗到被剿灭,残部叛逃满鞑,也不接受招安。

这段历史让我一直很不解,崇祯皇帝对毛大帅的干儿子们也算不错,又给洋枪洋炮,又给配洋教习,东江军就算和登莱本地的百姓有仇恨,但是叛乱后大肆杀戮一番仇也应该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农民起义军一般也接受招安投降了。东江军为何对朝廷仇恨这么大,非要坚持顽抗到底呢?

东江军经过几年的折腾,大义尽失。不是恨明朝,而是有奶就是娘。最早毛文龙袭镇江,就是冒功而来的。献计的王一宁后来被毛文龙诬陷贪污。镇江反正做内应的陈良策后来也被诬告。

孙承宗在的时候,派赵佑联络东江,孙承宗下野以后,赵佑被毛文龙杀害。袁崇焕巡抚的时候,又派徐敷奏去联络,因为李铖的兄弟李爌被毛文龙冤枉,李铖兵变,徐也被毛文龙诬陷。

袁崇焕辽东巡抚任上下野以后,毛文龙开始与皇太极和议,企图投叛。(东江开始有投降的底子)袁崇焕被任命督师的时候,毛文龙已经跟朝鲜闹翻了,他的兵仗剑朝鲜欮门,差点闹成兵变。还半路截夺朝鲜给后金的贡粮,以为要挟。毛文龙被杀以后,尚之信、耿仲明、毛承禄谋反投敌。收复遵永四城,因刘兴祚待遇不公,刘兴治起兵反叛,杀了陈继盛。(刘兴治后被周文郁说服反正)

东江派黄龙继任,东江撤了宁远饷司。东江粮饷由登莱巡抚(孙元化)接管。因为东江的饷粮来自山东,山东欠粮欠饷,东江又开始乱。大凌河大仗,派孔有德率部前往,孔半路叛乱,吴桥兵变。

————东江是明朝末年才会产生的一个军事毒瘤,本来是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但明朝一直没正确使用,也没正经领导过。

耿仲明,耿精忠的爷爷,跟随毛文龙时叫毛有杰,崇德元年(1636年)被清朝封为怀顺王尚可喜,跟随毛文龙时叫毛永喜,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加封尚可喜智顺王孔有德,跟随毛文龙时叫 毛永诗,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

以上三位就是清朝三顺王,毛文龙的义子义孙,前叛明,后叛清,写进《贰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只鸡的惨剧:吴桥兵变与孔有德之乱
【史林漫步】吴桥兵变:一场鸡犬引发的叛乱
吴桥兵变
明末』明崇祯帝:为何处决蓟辽督师袁崇焕?四个字“积怨已久”
明亡帝责——崇祯悲歌:自寻死路
吴桥兵变,并不仅仅是一只鸡的原因,吴钩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