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时外戚专权,中下层知识分子离乡背井求取官职,慨叹宦途坎坷

桓、灵之世,统治者一方面公开卖官鬻爵,另一方面又诱使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离乡背井,求取官职。于是都下州郡,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游宦现象。徐幹(171-218年)在《中论·谴交》中曾这样描述汉末游宦风气之盛:

上至公卿大夫、州牧郡守,下及小司,莫不以接待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送往迎来,亭传常满”。在这种情况下,土人“乃离其父兄,去其邑里”,“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

汉桓帝

徐幹还对这社会病态提出批评:

“且夫交游者出也,或身殁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茕独之思,思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非仁人之情也。”

《去者日以疏》就是一首描写游子思归的诗。这首诗充满了悲凉气氛和愁苦伤感情调,抒发了一个失意的游宦者对宦途坎坷的慨叹: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诗中先叙望见郭外坟丘而产生的思绪,再说身经荒坟时的感觉,末言思归而不得归的痛苦,全篇以“悲”、“愁”的氛围笼罩,充满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和愁苦伤感的情调。此诗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就说起了人的生死问题。意思是说,死去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其音容笑貌逐渐被人淡忘,变得日益疏远;而活着的人,随着分别时间的延续,亲近之感则与日俱增。诗人为什么会说起生离死别的问题呢?

原来是诗人出了城门,看到一片荒丘野坟:“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而生出无限感触。望见荒郊的丘坟,自然想到死者,想到死者与生者生死相隔日益疏远;进而联想到生者与生者的离别,更令人柔肠寸断,思情绵绵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这两句又深一层叙说了对死者的怜悯。那些死去的人,就连埋葬尸骨的坟,丘也不得永存。君不见那年旷日久的古墓野坟,不是已经被犁为桑田了吗?君不见那坟前的苍松翠柏,不是被砍伐当成烧火的柴薪了吗?

诗人心中充满悲伤,所以眼前的自然风景也充满了凄凉的色调:“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诗人投目路旁,望见丘坟,已是悲从中来,放眼四野,更觉荒凉凄惨。那刺骨的阴风,以及阴风下摇动的白杨,气象萧索,一派冷落凄凉,无不令人伤感惆怅。思还故里间,欲归道无因。”诗的最末两句,由死人想到活人,由别推及自己,道出了自己思归故里而不能如愿的痛苦和悲愁。诗人路经坟墟,满目凄凉,念及“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自会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恨不得立刻身生双翅回到故里。但他这急于回归的想法,却不能实现。“欲归道无因”也许是因为宦游无成,无颜以见“江东父老”;也许是因为山川阻隔,道路不宁;也许是因为穷困潦倒,身无分文。

总而言之,他是无法回去的。及早归家的愿望是那样强烈,而现实却是“欲归道无因”,主人公只得依旧浪迹他乡,游荡四方。“道无因”,简短的三个字道出了主人公有苦难言的悲愁哀伤之情,让人联想到主人公展望前程,虚无缥缈,欲归故里,不能如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形象,也让人联想到主人公担心与孤坟为伴,与野鬼为伍的忧虑,把主人公那无际的悲哀、不尽的伤感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游子的伤感慨叹是东汉末年游子处境的真实写照,从他悲愁哀伤的慨叹中不难看出这个病态社会在他身上烙下的伤痛。

在当时黑暗腐败的统治下,外戚专权,豪强连年征战,广大劳动人民在大群豺虎盗贼的吞噬下,连生存的基本权利都失去了,任用官职的权力被一小部分贪官污吏把持着,游宦求官又谈何容易。因而,那些文士们最终也只能发出“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的慨叹而已。《古诗十九首》中所流露的游子思归而不得归的感慨,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反映,游宦者对宦途坎坷的慨叹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的现实。

参考资料

《中论·谴交》

《去者日以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
皇权的衍生物—宦官专权(2)
《古诗十九首》第十四首《去者日以疏》
夏新有:三坟,五典的沉积
毕宦贤精録绘纂《覆坟水法》
一剪梅·故里变迁(毕明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