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殇:由使节林霄被藩属国拘押饿死,看朱瞻基的战略失策(上)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有关联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亦或者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比如,明朝成化年间发生了这么一起国家受辱的恶性事件,即大明使节出使藩属国时为了大明朝的威严,不肯向该国国王屈膝而跪,居然被其拘押在监,最后在狱中惨遭饿死,而大明朝却无力征讨,最后不了了之。

合上史书,汪郎无奈而叹!

这起国辱的恶性事件虽然在《明实录》和《明史》中被一笔带过,但其背后透露的历史意义却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朝无力向藩属国讨个公道?

那么,成化年间的国家受辱,又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治国策略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汪郎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题记

建文四年的明朝

一、给事中林霄带着大明天子的册封圣旨,哪知道这一去竟是永别!

大明成化十八年七月(公元1482年),暹罗使者向天朝报丧,他们的老国王去世了。

为了稳固大明和暹罗之间的关系,彰显大明威严和人文关怀,成化帝下了一道圣旨,由刑部给事中林霄为正使、行人姚隆为副使,带着大明皇帝的真切问候奔赴西洋,去册封暹罗世子为国王。

这是一份美差!

作为大明的册封使节,林霄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这次公费出国,暂时脱离了京师那个勾心斗角的官场,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到西厂辑提的飞扬跋扈,正好趁这次机会放松下心情,领略下西洋别致的人文风情,然后采购些西洋的特产带回国,增进下夫妻间的关系以保障家庭和睦,促进下同僚间的情谊,顺便探探自己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一举多得,多好的一件事。

林霄不认为自己会在暹罗受到什么委屈。

大明使节

暹罗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该国自洪武三年接受大明册封后,一直都奉大明为宗主国,年年朝贡。而自己作为大明使节,在该国被奉为座上宾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以刑科给事中林霄为正使、行人姚隆为副使,赍诏封暹罗国王世子国隆勃剌略坤息利尤地为国王。---《明宪宗实录.卷二二九》

当然,林霄的想法是不错的,暹罗确实是奉他为座上宾,但另一个藩属国就不会了,它就是满剌加国。

成化十八年,林霄完成了对暹罗的册封使命,又接到了出使满剌加,对该国王子进行册封的命令。

哪想到,他这一去,再也无法回到大明。

满剌加国位于今天的马来半岛最南端,在该国第四任国王穆扎法尔·沙(明朝史书译作“速鲁檀无答佛哪沙”)统治时期,不仅打败了试图南侵的暹罗,彻底控制了当时东西方贸易的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同时还利用伊斯兰思想武装自己的臣民,一跃成为马来半岛的霸主。

满剌加地处东西方贸易要道

但和大明维持宗藩关系,需要大明皇帝名义上的册封,是满剌加在永乐时期定下的国策,毕竟其第一任国王拜里迷苏剌,以及国名,都是大明永乐皇帝所赐。

其地无王,亦不称国,服属暹罗,岁输金四十两为赋。庆至,宣示威德及招徕之意。其酋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随庆入朝贡方物,三年九月至京师。帝嘉之,封为满剌加国王,赐诰印、彩币、袭衣、黄盖,复命庆往。其使者言:“王慕义,愿同中国列郡,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帝从之。---《明史》

但谁又能想到,这样的藩属国,一旦羽翼丰满,竟然敢戏弄大明使节,无视大明威严!

满剌加新任国王马哈木沙自恃国力强大,而大明又远在千里之外,所以他在接受册封时,竟然要求林霄跪下宣读大明皇帝的圣旨。

马哈木沙的这一要求是非常不符合儒家上下尊卑的,对于林霄而言,这更是对大明天子的侮辱,有损大明朝的威严。

一个小小的藩属国,怎么敢如此无礼!作为大明使节,林霄自然怒不可遏!

明朝官员

他严词拒绝了马哈木沙的无理要求,并严厉谴责这位藩属国的新国王。马哈木沙的脸上挂不住,在满剌加国境内,国王的话谁敢不从?大明使节又如何!

马哈木沙一怒之下,竟然将林霄囚禁起来进行折辱,最后还把林霄活活给饿死了。

给事中林霄之使满剌加,不肯北面屈膝,幽饿而死,而不能往问其罪---《明武宗实录.卷二

有辱国体,大明威严遭到了严重的挑衅!然而,远在京师的成化帝接到此消息后,虽然天子震怒,但也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根本无法对满剌加进行惩罚,只能对林霄的家人进行补偿。

上曰:“以死勤事,古人所恤。林霄奉使殁于万里外情亦可悯,其子菲奏欲送监读书,非寻常滥乞恩泽者比。”特允之。---《明孝宗实录.卷八十六》

大明皇帝虽然没有让臣子寒心,使节林霄的死只能这样淡化处理。军事报复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大明朝只能打落牙齿合血吞下。

这不禁让人深感疑惑,那个在洪武、永乐年间兵威赫赫的大明朝哪里去了呢?这就不得不说成化帝的爷爷,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条战略失误!

明宣宗朱瞻基

  

二、朱瞻基放弃郡县制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大明失去了陆上军事威慑力。

古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一直奉行的是宗藩朝贡,“君主华夷”就是朝贡思维的核心,所以万国来朝正是历代中央王朝盛世的表现。

明太宗朱棣由最开始的永乐元年和安南建立宗藩关系,到永乐五年对安南实现郡县制,建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除了当时安南虞国的统治者胡季犛父子不断挑衅明朝在中南半岛的权威外,更多的还是朱棣经过深思熟虑后,为了稳定大明宗藩体系而不得不走的重要一步棋。

郡县安南和藩属安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大明朝可以在安南驻扎军队,征收赋税,从而能够对中南半岛进行彻底控制,随时可以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占城、暹罗、真腊等诸国,同时还可威慑满剌加,以及和中南半岛隔海相望的苏门答剌、爪哇、浡泥等国。

这样一来,万里石塘(明朝时期对南海的称呼)也可真正成为大明内海,从而消除了外国对大明海疆的觊觎。

而灭安南,改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是对南海诸国起到杀鸡儆猴作用:不尊大明还意图挑衅者,最终的结果只有一条,国除族灭。

安南黎贼悉已就擒,南海之地廓然肃清。---《明太宗实录.卷六十八》

明太宗永乐二十年的大明地图

但这样一条国家级战略却被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了。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安南人黎利反明自立,号大越国,并击杀了前来平叛的明军主将柳升,这让朱瞻基不顾张辅等老臣反对,于宣德三年正式废除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这也意味着自永乐五年在安南耗费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

当然,这里汪郎先不探讨朱瞻基放弃交趾省的原因,只说放弃交趾的后果。

安南重新复国,也就意味着明朝对中南半岛的军事威慑力降低,从而导致了朱棣时期打造的西洋及中南半岛上的宗藩体系逐渐趋于崩溃。

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西洋诸国看到了一个他们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即强大的宗主国大明,居然败给了新兴复国的安南,从而对大明朝产生了懈怠和不敬之心,开始试图挑战大明朝的天国权威,试探大明朝的底线和耐心。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明朝贡体系中,一直勤修朝贡,并有“乖乖儿”之称的占城王国。

万国来朝

暹罗国使臣奏:宣德四年,本国差使臣同番伴男妇一百余口,驾舡及方物入贡,至国新州港口被国人拘留。宣德六年,朝廷下西洋官二十余人乘船值风,飘到王国地方亦被拘收。敕至,王即将原留暹罗国人口方物及下西洋官军尽数(放)回,使彼此人民各得遂其父母妻子完聚之愿,王亦长享安乐。否则天地鬼神必有所不容者。王其省之,体朕至怀。---《明英宗实录.卷十七》

按道理说,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天子下达了圣旨,占城国王就应该立即照办,但结果如何呢?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镇又将旧事重提,给占城国王再次下达了一道圣旨。

又常遣敕令王国中,将先所拘留暹罗国使臣人伴一百二十余人发回本国,及将朝廷下西洋陈千户等官军人伴二十一人差人护送赴京。迄今岁久,俱无奏报发遣。此亦尔先王时事,未知王常闻否?敕至,王宜体朕恤人之心,即一一按究照数发回,使人各得还其乡里,以遂父母妻子团圆之乐,如此则天必鉴佑使王,及国人皆获善报,永享太平之福,否则天鉴孔昭恶报,亦必不爽,王其省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

诸位看明白了吗?第二封圣旨,为了同样的事情,朱祁镇的语气已经放软了。

朱祁镇

也就是说,从正统元年五月到正统十一年七月,前后间隔了十一年,大明皇帝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即要求占城国王释放在宣德四年被其扣留的暹罗朝贡使节,并归还贡品;释放在宣德六年被其扣留的大明下西洋的水师官军。

请注意,朱祁镇圣旨中提到的这两件事所发生的时间点,分别是宣德四年、宣德六年,这离明朝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并承认安南复国,间隔了一年和三年,但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占城国就敢和明朝唱反调,公然扣留朝贡宗主国的第三国使者团和宗主国属的水师官兵。

而且占城两代国王,都视朱祁镇的圣旨如无物,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由此可见,大明对西洋诸国的影响力下降是非常严重的。

交趾省

这里再说说复国后的安南。

复国后的安南虽然还奉明朝为主,但心态已经变了,此国居然敢军事挑衅明朝,于成化年间多次入侵大明边境。

灏雄桀,自负国富兵强,辄坐大。四年侵据广西凭祥……灏素欲窥云南,遂以解送广西龙州罪人为词,随景假道云南入京,索夫六百余,且发兵继其后,云南大扰。---《明史》

除了这一点外,安南还以天朝自居,在中南半岛上称霸一方,侵吞占城,攻打满剌加,到处挑衅,发起战端。

而作为中南半岛诸国的宗主国,大明王朝却无力挥军南下,因为此时的大明军事主要部署在北疆大漠、哈密、奴儿干都司一带,至于惩戒安南,拯救西洋诸国于水火,只能是力不从心。

成化帝能做的就是对安南进行安抚!

灏既破占城,志意益广,亲督兵九万,开山为三道,攻破哀牢,侵老挝,复大破之,杀宣慰刀板雅、兰、掌父子三人……帝下廷议,请令广西布政司檄灏敛兵,云南、两广守臣戒边备而已……十七年秋,满剌加亦以被侵告,帝敕使谕令睦邻保国。未几,使臣入贡,请如暹罗、爪哇例赐冠带。许之,不为例。---《明史》

安南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满剌加也是满腹委屈的,他们是急需明朝给他们做主,撑腰,但当时的大明朝有苦难言,只能和稀泥。

(成化)十七年九月,(满剌加)贡使言:“成化五年,贡使还,飘抵安南境,多被杀,余黥为奴,幼者加宫刑。今已据占城地,又欲吞本国。本国以皆为王臣,未敢与战。”适安南贡使亦至,满剌加使臣请与廷辨。兵部言事属既往,不足深较。---《明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明放弃交趾省的恶果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

成化十七年的伸冤,并没有让满剌加得到想象中的承诺。在看不到大明出兵惩戒安南的情况下,满剌加对大明大失所望。

加上有占城国王不尊天朝圣旨在前,安南挑衅大明在后,这一桩桩,一件件,让满剌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失去了军事威慑力的大明朝,在西洋说的话已经不好使了,虽然她依旧是让满剌加无法仰视的巨人,但那又如何!

前文已经说过,满剌加经过自己的发展和改革,又因为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已经成为马来半岛上的强国,之所以需要大明册封,那只是一种既定的形式而已,要与不要,看自己的心情!

正因为如此,新任的满剌加国王马哈木沙才敢无视大明的尊严,才敢拘禁大明使者,才敢饿死大明使者,却不担心大明的雷霆军威!

由此看出,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交趾,是他在国家战略布局上的第一条失策!

下回,我们再聊聊朱瞻基的第二条战略失策!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成化十五年大明地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虽然拥有很多藩属国,只为这两个藩属国出气
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朱元璋钦定15个永不不征之国,今人最多知道四个
出身未捷身先死的合浦籍外交官
越南奸臣趁大明靖难之役谋朝篡位 明成祖将其满门抄斩
曾经的中国附属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