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时期百姓的衣食住行

南宋素罗单衣

两宋之间的社会变化不单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南宋百姓在日常生活里所形成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有别于北宋时期,使得这一时代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转型阶段。因此研究南宋日常生活,对了解两宋社会变化,深化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衣

两宋时期,衣服不仅可以遮身御寒,更为重要的是被人们作为社会地位高低区分的明显标志。当时衣着等级规定是极为严格的,服装、头饰、腰带等都由皇帝敕令一一规定,它规定各级官员的服饰颜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色。不过到了南宋,北宋服饰上奢华之风有所收敛,服饰等级规定也有所松懈,同时服饰变化上也带上了南方色彩。衣服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衣裳、头饰、手足。虽南宋时期服饰等级上有所放松,但官宦巨贾与一般平民在衣着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1)在衣裳方面

首先,南宋官吏的朝服、公服以及作战时所需的戎服,与北宋时期大同小异。《蔡衡食鱠》中提到官至保和殿学士的蔡衡“尽舍平生服用,庶可救。可悉取所衣朝服金带鞍马之属,施慧林寺”;《九圣奇鬼》中说道“其家方命巫沈安之治鬼,沄与二甥,皆见神将,着戎服长数寸”,可见戎服一般用于作战将领。其次,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着的服饰种类丰富,特别是妇女服饰。富豪人家的服饰无论是从材质还是衣服样式都属上等,包括袍、衫、襦、袄、背子、裙等,颜色上也丰富多彩,有紫、绯、绿、皂、青等,如在《方氏女》中“女窃视其服,紫袍红鞓带佩鱼,全如今侍从之服”指出了紫袍代表的社会地位。

南宋绵绢袜

“衫”于男女中都有穿着,而且样式繁多,在《金陵邸》中“青衫白袴”的奴仆衣着,有典型南方色彩的“衣皁小团花衫者”、盛夏纳凉时穿着的“凉衫”,更有妇人多穿着的“圆冠碧衫”、“罗衫粉裳”。除了“布衫”外,还有“绣衫”。女子的典型服饰为襦、裙,妙龄女子无不是以此为美。

“背子”是具有南宋服饰特色的衣服,穿着时一般穿在里面,用于衬公裳,普通人则是单着作为日常服装。当冬季来临时,“袄”则因其御寒作用而被受人们喜爱。相比之下,一般平民的衣着则较为简单实用。常见的有麻衣、布衣、短衫、白裤、素裳等,而“布衣”也因此借指贫民。颜色上,男子习惯着黑白衣,女子喜爱着青衣红裳。

(2)在头饰方面

男子的头饰包括冠、幞头、头巾、帽等,而女子的头饰则较为丰富,宋代贵族妇女多带有花冠、帷帽等,而平常女子虽少有冠、帽,但仍会把头发梳理成各式各样的发髻,并在髻上插上首饰。“冠”在宋代的日常生活中已极为普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冠”的式样也在宋代得到发展,出现了多个新样式,如在《青童神君》中记载的卷云玉冠等。 其次,除冠以外,一般平民多带幞头、帽。幞头,起源于后周,历经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到了宋代逐渐成为日常服饰中的主要首服。

《对镜理红妆图》·宋 冠梳

再有,在发式上,南宋妇女的发髻显然要比男子的丰富,体现在各式各样的发髻、首饰上。从《夷坚志》中可以得知,幼女时的发式为“双髻”,而妇人则尤喜“束发为高髻”、“华冠螺髻”,“宝髻犀梳金凤翘”。至于插在发髻上的首饰,那更是数不胜数,有金钗、簪花、琉璃、真珠、翠翘等,更有木梳、玉梳、象梳、犀梳等梳发用品。

另外,南宋男子平常不留须,老后方蓄须的特点。如《夷坚志》中““容貌清整,微有须,似十三四岁男子”。而女子不仅在发饰上追求多样,而且更加注重自身的妆容,从《无缝船》中记载的“女子齿白如雪,眉目亦疎秀”可以看出。

(3)在手足方面

首先,与前代相比,宋代妇女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手上,尤为体现在贵族妇人身上。其次,南宋时期人们一般脚穿的是履、鞋,富贵人家还会穿靴。在《武夷道人》中记载“一人碧冠朱履”,再如《黄平国》中“怜我跣足行,以鞋一緉与我”。可知靴不为当时平民所常用。再者,与“履”、“鞋”一起出现的是“袜”,类似于现今的“袜”。更有趣的是,在当时以布袜为主的日常服饰中,仍出现了如在《阆州通判子》中提到的“皮袜”,放置现在,也不可谓不新鲜。

南宋编织鞋

二、食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朝以前,南北方的饮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北方多以饭面食肉为主要方式,其主食以麦、粟、玉米为主;而南方多以饭稻羹鱼为主要方式,其主食以稻居多。北宋时,南北统一使得南北饮食开始出现交流与融合,南食逐渐传入北方,诸如水产菜肴、南方水果等在北方迅速走俏,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味佳肴。而到南宋时期,南北方饮食的交流与融合空前密切,特别是众多北士南渡后。随着北方人相继在南方开店,顺势将中原传统的烹饪技艺、风味制作技术等都带到了临安,带到了南方。这使得南宋时期人们的日常饮食有了大大的改观,同时也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饮食生活。

(1)主食

宋人的主食,主要以饭、面、饼、粥、馒头、包子等为主。首先,饼属于面制食品,一直为北方人所喜爱。北宋将南北统一后使得部分南方人能够北上尝到此种风味,到了南宋大批北人南渡后让饼食得以传入并大放光彩,得到众多民众的喜好。这也让饼的做法与吃法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在饼的种类上,大抵有宿蒸饼、炊饼、煎饼、肉饼、麻糖饼、汤饼、蒸饼、笼饼、胡饼、供饼、殡宫饼等,其中较为特殊的是供给鬼神先人吃的供饼与殡宫饼。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肆

其次,饭与粥是南宋时期民众最普通的主食。两者皆为谷物炊制而成,不同的是饭主要靠煮、蒸来做成,而粥主要靠水煮而成。从《夷坚志》中可以看到,宋时期的饭分为两大类,一种仅有谷物做成,如稻饭、麦饭、白粳饭等;一种为多种食料合制而成,有鱼饭、汤饭、斋饭、胡麻饭等。这里的胡麻饭比较特殊,与现今压缩食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一般民众吃粥多为生活所迫,以求节约粮食,好一些的“得百钱仅能菜粥度日”,差的“家贫飦粥不继”,可见,当时贫苦民众的日常生活异常艰辛。

(2)副食

宋代以来,由于南食北馔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佳肴美味层出不穷,更形成了川菜、粤菜、浙菜、河南菜等具有不同风味的菜肴。南宋时菜肴名目更是达到上千种,王公贵族与富豪人家的餐桌上菜式繁多,山珍海味更是享之不尽,而在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中,这种机会是极为少见的。当时人们饭桌上较为常见的菜肴包括三类:水产类、肉类、蔬菜类,不过许多物美价廉的食店、酒肆也多少给了普通民众一个品尝美味的机会。

首先,水产类食品凭借其自然环境优势,并在宋室南渡所带来的集群效应下,于是很快成为南宋民众日常菜单中的重要一员。鱼类食物在当时的日常菜肴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沙鱼、海鱼、鳝鱼、鲤鱼、鳗鱼、黄颡鱼等。在做法上,人们一般采用的是烹鱼的方法,但也发展了新的做法如“得鱼作杯羹”、“烧油煠鱼”。此外,其他水产食品偶尔也会出现人们的餐桌上,如“煮蟹”、“煠虾”、“烹蚌”、“食鳅”,甚至还出现了“煮螺师”。相比北宋时期以肉为主要菜肴,南宋的日常菜肴更加丰富,在做法与吃法上也有所创新。

《清明上河图》中商铺房舍

其次,肉类食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人喜猪肉,在南宋时代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还有牛肉、羊肉、鸡鸭肉等等。猪肉因物美价廉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一般说来采用的是烧、烹的做法,不过当时一种新的做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那就是以猪肉为羹,如“猪肉羹”、“猪蹄羹”。牛肉虽贵于猪肉,但比之羊肉,仍属实惠。常见的牛肉做法有煮牛肉、做牛脯等。羊肉在当时也属于贵重物品,只有在祭祀庆会或是邀客时才会烹羊置酒,而平民日常多食猪肉。至于鸡鸭肉,一般平民多有饲养,有蒸、烧、“爊”等做法,而其他肉禽食品如鹿肉、鹌鹑肉于日常生活中少见。

再有,蔬菜在平常百姓家中已属主要菜肴,诸如萝卜、茄子、韭黄、藕、瓜、绿豆等。有些贫苦人家在无米无钱的情况下,仍可以藕为餐,勉强实现自给。在南宋时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油、盐、醋等被广泛用来调味,以增加菜的口感。可想而知,在当时日常饮食不仅人们的食物样式有所丰富,人们的调味水平也有所提高。

《清明上河图》中的茶馆

(3)水果饮品

首先,水果在南宋时往往是作为点心,与茶酒搭配食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茶果”、“酒果”。在种类方面,桃、李因其适应性强,得到广泛种植,从而成为当时平民的首先食用水果。《梦读异术》中就说道“人喜食桃李”,但也告诫“不可多食”。除此之外,还有柑、橘、石榴、枣,但这些在当时尚属于奇珍异果,平常人家仍少接触。

其次,酒、茶是南宋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酒,深入到了当时民众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从达官显贵到平民乞丐、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从入世俗人到出世僧人,都时常饮酒尽兴。甚至于妇人们也会偶尔相邀来饮。特别是当天寒时更是“非酒无以御”。人们或独酌,或客对饮,或宴酒共享。因此,酒楼、酒肆、酒家在南宋时期迅速发展,由繁华都市延伸到了农村,使“买酒于村店”成为可能。与酒相比,茶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量同样不可小觑,在当时人们不仅以设茶待客为礼,而且更喜至茶肆“啜茶”,甚至出现“市人千百聚”的盛况。也正因如此,茶肆开遍城市与民家,贩茶者能够“生理日富”。

三、住

南宋时期,居住建筑的材料并无较大变化,主要采用土、瓦、木、石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石块在当时尚属贵重的建筑材料,多用于墓室、碑刻、桥梁、佛塔的修建。不过,在建筑风格与室内布置格局上,南宋时期出现了崭新的变化:梁柱式的建筑风格普及于上下居民,前堂后室廊庑相连的建筑形式得以出现与发展,茶桌、长椅、胡床等新式家具更为室内布置添光加彩,士人屋内更是挂上名人字画以作装饰,而南宋时期居民讲究卫生也是独具特色。

(1)建筑材料

不同的用途,居民们会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当时,较为常见的为砖瓦房屋,而石块在居住建筑中并不多见,石价极贵,甚至出现了有人“饷钱十万取其石”。不过也有人因受战乱所累,不得已暂住“茅屋”。至于富贵人家,还会在家宅之外,筑窖覆砖以藏物。

《清明上河图》中的饭馆

(2)建筑风格与室内布置

首先,在建筑风格上,因居民的贫富而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皇室贵族的居住建筑奢侈豪华,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富贵人家,虽比不上皇宫府邸,但“华屋”并不少见。入门后“堂屋”、“厅屋”、“廊庑”、“书室”、“寝室”前后相连,构成了完整的“工”字型建筑。其中梁柱成为了整个建筑的支柱,梁毁则屋塌。而“小室”的出现也体现出建筑上的变化。

另外,“院”“园”也会出现在豪门府宅中,相比之下,一般平民的房屋就简单的多,通常为一室,又将其分为内外两部分,以帷帐隔之。平民居住的房屋多分布于“路旁土屋”、“郭下”等边缘地区,当然也有富家农户“造巨宅,凡门廊厅级,皆如大官舍”。至于贫苦人家,则更为悲惨,往往无屋可居,有的因备受战乱之苦,久避山中,忘其去家而居深山,被人误认为野人。由此,不难想象南宋时虽都市繁华,但平民生活仍然苦不堪言。

其次,在室内布置装潢上,也会因财力多少而存在简易之差。在《赵良臣》中提到“赵氏素贫室惟一榻,乃三人共寝”,这可谓是最简易的室内布局了。就一般居民日常生活而言,居住家具包括有几案、榻、床、桌、椅、箱柜等。其中床、榻多放置在寝屋,桌、椅多放置在厅堂与书屋,特别要说明的是“椅”的逐渐使用让南宋人开始改变原有席地而坐的习惯,也为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基础。装潢设计上,“窗牖”、“屏”、“帐”等被广泛运用。“窗牖”是用以通风与照明,要知道当时多靠自然光照明,于晚间方才“秉烛照之”。而“帐”常用作寝屋床具。此外,士人也会将“写真挂于书室”,或是将自得古瓶置于书房中养花,以求陶冶情操。凡此种种,都证明南宋时人不仅注重居住建筑的风格,也会在室内装饰上细心考量,以求舒适的居住环境。

(3)居住卫生

南宋时期,人们格外注意居住卫生问题。相比之前人们少浴或不浴的习惯,南宋居民则迥然不同,不仅出生死后沐浴,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沐浴以洁身。居民家中有“浴室”、“浴盆”等,市中亦有“浴肆”,不过也有人会选择“浴溪”的方式。除此之外,居民还会靠洗头、洗足等来保持身心清爽。在《诸色杂买》中提及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上百种,其中就有脚桶、浴桶等洗浴用具,也从侧面上说明对居住卫生的重视。在另一方面,对卫生问题的注重,实际上是对健康养生的重视。

《清明上河图》中的交通工具(舟船)

四、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行来往需要靠交通来维系。南宋的交通在宋室迁都杭州后发生了重要变化,使得南宋交通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原本以南北交通为干线,逐渐转变为东西交通为干线,从而使得长江水运的作用大为加强,而海外联系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民众出行交通工具与交通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1)交通工具与交通范围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工具上,马的需求明显增多,舟船出行更加普遍。南宋时,平民出行在陆路方面可采用“行脚”、骑马、“跨驴、骡”、乘轿以及马车等方式,但人们常使用骑马与马车出行,如在《贡院小胥》中记载的“见门外灯烛晶荧,车马杂沓,与闹市不异”。条件好的也会选择乘轿,甚至出现了“六人荷一轿”的现象。在水路方面,主要采用舟船的形式,因交通重心的改变,使得舟船出行更为普遍,样式也逐渐丰富。有仅容两人的“小艇”,也有能容纳数十人的“大舟”。同时还出现了专业船员,如“篙工”、“柁师”等。

《清明上河图》中的交通工具(轿子)

其次,在交通范围上,因北方为敌国所占,故南宋平民出行范围多以南方为主,人们多往来于泉州、明州、杭州、成都等城市、唯一出现的北上机会,也在金人判盟、河南复陷下消失。不过,民众出行国外的现象却有所增多,有的已与“日本国”船舶往来,有的要去“三佛齐”经商等。

(2)南宋旅店的新特点

随着唐朝市坊制被彻底打破,南宋的旅店遍布大中城镇,甚至于农村也有出现。南宋时期旅店呈现出了如下特点:首先,旅店的客源相当广泛,上至官吏下到一般的平民百姓,此外还有僧道、外国人。其次,旅店开始注重“信誉”。如《荆山客邸》中记载了有个名叫韩洙的洺州人,在信州弋阳县东二十里的荆山开了个酒店和旅店。一日,琼州来的黎秀才留宿于此。第二天他离开时将一小布袋遗漏,而后韩洙嘱咐店仆妥善保管。等到黎秀才返回找寻是,韩洙及时交还了他的布袋;再有,旅店在提供住宿的基础上,出现以食予客的趋势。在《张风子》中记载了张风子投宿申氏客邸,因其以绝技卖售,于是申氏留其在旅店数月,到了年底张风子才离开。

参考文献:《宋史》、《宋朝事实类苑》、《太平广记》、《夷坚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民国推翻满清后为什么不恢复汉服而是流行“中山装、旗袍”?
我国古代服装的历史渊源
原来古人也可以这么开放,你难以想象的隋唐文明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民风民俗之突变
印尼民众支持国货 身着绚丽服饰游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