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梭&拉美特利|近代哲学

18世纪哲学的中心转移到法国,在反对封建迷信、鼓吹自由、提倡科学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孔狄亚克、拉美特利、狄德罗、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

1 卢梭

卢梭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他通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

1.1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与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要解决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问题,首先必须回溯到人类的“自然状态”,以展示人的本性。

分析自然状态的方法只能是逻辑上的假设。卢梭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他得出结论,在自然人的心灵中有两个最原始的原则:自我保存和怜悯。自然法的一切准则都是从这两个原则产生出来的。

人类凭借“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这种能力是潜在的,必须借助于许多外部原因的偶然会合,才能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私有制是人类“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从此便由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陷入了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痛苦之中。而且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我们只能限制和约束它。

1.2 社会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不平等即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是社会不平等即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第一阶段(私有制产生了奴役和统治的关系,也产生了暴力和掠夺的关系,富人欺骗穷人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政权);官职的设定是第二阶段(随着法律制度的发展,权利逐渐被固定下来,人们开始将公共权力托付给私人);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则是第三阶段(政府腐化败坏的结果是合法权力变成专制权力)。

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不平等的深化和普遍的道德堕落。

1.3 社会契约论

自由和平等是卢梭社会政治哲学的最高目的。在卢梭看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真正合法的社会契约来取代以往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社会契约。社会契约是合法权利和正常的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合理的社会契约的要旨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由于这种转让的条件对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因而每个人并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人,反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自己转让给他们的同样的权利,所以每个人在订约后仍然只是服从自己本人,而且像以往一样自由。

政府就成了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利于一身的“公意”。所谓公意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永远是公正的。公意是一个辩证的概念,首先公意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它的化身是保障人人平等的法律和使得每一个人都能享受他们的自由权的整体;其次,公意既是一般的也是个别的,它的个别形式是每一个人的合法的权利,人人都既是自由的主体,又是他人自由的受体;再者,公意既是自由的,也是服从的,卢梭说:“唯有服从自己制订的法律,才是自由。”

于是,这一契约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和集体的“共同体”,即由全体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往叫做城邦,现在称为共和国。卢梭反对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关于权力分说的学说,主张人民主权至高无上因而不可分割。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和起源和基础》中激烈地批判了现场的社会状态,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然而他也意识到人类实际上不可能再回到自然状态。于是他在《社会契约论》独树一帜地拥护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

2 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最早的代表。他明确宣称哲学具有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论和唯灵论,并且公开表明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在宗教问题上,他激烈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辩护。

2.1 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拉美特利本人既是医生又是哲学家,他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他试图通过经验的观察表明心灵的特性明显地依赖于身体的状况。

2.2 人是机器

按照拉美特利的观点,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分和原动力,因而都是由物质构造的,都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

他直接继承了笛卡尔的机械自然观。笛卡尔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事物都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因而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论断。拉美特利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把机械论的思想贯彻到底,提出了“人是机器”的思想。

动物和人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拉美特利更彻底的地方在于,他否认有独立的心灵实体存在。他把心灵看做是身体的一个部分,认为它也是物质性的东西,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拉美特利基于机械唯物论对于人的理解具有严重的局限性。首先,他否认了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和剧烈的变化;其次,他将人的身体运动全部等同于机械运动,没有看到人体中还存在着热运动、遗传和变异等生物的运动形式;最后,他还将人的思想、意识活动也说成是机械运动,把人脑也看成是一架机器。

“人是一架机器,它比最完善的动物再多几个齿轮,再多几个弹簧,脑子和心灵的距离在比例上更接近一些,所接受的血液更充分一些,因而就产生了理性,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区别。 ”

2.3 无神论思想

拉美特利认为自然界只有一个唯一的物体,那就是物质。万物有生有灭,而物质却是永恒的存在,因为它凭自身而存在。

拉美特利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驳斥了宗教神学强加给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种种罪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哲学源流史》法国启蒙运动之六:拉美特利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人民主权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为什么叫人?
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之比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