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熹平石经”重见天日,这些残石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发生了一件对儒家经典传承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就是朝廷在太学门口设立的那四十六块“石经”,在后世也被称为“熹平石经”,或“汉石经”。

设立“熹平石经”前因

自新莽之乱起,光武帝刘秀乘势逐鹿中原,虽建国却仍耗费十余年时间平定天下,终于完成统一大业。与此同时,百废待兴,刘秀自建国时起,就注重选拔名闻天下的大儒为官,以图重振教育事业。

——东汉帝国首都里设立的太学就是最显著的成果之一。

东汉太学遗址

建武五年(29年),刘秀下诏在雒阳城南开阳门外大道东侧修建太学学舍,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太学成为东汉帝国最高学府,吸引了天下的儒生前来求学。

在汉顺帝永建六年(131年)时,面对日益增多的太学生,朝廷又下诏返修扩建太学,耗时一年完工。到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时,在太学里求学的学子达到三万人之多。

《后汉书·儒林列传》: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

汉代太学与独尊儒术-张国琳版画

太学里设立的博士众多,门派繁杂,而且还有学术之间还有互相抵牾的情况。加上当时的儒学经典都是靠人工传抄完成,因为撰抄者的笔误、理解错误等原因,造成太学生手里的书都有出入。太学生们又因为师承不同,对儒学经典的见解也有出入,如此种种,太学里天天都有学术争论的事情发生。

太学生们在太学里争论也就罢了,有些人还甚至闹上朝廷,要当着满朝公卿的面,要大家站队分个高下;更有甚者,有些人还花钱贿赂兰台的官员,要他们偷偷修改藏书里的内容,来迎合自己的观点。

注:兰台是东汉帝国的藏书机构,类似于国家图书馆。

这件丑闻是汉灵帝时中常侍李巡举报的。——李巡虽然身为宦官,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很有学问,注解了《尔雅》一书,流传千古。

同时,学问渊博的议郎蔡邕也看到了太学里的儒学乱象,并深以为忧,所以在李巡、蔡邕等人的倡议下,汉灵帝下诏,同意蔡邕等人组织人力,一同来校勘儒学经典。

范书《宦者列传》:(李)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

蔡邕画像

这个校勘团队除了李巡、蔡邕之外,还有堂溪典、杨赐、马日磾、张驯、韩说、单飏等等,个个都是当时的顶级学者。

范书《蔡邕列传》:(蔡)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

据后世学者考证,实际参与建立石碑的学者有二十五人之多,可以说,汉灵帝动用了当时全国最顶级的学者团队。

熹平石经的历史风貌

经过李巡等人齐心合作,于熹平四年三月(175年),由蔡邕亲自书写的石经碑伫立在太学门外,成为一时盛事。

从此儒生们再也不用进行无聊而无谓的争论了,纷纷拿着自己手里的书前来与石经核对,据说每天接送儒生前来查看碑文的马车就有上千辆,附近的街道人满为患。从此,关于儒家经典的争论也渐渐平息。

——“熹平石经”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范书《蔡邕列传》:(蔡)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熹平石经残石

在范书《宦者列传》中,说是这些石经碑上共刻录了“五经”,按照东汉政府的归纳,应该是:《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礼记》

而在《蔡邕列传》中,则说是“六经”,原因在于《蔡邕列传》中又增加了《论语》,甚至还有“七经”之说,那是因为《公羊春秋》的缘故,一般来说,《公羊春秋》属于《春秋》的一个版本。以上的书目在现存的残碑上可以找到印证。

按照《洛阳记》记载,《尚书》、《周易》、《公羊春秋》一共28块碑文,《礼记》一共15块碑文,《论语》一共3块碑。合计46块,唯独《诗经》不知所踪。

《洛阳记》:太学在洛城南开阳门外,讲堂长十丈,广二丈。堂前石经四部。本碑凡四十六枚,西行,尚书、周易、公羊传十六碑存,十二碑毁。南行,礼记十五碑悉崩坏。东行,论语三碑,二碑毁。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名。

蔡邕除了是大儒之外,他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在石经上,他的隶书方平正直,透着庄重严肃。这一点,在现存的残碑上依然可以见到这位大书法家的造诣风韵。

蔡邕书法作品熹平石经

后世浩劫

初平元年(190),汉末天下大乱,至次年,董卓在撤出雒阳之前,他纵容士兵在城内纵火劫掠;一直到三十年后,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时,“熹平石经”已经有所损毁,按《魏略》记载,曹丕还让人给碑文补刻,这一点在现存残碑中得到考古证实。

到了魏帝曹芳的正始年间,考虑到“熹平石经”因为技术难度,难以修复,于是由曹魏政府组织人力新刻立了《尚书》、《春秋》的石碑,一共28块,这批石碑被称为“正始石经”或“魏石经”。

“正始石经”上面一共用了古文、大篆、隶书三种书法字体,这一点,是可以与“熹平石经”相以区别的,也所以“正始石经”又有了“三字石经”的别称。

注:古文字体即蝌蚪文,产生于先秦时期。

可惜随着西晋王朝的覆灭,“永嘉之乱”这段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惨痛的一段灾难时期,战火再一次燃烧在洛阳城,太学门口的汉、魏石经也同样造到毁灭性毁坏,在前文引用的《洛阳记》描述的毁坏状况,可以说就是劫难后的写照。

火烧洛阳

在北魏迁洛之前,有洛州刺史冯熙、常伯夫公然毁取剩余的石经,用来做寺院寺庙的基石,等到北魏入洛后,有侍中领国子祭酒崔光向朝廷申请重新修补石经,得到胡太后的同意,但是不久后爆发“刘腾之乱”,此事又被迫中断。

北魏灭亡之后,在北齐高澄又组织把残余的石经运送至邺的事,一路上又发生落水遗失的事件;在隋开皇年间(581-600),又有把邺城残余石经运送至长安的事,天知道还剩下多少,导致唐贞观年间(627-649),魏征去收集残余石经时,才发现所剩无几,可以说,至此,汉魏石经的昔日光荣已经消失在历史中。

熹平石经现状

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洛阳农民在太学遗址一带挖出大量石经残石,经过考古专家鉴定,这些残石上有大量敲砸,凿毁的痕迹,这与史书上记载“冯熙等人毁石经做寺院”的故事吻合,见证了那场文化浩劫。

据近代考古学家马衡集录而成《汉石经集存》,统计了截止当时已现世的石经残石46块,累计留存残字八千余字,但散落在民间的残石不包括在内。

马衡:1881-1955年,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考古工作又陆续发现一些石经残石,如:

1.1980年在太学遗址发掘出156块残石,约340字。

2.由民间上交的残石10块,约649字。

3.未见著录的馆藏残石1块,约239字。

目前最大一块熹平石经残石

现在残存的石经残石,一部分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一部分在洛阳龙门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还有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馆等地也有存留。

“熹平石经”历经近两千年间饱经风霜洗礼,战火摧残,人为破坏,仍然无法摧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后世儒学传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正始石经”之后,唐朝、宋朝时都有朝廷主持设立石经的故事,可见“熹平石经”在官方提供经学范本的开创意义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尚未有印刷术之前,石经的作用影响深远。

如今,剩下的“熹平石经”残石得到妥善保管,这些见证了历史的残石仿佛在告诉后人:中华文化,渊源不息,万世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邕《熹平石经》赏析
万氏石经考
《水经·谷水注》所涉“熹平石经”考略
东汉 蔡邕书法作品
蔡邕作品赏析:汉隶——蔡邕: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