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的曾祖 东晋镇国柱石 权臣王敦都敬畏三分的寒门名将

东晋初年,位于现在广州地区的一个中年人闲时无事,其时常早起开始搬砖,旁人对于作为朝廷官员的他这样的行为很是不解,他如此回答“我有着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的理想,如果总是这么安逸的生活,唯恐以后难担此重任。”当时永嘉南渡之后,中原等北方大地被胡族轮番肆虐,偏安的东晋朝廷却因为各种问题,无法组织北伐,而有才能的人则不是被贬到广州这种当时人迹罕至偏远闲散之地,就是在郁郁不得志中死去。而这位后来被大家熟知的东晋名将陶侃则采用了和他们不一样的选择,这也为他成为东晋初期的中流砥柱打下基础。

早年经历

虽然陶侃的主要事迹显于西晋末年,东晋时期,但是想象他出生于西晋建立之前,当时孙吴政权尚未被北方的曹魏所灭,其父还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这可能和当时西晋王朝的短命有关。历史就是如此有趣,出身于偏安的政权,而为了随后的偏安政权鞠躬尽瘁了一生。

西晋时期,陶侃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张夔,因为被张夔举荐为孝廉,曾经到过洛阳,并且其虽然出身寒门,当时得到了当时的朝廷重臣张华以及名士顾荣等人的赏识,并且随后被人推荐,短暂的担任过武冈县令。西晋八王之乱时期,虽然其主战场在北方,当时由于当时北方大量的民众为了躲避战乱南下,当时聚集在荆州,江夏以及江淮等地的流民居多。而战乱则是英雄辈出的的最好土壤。

303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一时间流民纷纷归附,其众发展到三万。随后西晋朝廷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陶侃因为以前在洛阳的知名度,被刘弘看重,并任命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前期由于张昌集中兵力大败前来征讨的前将军赵骧的军队,其在围攻陶侃所在的襄阳时候受挫,随后从汉水转战长江。陶侃随后与其交战,先后大败张昌军队,斩杀数万,张昌部下全部投降,荆州至此平定。在战后,陶侃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弘极大赏识,陶侃也因军功被封侯。

305年,但是西晋八王之乱后期,匈奴人刘渊在北方建立的前赵,开始在中原大地上横行,北方大乱。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敏见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占领扬州,并且率军进攻武昌,意图割据江南。陶侃被刘弘任命为江夏太守率军抵御,并且多次击败陈敏军队的进攻,让其野心最终破产。次年,刘弘病,陶侃因母亲湛氏病故而离职服丧,期满后,陶侃被江州刺史华轶推荐驻军夏口,当时由于当时华轶和南渡的司马睿关系不佳,随后陶侃最终归顺司马睿。311年,华轶被司马睿派遣的王敦统军打败被杀。陶侃由于其很早归顺司马睿,于是升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313年,由于当时位于荆州地区的杜弢流民作乱,陶侃最终率兵平定。

在司马睿南渡江南期间,陶侃因为平定流民起义和拥戴之功,受到了当时掌握军权的王敦的嫉妒,但是陶侃并没有与之争权,而是服从但是的安排,被贬到广州做刺史。当时广州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虽然当时的北方大乱,永嘉南渡,但是其南渡的士民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一代,而广州尚处于人烟荒芜的境地,其职务相对而言较为清闲。不过陶侃入主广州期间,当时的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等占据交州作乱,并且意图偷袭陶侃,结果被陶侃识破,一举击溃敌军。

平定东晋初期的王敦苏峻等叛乱

322年,王敦因不满司马睿建立的东晋朝廷猜忌,于是起兵反叛,并且随后攻入建康。朝廷本来下诏诏陶侃领江州刺史,又转任都督、湘州刺史前来平叛,但是王敦进军速度太快,其任命随后被王敦把持的朝廷取消。而当时的交州动乱不堪,陶侃派遣部将击败并杀死了叛贼梁硕,朝廷任命其领交州刺史。

325年,王敦之乱平定之后,东晋朝廷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鉴等制约王导的权力,一方面提升当时的江东士族来平衡朝廷各方势力,陶侃被任命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镇守荆州。由于陶侃主政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荆州又经过王敦之乱,社会凋敝,经过陶侃的恢复生产,荆州会较安定,成为当时能和东晋扬州齐名的州郡。

328年,因为执政的庾亮对于手握重兵将领的猜忌,苏峻之乱爆发,建康也被攻陷。陶侃联合当时的平南将军温峤一起出兵勤王,并且因为陶侃军事才能,其被推举为盟主,由于陶侃的集中统合战力,最终在众人合作之下平定了苏峻之乱。当时作为平定苏峻之乱的最大功臣,陶侃被任命为太尉,并且加授都督七州军事,位极人臣。

晚年镇守武昌,抵御后赵进攻

陶侃晚年驻守武昌期间,面对当时北方的后赵政权的虎视眈眈自然有所了解,并且当时位于江北的邾城不适宜驻兵,结果荆州刺史庾亮不听,派遣数万精兵驻守,结果在339年,后赵派兵进攻邾城,城池陷落,损兵折将。陶侃主政荆州期间,先后派遣部将收复襄阳,作为荆州的北面门户,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成为当时东晋防御北方胡族政权进攻一个重要军镇。虽然陶侃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当时他并没有王敦那样的政治野心,其后期虽然被东晋任命为大将军,但是其被上表坚决辞让。334年,陶侃离开荆州,并且当年七月在樊溪去世。去巨大的成就让后来取代了东晋建立刘宋政权,仍然敬重,并且其子孙的爵位得以继承,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就是其后代,陶渊明得以出仕就是依靠着陶侃当时建立的军功恩泽。


作为东晋名将的陶侃,其一生致力于维护着东晋朝廷的稳固,并且多次为其平定叛乱,稳定政局,历史上对于陶侃的评价颇高,其无愧于国之贤臣良将的称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陶侃以一介南方寒族能最终成为当时东晋镇守一方的人物,其除了能遇到赏识其才的伯乐之外,更多离不开其自律谨慎,为官勤恳,爱护士卒等良好品行,国有良将,国之大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侃
魏晋简史:杜弢起义,连投降都投降不了的起义
东晋陶侃镇压苏峻之乱,为何曾打退堂鼓?军粮不足还是心存芥蒂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41)杜弢之乱(附音频)
衣冠南渡 第三节 风云变幻的湘州
两晋之湘荆之乱(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