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钱还不能高调,商人在古代为什么受鄙视?

商的始祖是契,从契到汤十四代,迁居八次。汤建立商朝后,到盘庚十代,迁都六次,最后一次迁都到殷(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朝,商人也被称为殷人。商人迁居如此频繁,据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考证,一是商主要经济基础还靠畜牧业,要逐水草而居;二是商人要和别的部落交换货物,做买卖,做中间商。郭沫若考证,货物的货字,从贝,是东方民族的特产;货物的物字,从牛,是商人的特产,这就是货物二字的本意。殷人用玉祭祀天地鬼神,玉来自于西域。考古在西域也发现过来自东方的海贝,这中间商大约是殷人了。

商人的祖先王亥,发明了牛车。他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在部落间做买卖。王亥的生意做到了黄河北岸的有易氏,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据顾颉刚考证,《易.大壮》里的“丧羊于易”,《易.旅》都是描绘王亥和有易氏交往的。最后王亥在他弟弟王恒的安排下,有淫于有易,被有易君臣杀死,“丧牛于易”,牛也被抢走。王恒借口灭了有易氏,夺回牛羊,然后接替王亥成了商部落的头领。王亥经商,给族人开辟了一番大事业,后人祭祀他的时候用牛多到三百头。

不过从王亥兄弟在有易氏的作为开始,商人就多多少少有些贬义了。

周灭商后,商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商人的生意行为也被以文件的形式鄙视。

在《洪范》中,五福的第二位是富,六极(恶)的第四就是贫。《洪范》作为商人的治国方略,足见其嫌贫爱富。求富贵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商人的求富贵手段有些下作,第一是出去抢人做奴隶,第二是收容诱拐其他小国部落的奴隶,最终引起了公愤。武王伐商,诸侯不约而至者八百余家。在《牧誓》中,有“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一句,就是控诉纣王引诱其他部族的奴隶的。纣王引起公愤,大约是为富不仁吧。

商人讲贫富不讲贵贱,不同于后来周人尊礼(分别贵贱),这种有钱就是爷做派,十足一个暴发户,周人鄙视。在《礼记.祭义篇》有“殷人贵富”。《表记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伐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弊,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汉以后,多承袭儒家思想,周人对商人的偏见也就流传下来了。且朴素的观点认为,商人不稼不穑,却在交易中盘剥厚利,是十足的寄生虫。但是社会产品的流通还离不开商人,无奈之余,对待商人的态度只能是限制和鄙视,却得依赖他。

《汉书.食货志》中控诉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迎来送往,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做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于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其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说到这里,班固老夫子恨不得从书里跳出来,给商人一刀了。商人诚然是社会的食利阶层,是寄生虫,但是还不能不要,只好又限制又用。《史记.平准书》说,“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但这怎么限制得了手头有钱的商贾?利之所至,刀锯不能止。故“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国无贵人,民不足以兴;国无富人,民不足以殖。任子贵于国,而国愈偷;贾人富于国,而国愈贫。任子不能使之弗贵,而治其贵之擅;贾人不能使之弗富,而夺其富之骄。高帝初定天下,禁贾人衣锦绮、操兵、乘马,可谓知政本矣。”

在《晋哀帝》篇,有“苻坚之世,富商赵掇等车服僭侈,诸公竞引以为卿,坚恶而禁之。天下之大防有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王夫之认为官员是君子,贾人是小人。如果官员和贾人搅在一起,官员迟早要被带坏,成为贾人牟利的工具。

王夫之警告说,“天子移于贾,则国本凋;士大夫移于贾,则廉耻丧。”后世通历史的管理者,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的官员和商人之间画一条红线的。权力和金钱是孪生兄弟,隔开他们真的不容易。

在商言商,商人逐利也无可厚非。只要利用好了,商人的作用还是正面的多。比如朱元璋,那么憎恨商人盘剥,却利用盐引制度,让商人跟着部队就近种地打粮,免了役夫的运输之苦。当然,对于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他还是不留情的。通过迁徙富户到凤阳,到京师,也消灭了一大片富商地主。

“始皇帝三十三年,发诸尝逋逃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秦始皇本纪》)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一直延续到科举结束。

张籍,《野老歌》,“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白斛,船中养犬常食肉。”

传统文化中对商人打压鄙视,现实中却按捺不住对财富渴望、羡慕、嫉妒和恨,这是国人对商人的真实感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做生意的人叫商人?商人一词怎么来的?这要追溯到几千年前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不能伤害的和只能伤害的
卷八百二十九 ◎资产部九
富金壁:周秦汉时代的商人阶层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
【淘淘历史13】第三卷、商朝之商族先祖
最忆是河南:典籍里的商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