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傲立五代第一人:「七朝不倒」符彦卿的显赫人生

 从唐末黄巢起义算起,五代乱世前后近百年,乱世多出枭雄。枭雄们杀伐征战,各霸一方,帝王将相轮换,各色人马登场,大多数人物均是昙花一现,惊鸿一展,虽然一时留下美名或恶名,但很快尽归尘土,更不免挫骨扬灰,死无其所。

五代正史人物何止千万,这其中能够安度乱世,得享天年,又能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人物则屈指可数。符彦卿(898年-975年)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

符彦卿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经历了唐末、五代(粱唐晋汉周)、北宋七个大小王朝,出将入相,封王封侯,三个女儿更成为三任皇后,家族贵盛,显赫无比。然而符彦卿其人真正的历史地位,还在于他的兵法贡献和军事成就。

符彦卿的历史画像

符彦卿也是将门出生,其父符存审是赫赫有名的晋王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后唐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史栽他战功显赫,历经百战几无败绩,成为后唐王朝最重要的开过功臣之一。符彦卿是符存审第四子,也是能力和功绩最为出色,名声最为显赫的一个。

符彦卿出生于898年,他的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正是五代最重要的两个军阀集团——出生黄巢起义军的朱温和来自北方游牧民族、也同样以镇压起义军而壮大政治声势的沙陀军李克用——在中原地区争夺地盘和政治权力的斗争最为白热化的时期,符彦卿跟随其父早早从军,为李克用的军事集团服务。

影视剧中的李克用形象(左)

907年,朱温集团取代奄奄一息的唐王朝,建立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史称后梁,李克用的晋军集团(主要是其子李存勖,后唐庄宗)随之与后梁斗争了15年,直到建立后唐王朝来取代后梁。这15年正是符彦卿从少年到青年、行军习武、带兵练兵、奠定军人职业基础、积累军事专业经验的时期。

符彦卿13岁时就练就了骑射的本领,当然因为其父是晋军集团的中流砥柱和股肱大臣,符彦卿青年时期便得以侍奉在晋王李存勖身边,和他共出入,同时也管理带领五百人的亲从近卫军。

25岁的时候,梁晋之争终于画上句点,李存勖称帝建国,带领大军杀入后梁首都开封,后唐取代后梁,作为侍卫亲从的符彦卿继续侍奉皇帝,世人对他的评价是「谨慎、诚实」,做事缜密,为上信任,显然,这是一名侍从官最优秀的品质。

这一年对符氏家族也是一个大转折,62岁的符存审突然身染重病,作为老臣,和自己当了皇帝的养弟渐渐有些生分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请求回京面圣,却被皇帝身边的朝臣阻拦,终于郁郁而终。符存审为李克用父子的政治事业奋战了一辈子,他绝对想不到,这个事业在他离世十年后就轰然倒塌,而有幸的是,得益于他的庇荫,子孙们大部分都实现了安享天年,家族繁盛,尤其符彦卿这一支。

影视剧中的青年符存审(中)

926年,28岁的符彦卿,第一次将名字写进了史书,这一年后唐王朝陷入了内乱和政变,只会打天下不会坐天下的庄宗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作为近侍的符彦卿参与了这场保卫战,第一次体会到了政治斗争的血腥和残酷,史书上记载,变乱发生时,皇帝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四散逃命,只有符彦卿等十几个人尽忠到最后一刻,扶着皇帝的尸身恸哭而去。

庄宗之后的皇帝李嗣源,也是符存审的养兄,从符家兄弟之后的仕任经历看,李嗣源对符家侄儿也都照顾有加,这其中还有符彦卿的一份「贡献」,前述兵乱之后,李嗣源被推为继位者,他急于安抚在各方重镇拥兵的军事将领,其中在山西一带的正是符家长子,符彦卿便作为皇帝特使前去招抚了自己的兄长,李嗣源为此心中大慰,自然继续信任并重用符家兄弟。

此后,符彦卿一路征战,一路升迁,既因其家族荣誉,也因其战功彪炳,整个后唐王朝,符彦卿基本都镇守在王朝的西方和北方边境,一方面抵挡西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一方面为王朝扫平边患,保境安民。到后唐末年,38岁的符彦卿主镇河北,掌管王朝北方的骑兵部队,他大哥主镇湖北军政,二哥则是京城禁军步军部队的统帅,符家势力依然强大。

但是后唐内乱不止,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趁乱夺取了后唐的天下,建立后晋。石敬瑭对符家兄弟继续倚赖,尤其是符彦卿,以致在符彦卿二哥被构陷谋反而身死之后,石敬瑭竟然不准牵连到符彦卿,继续给他加赠职权,在京则为中央军的高级统帅,外派则为管理边境军政的封疆大吏。

符彦卿曾是石敬瑭之子石重贵幼时很亲密的伙伴,是以石重贵继位之后,立即委任符彦卿镇守河阳三城,守卫中原王朝首都的北方大门。石重贵和其父不一样,他对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契丹采取不合作政策,双方关系立即恶化,这给符彦卿带来了再一次历史留名的机会。史书记载,在后晋和契丹交恶、交战直至灭亡的五年时间里,后晋将领曾三次击败契丹军队以及投降契丹的汉人附庸,其中两次都有符彦卿的参与。最为津津乐道的一次是945年的阳城之战,正是由于符彦卿的英勇和创新战法,让后晋军以弱胜强,大败契丹军队,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对此役大败耿耿于怀,重罚了参战的契丹将领。这一战在让符彦卿在契丹朝野震撼,几年之后,契丹皇太后还在挂念「彦卿安在?」,「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p.s. 成语「束手就擒」即出自《宋史·符彦卿传》)

连环画:石敬瑭向耶律德光俯首称臣

后晋于947年终于还是为契丹所灭,一时中原无主,耶律德光在洛阳改契丹为辽国,欲以中原王朝的名义统治天下,这时候符彦卿等后晋将领陷入了短暂的彷徨,不知该为谁而战。很快,后汉王朝的建立解决了这一难题,符彦卿再次为后汉效力,其实,从后唐到后汉,从石敬瑭到建立后汉的刘知远,乃至后来的郭威,都曾是符彦卿同一代的上下级同事,虽然城头大王旗变来变去,实质上都是同一拨开辟江山和争权夺利的异姓兄弟,符彦卿是个将才,无心逐鹿问鼎,无论谁登上帝王大位,他都是顺应时势,为其服务,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而已。

后汉王朝更为短暂,4年之后即为郭威的后周王朝取代,符彦卿这时五十三岁,正值壮年,是颇为资深的三朝大臣,他继续为郭威所倚重,也首次受封为王,到后周末年,再被拜为太傅、太尉,这说明符彦卿已逐渐离开实务一线,开始享受荣誉和尊崇。如此尊崇,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他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后周世宗柴荣的两任皇后(另一女儿嫁给后来的宋太宗赵匡义,赵匡义即位后也追封为皇后),符彦卿已从大臣升级为皇家姻亲,当朝国丈。

连环画:周世宗柴荣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尊符彦卿为太师,他也完全卸甲赋闲,长居洛阳,这时符氏家族之盛,无人能及。975年,符彦卿逝世,享年77岁,赵匡胤为其辍朝三日,追谥「忠宣」。

据史书和后人所载所记,符彦卿曾著有《人事军律》三卷、《五行阵图》一卷等兵书,总结了其用兵心得和经验,可惜早已轶失不传。

通观能人辈出的五代,符彦卿不算是名列前茅的勇将,也不是经天纬地的文臣,但是不可否认,历经乱世而屹立不倒,在历史关头总能顺应时势、做出正确抉择,尽其所能修齐治平,自然也是有其过人之处,其实这样的人物,古今中外,在所多有,总归是一时豪杰,名留青史,后人对之考证、研究和再创作,是自有其人文价值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 | 五代十国,帝国的转身
五代十国,帝国的转身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为什么很少被人提及?
五代十国:叛徒、伶人、外夷,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
中国通史.第052集.五代十国
古史今说:有五个王朝,在对疆域面积的态度上很诚实!(第264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