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诸王是如何自称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先秦时期诸王是如何自称的。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了“皇帝”这个称谓,是堪比三皇五帝的意思,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创造了皇帝这个词语。而在秦统一之前,周天子称"王",商朝君主称"帝",夏君主称"后",自秦以后一直到清末,二千年来一直称为"皇帝"。

然而皇帝是对外的正式称呼,皇帝自己称自己是用什么词呢,也就是皇帝的第一人称。这个我们一般来说也很熟悉,秦始皇以后,皇帝自称为"朕",这是皇帝的专属词语,其他人不允许使用的。不过"朕"是比较正式的称呼,一般多出现在书面上,日常生活中常用"我""吾""孤""寡人"等词。

那么,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君主是用哪个词语作为第一人称的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不毂

这是周代天子所用的第一人称,根据《逸周书· 大匡》记载在酆,三年遭遇大灾荒,乃召诸大臣而告之曰"不谷不德,政事不时,国家罢病"云云,文王当时封为,为西方诸侯之长,遭遇大荒而引咎自责,自称曰"不谷"。

因此后来周室衰落,到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也曾自称不毂,《左传 僖公四年》:"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按照前面提到的《逸周书》的记载,不毂的称谓最早可能就是诸侯之长的自称,那么这样说来,齐桓公在经周天子授权为盟主之后自称不毂,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根据记载,齐桓公自称不毂可能也仅此一回。

逸周书

而当时,楚国国君也自称不毂,一方面说明楚子别有用心,另一方面也说明楚国称雄于南方,其地位也相当于诸侯之长,对于实力衰弱的周天子来说,对楚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一人,余一人,予一人

根据甲骨卜辞,商代的最高统治者,除了称王,还称作帝,王帝和下子,而他们的自称叫做"一人""余一人"或者"予一人",这种自称也一直延续到周代。

在殷代的甲骨文中,早期称最高统治者为"一人",如武丁以前的卜辞中有

武丁时期之前卜辞

到了武丁时期,卜辞中出现"于一人"的记录

武丁时期卜辞

到祖庚,祖甲时期,则称"余一人"

祖庚时期卜辞

到殷商末代帝乙,帝辛时期,依然使用"余一人"的称号

帝辛时期卜辞

在殷代,最高统治者称一人或余一人是相当普遍的,除了少数几个王,其余时期都有发现这种称呼的卜辞。而周代的铜器铭文中,也延续了殷代的说法,也有余一人或者我一人的说法。如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

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

甚至还有周灵王时期,齐灵公僭号冒称余一人的例子

因此可见商周两代,"一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是很常见的。除了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在一些古代典籍里也可以找到记载。例如《国语 周语》中记载"《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尚书 汤誓》记载"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 吕刑》说"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这是穆王称我一人的例子。《汲冢琐语》说"宣王之元配献后生子,天子曰:若而不利,余一人命弃之"这是宣王称余一人的例子。

春秋时代,周室衰微,诸侯称霸,僭号称王,更有的诸侯以天子自命,冒以一人之称。再到战国时代,已开始向封建时期转变,周天子的地位日渐低下,削弱到还不如一个小国,最终被秦国灭掉。在这个过程中,最高统治者称一人,余一人的例子也逐渐稀少。最终秦统一华夏,进入封建时代,帝王的称号也重新制定,不在使用之前的称号。

春秋战国

至于说天子为什么自称为一人,按照《白虎通 号篇》中说"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才能当一人耳。臣下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所以说,一人的称谓就是一种尊称,可以理解为天下唯此一人的意思。

至于余一人或予一人,也好理解,《尔雅 释诂》"予,余,我也",也就是说余和予都有我的意思,那么余一人也就是我一人的意思了,这种称谓也有天子一人为至尊无上,也是唯一有资格这样称呼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王、皇帝(下)
朕、孤、寡人有什么不同?三个词意思差不多,却是天差地别
我国古人是如何理解国家这个概念?如何理解侵略和统一的?
甲骨文中所见的大历史:伊尹迷案考辩
帝与王有何区别,甲骨文揭开秘密,原来两者大不相同
古代臣民对君主的称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