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递铺的出现,开创了“邮驿分离”的先河,是邮递发展的大变革

 提起“驿站”,简单地说这是我国古代专供“传递军情和公文”的工作人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并为公务人员提供给养。

驿站

“驿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我国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信息传递机构的国家之一,如果要追溯“驿站”的雏形,那么我国自有“烽火台”起,应该就算是有了初步的传递信息的意识。

烽火台

当然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驿站”形成还是要从秦汉时期才奠定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在国内设置“十里长亭”,每十里地设置一亭,甚至后来还有五里地设置一短亭,“亭”位于古代国内的交通线上,设置“亭长”为管理人员,主要就是负责这十里地内的治安警卫,以及接待邮驿、传递信息等工作,也可以称之为“邮亭”。我们熟知的汉高祖刘邦,就曾经担任过秦朝的亭长一职,这个职位应该算是当时最底层的官员了

古驿站

到了汉朝时期“改邮为置”,以“三十里为一驿”,并且专门设置驿官用以接待往来人员和登记所传递的信息记录,逐步形成了专门的体系。

不过到了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动荡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几百年间战事不断,曾经的邮、置都消失了,连“亭”这个最基本的设置也都取消了,但是具有相同功能的机构仍然存在,这与“邮驿”设置最初的本意没有区别,都是为了军事和政务而服务的,并且在此时还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驿骑(骑马送信)规定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更是颁布了《邮驿令》,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将邮驿制度进行了立法。

马拉车

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国力强大继而万邦来朝,频繁的交流和公务传递使得驿站规模发展迅速,更设有驿舍,此时的驿站不仅具备传递信息,而且还兼备迎来送往的食宿功能,相当于政府的“招待所”,不过这个“招待所”只对公不对私。而当时的唐王朝在全国共设有1600多个驿站,专门的工作人员达到了20000多人,其中驿兵的人数更是达到了17000多人,邮驿的功能也进一步拓展到水路、陆路以及水陆兼备,各驿站均配备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等,实行军事化管理。并且在一些特殊地区,驿站的功能更倾向军事化,驿长也都是军事主官来担任,驿卒战时皆可为兵,平时也要进行军事训练。

藩镇割据情况严重最终导致唐王朝灭亡,中华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候虽然仍然存在着驿站,但是却并没有将全国的交通线联系到一起,都是各自为政的局面。直到北宋王朝建立之后,才基本上将分裂的邮驿系统联系到一起,当然仅仅是局限在北宋固有领土的基础上。不过,北宋王朝在继承唐时期驿站的传统体制的同时,又将驿站的功能发扬光大且进行了改革,这场改革可以说在我国古代邮驿史上非常重要,自此我国后世王朝皆沿袭而用。

一、“邮驿分离”是宋代邮驿制度的巨大革新

自从我国有了驿站起,其接待功能和邮递功能并没有形成具体的定制,通常负责邮递的工作人员都是由士兵来担任,在特殊时期还要广抓百姓充当驿夫,但是到了宋朝,朝廷将驿站的接待和邮递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化,专门负责接待执行公务人员的场所称为“驿馆 ”,而负责邮递功能的地方称为“递铺”。

“邮驿分离”后,邮递功能更加强大,到了此时已经完全由专门的军事人员负责邮递的工作,来充当驿卒,这样做更显出专业性,不过这也是跟当时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两宋时期战事频繁,同时鼎立在华夏大地的政权有宋、辽、西夏、金等,跟军事相关的公文和战报非常多,所以就需要大量的递铺和专门的驿卒来完成这个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公文顺利的送达以及递铺能够正常地运转,宋朝廷又制定了相对完整和严格的制度来确保万无一失。

二、“递铺”在全国大量兴建,它的最高管理机构为“枢密院”,后改为“兵部”

北宋时期“递铺”的规模可以达到5000多所,而相对国土面积缩小的南宋王朝也达到了3000多所,可以说“递铺”的规模非常大,几乎处处可见。

在最初设置“递铺”的时候,它的最高管理机构是“枢密院”“枢密院”在宋朝时期是王朝的中央机构,掌全国的军要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由国家最高机构来对其进行管理体现出“递铺”的重要性,“枢密院”下辖专门的“教阅房”来对“递铺”进行管理包括任免递铺的大小官员,制定邮驿制度,颁发邮驿牌令以及对所有邮驿站点进行规划设计和统一布局。

枢密院

当到了宋神宗时期,由于历史的发展,北宋王朝此时行政机构臃肿,甚至影响到了办事的效率,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和提高办事效率,宋真宗在元丰年间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职官改革,史称“元丰改制”。

在这次改革中,“递铺”的管辖权变为了尚书省兵部,而兵部下辖的“驾部”代替了原来“枢密院”的“教阅房”,成为了“递铺”在中央机关新的领导机构。

划归兵部之后其对“递铺”的管理更加细化了,除了原有职能外,还增加了对铺兵(驿卒)的补给,以及制定了传递公文等级的划分归属和制度。

两宋以“路”为省级建制的地域划分

而在地方上更是以“路”为最高单位对“递铺”进行逐级管理“路”的意思是在宋朝的地域行政级别,相当于后世王朝的“省”级,在此级别的辖区专门设置“提举马递铺官”对该“路”的所有“递铺”进行总的管理,而担任这一职务的官员是该“路”专门负责财政的“转运使”来兼职;同时在“路”以下单位的州府一级,还专门设立“巡辖使臣”对所在州、府下辖的“递铺”进行管理;同样除了专门管理“递铺”的“巡辖使臣”外,每州、府又单独增设“通判”一职,对州府内的“递铺”进行监督和审查,并按照月的时间,根据监察情况向“转运使”工作汇报。

但是真正对基层“递铺”进行具体工作安排的是在州府之下的行政机构“县”,规定是县令进行全面工作,其实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基本上都是县衙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项任务,比如县丞、主簿等吏员去做。县里会将对“递铺”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具体监督,并将实际情况汇报给县令,再由县令汇报给上级官员。

“通判”和“巡辖使臣”可以说是同时对基层“递铺”进行管理的,而“通判”实际上对于“递铺”没有实际管辖权,但是他有着监督和检查“递铺”以及“巡辖使臣”的职责。而“转运使”就是通过“通判”的信息来确定“巡辖使臣”的工作和“递铺”的运转情况,来做以总结向中央机构汇报。

由此可见,对于大宋王朝而言,“递铺”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递铺”的种类和级别到底分为多少?

为什么说宋朝“递铺”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邮递发展的重大改革,这是因为宋朝“递铺”的种类和级别很多,非常地细化,可以说涉及到方方面面。

首先是铺兵的选拔和管理,在宋代所有“递铺”中,负责传递工作的都是铺兵,不再需要百姓来辅助,按照军队的编制实行管理,每铺的铺长名“曹司”,每铺下辖“铺兵”10人-12人,同时还设置“节级”一职,功能同曹司,但是20人以上的铺才设置此官职,如果不满20人,就在相邻的两个“递铺”间任命一人为“节级”,同样“曹司”是固定的。

铺兵的来源很简单,就跟征兵一样,选拔年轻力壮腿脚好的,而曹司和节级的任命通常是由真正的作战部队上下来的老兵或者由优秀的铺兵担任。

其次是“递铺”的种类分为很多种,不再是像之前的朝代一样什么都管送,在宋朝,这些运送的东西分的很细,继而导致“递铺”种类的不同。

简单的说,“递铺”按照运送速度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步递”、“马递”和“急脚递”,显而易见步递最慢,其次为马递,最快的是急脚递。

快马加鞭的“急脚递”

步递的速度大概是日行二百里,步行运送的基本上是日常的行政公文和官信马递主要是通过骑马来运送,速度大概是日行三百里,运送的主要官员升降的任命,刑狱以及军机边防等紧急文书;而急脚递则是以疾驰骏马的方式运送,速度可达日行四百至五百里,当然如果要用急脚递的时候,必然是有重大军情或者重大事宜,因为急脚递太劳人又伤马。

如果按照运送物品来区分,“递铺”也分为了很多种,比如“香药铺”、“车子铺”等等,但是这种递铺并非是大量存在,而是存在于相关物品产区地域。

同样,在递铺的运送的方式中还包含水运,而且在平时除了运送公文之外,递铺还负责运输一些军粮、税银、绫罗绸缎等等很多种东西......

总结:

“递铺”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邮政事业一项重大的改革,它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紧密联系,使上级的政令能够迅速的传达到地方,同时又使得地方能够迅速的向中央汇报,加强了中央集权。

同时,递铺的出现,对于宋王朝对外的军事活动有了较大的保障作用,它能够迅速地将情报准确地相互传递,在战时能够让宋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

并且,由于递铺运送物资种类的添加,更是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利于各级信息的传递和交融。

所以说,递铺的出现无论是对宋王朝还是后世的朝代,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且是积极方面的,可以说递铺制度对于封建社会而言无疑是非常先进的一项制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代驿站的作用
元朝急递铺
从前慢。车 马 邮件都慢
清朝“火票”是何物?
唐代的“传”与“递”
姑苏古驿站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