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以后的朝代不像欧洲一样封邦建国,为什么还说是封建王朝呢?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封建王朝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绵延2000多年。而不同于西方的是西方的封建王朝属于封邦建国,而我们早在周以后就逐渐走向了中央集权体制,地方逐渐不再设立邦国,但是史学界仍然把后一系列的朝代算作封建王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封建的概念:“封建”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这里“封建”的意思指的是封邦建国,它是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其立足之本是严格的等级体系与人身依附关系。

这种体系中最高的封建主为国王,往下依次按爵位递减,最底层的属于平民和奴隶。平民比奴隶自由但仍是被统治阶级受上层建筑的剥削,并需要向自己的直系主人服役,同时自己的主人也要给比他更高一等级的封建主提供兵役、税收等,以此类推。

在不同的国家,封建制度略有不同,比如在欧洲中世纪,小领主只向自己的直系封建主负责,不得跨级。但有的地方则需要给不同级别的领主分别承担不同的义务。有时还要向教廷纳什一税。

按照上述内容,封建制形成了几大特点:保守型、稳定性、封闭性,独立性。

无论先秦还是秦朝以后,封建制度都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而农耕经济的特点正好符合了上述三大特性。因为农民靠天吃饭,一辈子只需要耕种自己的土地就可以养活自己,自给自足这就极大的限制住了人口的流动,使人口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老死不相往来,互不知晓外界的情况,于是也增加了封闭性。而在一个稳定有封闭的社会里,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自然会变得保守封闭。

于是农民和地主之间产生了人身依附关系,农民需要依附于地主才能取得土地获得食物,地主通过寄生在农民至上而获得自己的经济收入,同时地主又要向更高的国家机器纳税、承担封建义务。再加上古代统治者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对从事各类的百姓编户造籍,限制出入。这样农民和地主都离不开自己的本业,被牢牢地限制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于是封建制度就形成了。

在等级制度上我国从商代开始就形成了班爵制度,往后则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系统,到了明清高度集权的时期,则是达到了顶峰、男性、女性、贵族、侍卫、黔首等等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等级。

现在我们可以回头看到我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方的封建制度虽然在形式上有区别,但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有着森严的等级体系和人身依附关系并把每个人牢牢的束缚在了土地上。所以我们一直到清朝都是封建的。

所以网上经常有人说“我国的封建制度实际上从周朝就结束了,后面所谓的封建制度只是某些人骗我们的。”这显然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我国的封建经济形态起源于战国时期,其标志是各国的一系列土地改革。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著名。土地私有化提高了农民的劳动力,但也加大了封建的特性。

作者:孤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建社会怎么定义?是谁提出的?为什么叫封建社会?社会特征是什么?
藩镇割据真的是唐朝分裂灭亡的原因吗?
关于波兰封建制度的讨论第二则:对第一则的注解与评论
“封建”一词的误读史|(古儒12) | 牧猪人的 Zine 专栏
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人类经济万年史】121世界各国15-17世纪封建经济基本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