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博物馆里为什么会珍藏着一块土?专家: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精湛,因此当我们参观博物馆时通常见到的都是一些精美的文物,无论是先秦的青铜器,漆器还是后来的瓷器,都向后世展示着高超的工艺。但有一些文物能够现身于博物馆却让人觉得十分诧异。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博物馆里为什么会珍藏着一块土?专家: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事情还得从这件土块的“出生”说起。据北京市的考古档案记载,早在1918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和我国的考古专家一道,就开始在北京房山区郊外的龙骨山考察,并且还发现了多处史前遗迹。紧接着,专家们又经过了数年发掘,先后出土了3颗人类的牙齿化石,通过科学鉴定其年代距今约70万年,并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

面对如此早的人类的遗迹出现,人们表示非常感兴趣,想要探索他们的生活。很多人想要了解北京人在那时是否会用火,而这点也被许多外国专家质疑,认为北京人不可能会用火。

而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深入,北京猿人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被证实在遗址清理工作中,除了火塘、烧骨、烧石等等用火遗物,我国考古学家在猿人洞第4层中找到了深达6米的“灰烬层”红土。简单地说,红土就是被火灼烧过的土,即在地上生火后留下的痕迹。

因此,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北京人”,是会使用火的,并且还会管理火。而国博中那块让很多人都“看不起”的土块,就是专家们从遗址中取回来的灰烬样本。由此可见,文物的共同特征,不一定是都有精美的外观,高超的工艺,或者极大的价值,而在于文物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历史信息,然后这种信息又让我们对过去的历史。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千年文物被用来喂鸡,考古专家被气吐血,交涉之后带回国家博物馆
并非“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44年前,他一铁锹在宜春挖出一个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国!44年后···
有五件国宝都曾进过废品站,不是遇到了行家,它们都将不复存在!
让你一次看个够,盘点一下那些无意中被发现的国宝级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