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桓温北伐战略一反常态:没骑兵却推崇快攻,原来蕴藏基本战争原理

有一句江湖野语,叫做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这句话用到古代战争中,也有一定道理。

战争决胜有两种模式,一种靠实力碾压,就是说你国力强、兵力多、又能持久作战,以这种模式打持久战,基本都是谁力量强谁肯定会赢。

另一种是靠重点突破。双方军力不分高下,靠具体战役的胜利,就能带动全局。

古代战争除了灭国之战,大多数都用第二种模式。即重兵投入一两场主要战斗,通过重点突破,引发全局致胜。

概括地说,第二种模式其实就是重兵决胜。

所以许多高明的军事家,都会把有限兵力集中到一个点上,通过快速集中猛烈的打击,来求得快速胜利。其中的关键就是时间。运用的好,少量兵力能够发挥极大作用。

这也是古代以骑兵为主的军队,通常能打胜步兵型军队的原理。

用骑兵打快攻取胜,这个好理解。但敢用步兵玩快攻战术,这就需要一定胆略了。东晋时代的桓温四次外战,就从正反两面验证了,步兵实际上也可以打快攻,而且只有快攻才有出路。

一、东晋兵种和五胡的对比

桓温是东晋的大士族、大军阀。他掌控着东晋军队的绝大部分,曾经发动过四次外战,其中一次是西征成汉,三次是北伐五胡。

东晋处于南方,兵种基本以水军和步兵为主,骑兵数量很少,只是辅助兵种。

这样的兵种构成很吃亏。特别是打远距离的外战,速度上很不占优势。

看看五胡国家,由于拥有大量战马,组建了大量骑兵部队,可以动辄奔袭数千里。当年后赵石勒开国战争中,从幽州打到长江,从关中打到山东,忽南忽北,忽西忽东,敌军基本抓不住他的主力。

而石勒却能集中有限的优势兵力,打击敌方的要害点位,幽州、并州这两个大州,基本都是这样被他拿下。

所以五胡国家的扩张都有一个特点,兵力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军事征服的速度也特别快。

东晋虽然也能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快速作战,但基本都是在南方,必须依靠河流,靠水军运输才能实现。一旦到了中原,就根本打不出什么速决战。

像有名的祖逖北伐,祖逖初期在淮河以南进兵很快,但到了黄河流域,因为水道变少,步兵前进速度非常慢,在黄河南岸基本上停了下来,一直与后赵对峙了四五年也没有前进一步。

很多人看东晋的北伐史,都会囿于成见,认为东晋军队只能缓进慢推,采用相持性的作战取胜。许多战争事实似乎也一再证明步兵不适宜速决战。然而,大多数人忽略的一个战争基本原则是,任何战争都要靠军粮补给支撑,任何战争行动也都是人在执行,因此战争的基本规律是能速决就速决,无论物资条件还是人本身的体力条件,都不希望打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古代比较优秀的战略家们,其实都尽可能地创造以快打快的条件,以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优势转化为胜利的果实。这方面,东晋世族、权臣桓温就作出过非常有益的探索。

二、奇袭成汉:步兵数千里奔袭的神话

桓温当上荆州刺史后,于346年发动了进攻成汉之战。

成汉是氐族人建立的政权,疆域比当年三国蜀汉略小,其东部巴郡(今重庆)一带在庾亮当政时代被东晋攻占。这给桓温伐蜀制造了一定优势,晋军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峡口,然后直入蜀郡。然而这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改变。

从表面看,伐蜀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荆州江陵出发,到蜀郡成都,不论水陆,距离都在二千里以上。晋军集结、出发、沿路攻城略地,肯定瞒不住成汉。

如果成汉军逐次抵抗,桓温的主力能不能打到成都城下,都是个问题。毕竟桓温兵力仅有一两万人能调出去,荆州大本营还有留下兵力防备后赵进攻。

当年汉光武帝灭蜀、钟会邓艾平蜀,都拥有数倍的兵力优势,所以才能以疯狂推城模式,一步一步龟速前进至成都。桓温可没这个本钱,照搬前朝成功经验,大概率会被遥远的距离拖死。

几经筹思,桓温决定采取一种极为冒险的策略:快攻。

他将主力分为两部分,一部由麾下将令袁乔率领,兵力仅二千人,轻兵疾进,主要功能是为后续大军探路。

桓温自率主力大约二万人,溯长江西上,一路遇城不攻,遇敌不打,目的只有一个,深入成汉重地,直取成都城。

这种打法,玩得好确实可收雷霆一击之效,但玩不好,就是典型的千里送人头。

过程怎么样呢?

346年十一月桓温出兵,347年二月,诸部晋军居然顺利到达青衣(今四川乐山)。一路上桓温未与成汉交一仗,成汉各地守军兵力寡弱,事先也没有在边境诸镇布置兵力,晋军杀进来,不来打城已是他们的万幸,哪敢出城主动招惹如狼似虎的晋军。

在青衣稍事休息,桓温如愿进抵成都外围的彭模(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成汉国主李势这才如梦初醒,明白了晋军的战力目的。李势急调诸军出成都攻彭山。

成汉军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就近在成都城外结阵抵挡桓温,一种是以重兵攻击彭山,不使桓温靠近成都。李势是个无能之辈,无法协调两种意见的冲突,于是将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在成都城南,一部出城打彭山。

关键时刻,桓温再度贯彻速决战的既定方针,不与成汉军纠缠,只留少量兵力在彭山吸引敌军,而以主力精锐直取成都城。

这种不要后路的拼命打法,令成汉军颇不适应。还在等着彭山战报的李势突见晋军杀到成都城下,心里那份震惊和妈卖批就不用多说了,这帮东吴崽子是属狼的吗!

慌乱之下李势亲自率军出城逆击,结果被士气旺盛的晋军打的溃不成军。李势奔还城中,晋军追屁股猛打,一举端掉成都城,又在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将逃跑的李势生擒,成汉国亡。

灭蜀之战是桓温外战得意之笔,两万步军数千里奇袭敌国,居然以快攻取胜,可以说这不仅是晋军战斗力之胜,更主要是桓温反其道而行之、把步兵玩成骑兵的谋略之胜。

三、北伐前秦:创造条件打快攻

354年,桓温发动北伐,进攻位于关中的前秦。

那么这次战争的战略战术该怎么安排呢?打成汉用步兵突击,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成汉军队也是步兵为主,双方并没有速度上的差距。但是打前秦还这样吗?氐族军队骑兵占很大比重,速度之快,非东晋步兵可比。

按照常规思路,晋军主动进攻,必须依靠城池做文章,即围绕一个或几个重要城池展开围点打援,迫使前秦的骑兵进入固定地域战斗,这样才能消解其速度优势。

可是前秦并没有这样的大城供晋军围攻。前秦的势力范围几乎全在关中,如果包围关东的小城,不仅达不到吸引秦军的目的,还会因为逐次进攻消解晋军战斗力。

以往的历次晋军北伐,基本上都在这种模式中完蛋,晋军主力对沿途城市非常感兴趣,还没遇到敌军主力,先在攻城战上玩得不亦乐乎,等到敌军主力真正到来,就无力再战了,庾亮北伐、禇裒北伐、殷浩北伐莫不如是。桓温自然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他的重点,仍然是与前秦军队主力进行速决战。

当然,不可能不考虑前秦骑兵的速度优势,为了把秦军绊在关中,桓温在战略上采用了分路出击的办法。

桓温率主力由荆州北上,攻关中的门户武关;梁州刺史司马勋从汉中出发,经子午谷直指关中腹地;联结前凉政权大将王擢,从陇右进攻关中的西大门陈仓。三路大军各取一边,前秦军队不敢分路迎战,只能集中于长安附近,哪急先救哪。这样就正中桓温下怀。晋军主力全在武关一路,我来攻,你来迎,一战定输赢。

秦主符健丢下陈仓与子午谷方向不管,调集五万兵马,由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等集体出马,对抗桓温。

双方主力在蓝田大战。桓温善于治军,荆州兵马甚是精锐,与秦军激战并不落下风。一番激战后秦军败退,桓温率军屯于灞上,秦军退至城下死守,秦天王苻健只留六千老弱固守长安小城,又拼凑出三万人马交给太子苻苌,与晋军对峙。但秦军状况仍然不利,苻雄率军与晋军桓冲所部在白鹿原激战,桓冲大破苻雄,前秦形势岌岌可危。

后来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桓温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渡灞水再进,北伐功亏一篑,前秦也转危为安。但从军事上讲,桓温分进合击、中路突破的战略战术全部取得预期效果,如果再连续打几场重兵决战,前秦军崩溃是迟早的事。

四、北伐姚襄:猛攻解决一切问题

356年,桓温上书请东晋还都洛阳,并整军北上,进击洛阳一带,为还都作准备。

桓温一面荆州兵从江陵北出,一面请朝廷派豫州刺史谢尚率所部兵马出谯梁水道,进入黄河,以作北伐主力的侧翼。

自殷浩北伐失败后,河南洛阳被冉魏旧将周成占据,而许昌一带则被姚襄占据。姚襄此时正率军围攻洛阳,企图取之为自己的根据地。

姚襄是羌族首领,作战素来以鬼魅飘忽著称。殷浩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姚襄中途叛变,几次伏击,把晋军打的大败亏输。

此次桓温兵指洛阳,与姚襄直接为敌,也面临战术选择的问题。桓温善于以快打快,但姚襄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过于冒进,可能会中了姚襄的埋伏。如果缓进的话,一旦姚襄赶在前面打下洛阳,面对坚城,桓温就更难取胜。

权衡之下,桓温决定延续一贯的神速风格。他不理会姚襄有没有什么准备,一路不打城不筑垒,闷头狂奔。晋军沿途没有什么耽误,一直顺利地进至洛阳外围的伊河河畔。姚襄闻讯大惧,将进攻洛阳的兵力撤出,隐伏于伊河北岸的密林中。

为了迷惑桓温,姚襄遣使告之桓温,愿意重归晋朝,只需桓温让三军稍退,他便亲自来降。桓温久经战阵,哪里会上姚襄这种当,直接亮明态度开战。姚襄拒水而战,桓温亲自披甲督战,晋军渡过伊河奋勇攻击,斩杀姚襄士兵多达数千人。姚襄无法抵敌,也顾不上带上自己的部民,率七千余骑连夜越过北邙山北逃至平阳。

洛阳城中的周成见状不敢抵抗,旋即投降了桓温。

伊水之战说明了一个道理。战争胜负,最终靠的是实力。在绝对的速度、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计谋、埋伏、诡道,都不能影响战斗的结果。

五、枋头大败:步兵缓进的教训

公元369年,年近六十的桓温再次发动了北伐战争,这次的对象又换了:前燕。

当时北方有两大强国,一是前秦一是前燕。前秦此时已步入苻坚时代,主明臣贤,国力大涨,并无可乘之机。前燕则朝纲混乱,贤臣远遁,桓温计划先拿下前燕,积累起足够资本,为谋朝篡位作好准备。

在这样的战争指导下,桓温一反前几次外战的精明与果敢,居然改换了战略战术。这一因素,成了燕晋双方对决的胜负手。

按桓温之前的套路,北伐前燕自然也要打主力对决,兵力应当快速北推,直接杀到邺城歼灭燕军主力。

但桓温鬼使神差地采取了缓进持重的策略。早前五年多,桓温便遣豫州刺史袁真疏通谯、梁之间的水道,企图打能自淮泗入黄河石门渡的水道。这给了前燕足够多的预警时间。

369年二月,桓温率主力五万余人北上攻燕,没有像往常那样越城不攻,而是在黄河沿岸打转转,先后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黄墟(今河南兰考)、林渚(今河南新郑),大军进至枋头,距离邺城仅二百余里。

晋军打下的这些地盘,对前燕来说都不是什么要害之地,邺城在黄河北岸,背后有广阔的河北腹地作支撑。桓温虽然上账面上成绩不错,但部队的战斗力却在逐城进攻中消耗过多。

这么个打法,揣其情理有二:

其一,前些年北伐前秦因为推进过快,沿途没有打下多少实土,未免有损于北伐成绩。所以这次进攻,对攻占实地兴趣更大。

其二,黄河沿岸诸城具有保卫后路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拿下以巩固补给线。

虽然情理上都说得通,但晋军付出了消耗实力的代价。前燕帝国乱象已呈,对付这样的国家,更应当贯彻速战速决的斩首战略,而不应逐次推进,这正好给了前燕以空间换时间的机会。

后来前燕慕容垂复出,在枋头截击桓温,双方大战两场,晋军连败。主力对决晋军失败,这在以往历次外战中是相当罕见的。之后桓温全军南撤,在襄邑被前燕慕容垂、慕容德前后夹击,大败亏输,五万大军损折近半。

北伐前燕,晋军战斗力并没有下降,之所以遭此大败,推其原溯其本,就在于桓温错打了算盘,以本就不多的兵力,打了一场全面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公山上 草木皆兵
古代八阵图战无不胜之谜丨书房记?
淝水之战给前秦政权带来了哪些影响?
晋朝那些事儿--晋燕争雄(一)
后燕皇帝“战神”慕容垂之岁月漫埒
解析两晋战争:桓温两次北伐之战,名为北伐,实为掌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