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碗米饭也足以扭转乾坤,看大米在近代日本引发的几场风波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发展的重要课题,浩瀚历史星空中的灿烂文明都以人民的饱足作为发展的象征。在整个东亚地区,大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公元前开始,亚洲地区的人民就开始种植水稻,食用大米,可以说大米哺育了整个亚洲文明。进入近代之后,人类社会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上升。粮食在国家政治领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碗白饭成为了维护国家安稳的定海神针。在近代的日本,大米的地位更加凸显。自十九世纪初期开始,粮食直接引发的风波对于日本政局的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从明治维新到米骚动,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日本投降,大米都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出现,推动了历史的前行。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大米一直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大米与日本近代历史

日本是一个传统的海洋型国家,种植水稻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小麦、大麦、荞麦都不是日本餐桌上的主角,大米长期统治着日本人的主食界。1830年,日本发生了大型地震,之后又是连续三年的洪水。这致使农业大量减产,米价暴增,大饥荒已经迫在眉睫。日本当时处于幕府的统治之下,地方上的大名各自为战,各藩的军事和财政力量参差不齐。救灾必须要基于宏观的统筹和统一的步调,但是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显然是做不到的。而各地的奸商囤积居奇,不惜以高价私自收购大量粮食进行囤积,这更加深了基层民众的苦难。有鉴于此,日本志士大盐平八郎首倡义举,反抗当地官商勾结。在发布的檄文中大盐平八郎声称:

“民怨冲天,年年乃有地震、火灾、山崩、水决等等;五谷不登,饥饿相成。是皆天之所以深诫于吾人者也。然而在上者仍多不察,小人奸邪之徒续掌政事,日惟以榨取金米为谋,恼恨天下。我等草野寒士,虽有鉴于庶民之疾苦,悲愤抑郁;然自顾无汤、武之势,孔、孟之德,乃唯有徒然蛰居而已。然而近者,米价一再高涨;大阪府尹暨诸官吏,罔顾刀物一体之仁,恣意行事,推将米粮运往江户,而于天皇所在之京都则不与焉。甚而于购米五升或一斗之民,亦以动用贡米而妄加逮捕。”

当时的日本地区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一些愤怒的贫民更是冲进了米铺,抢夺大米。大盐平八郎的起义更是直接推动了各地反抗幕府统治的运动,并直接促进了三十年后的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大盐平八郎也被誉为日本“民权的开宗”。

大盐平八郎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进入了现代国家体系之中。粮食安全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基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权威。一战之中,日本凭借着地理优势,仅仅派出了少部分作战部队就可以分享胜利果实,同时也可以大发战争财。日本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得以飞速发展,就是依靠着战时的生产贸易链条。但是,发展中也暗藏杀机,由于战争结束后日本的生产转型存在时间差,这就导致大量工厂的倒闭。1918年日本寺内正毅政府决定派兵前往西伯利亚作战,这是日本自日俄战争之后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方对于大米的需求暴增,而日本国内的奸商则看中了这一时机,大肆囤积大米,直接拉高了国内粮价。据中原茂敏的《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 1918年8月,富山县滑川町渔村主妇发起的米骚动,很快扩大到全国500个市、镇、村。1日升大米(1.5公斤)原价12日分,突然上涨4倍,达50日分。

寺内正毅内阁恰巧在这时(1918年8月3日)决定与英、美一道出兵西伯利亚。奸商看到大米的军事需要,就抢购囤积,因此一般农产品价格暴跌,市面萧条,唯独米价扶摇直上。主妇要求廉价出售大米,闹起事来了,这就是米骚动。政府为镇压这次骚动,在最严重的地方动用了军队,并颁布了戒严令。”

如此一来,日本国内的危机就被大米彻底点燃,这一次的米骚动很快就扩展到了全国。为了平息这次的风波,寺内正毅政府辞职,日本首相原敬上台组阁。这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第一次因为国内粮食危机导致的政府垮台。

寺内正毅像

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这种政策的着眼点也在于日本垂涎英美等国在东南亚的粮食资源与战略地盘。众所周知,东南亚地区是著名的稻米产地,长期是英国、美国、法国的重要势力范围。日本在开战前的战略规划之中曾经提及:

“关于大米问题。如果因南方作战,指望从泰国、法属东南亚得到的大米数量减少时,可以考虑用大豆、杂粮、甘薯等作代食品,并估计需要对昭和17年粮食年度计划(从昭和16年10月到昭和17年9月)多少作些调整。即如果指望从泰国、法属东南亚获得的粮食量减少50%,则粮食年度计划将变成93%,如果减少到75%,则粮食年度计划将变成91%。但是,如果利用作战告一段落后可用的船只来增加从泰国、法属东南亚的进口,估计下降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粮米计划供应的大概方案:除从台湾运进约310万石,从朝鲜运进约628万石以及在国内生产5913万石以外,计划从泰国进口约300万石,从法属东南亚进口约700万石。)。”

在日本入侵东南亚的计划成功以后,东南亚地区地区的部分资源(大米、橡胶、锡)成功进入了日本的战争机器之后。但是,美军对于往来船只的攻击使得日本完全并吞东南亚的计划落空,在事先估计的物资中有大约70%全部损失在了大海之中。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战进程才会逐渐吃力。以至于在后期的岛屿争夺战之中,日本陆军已经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和盟军血战。国内粮食的供给也日益艰难,最终日本的粮食成为了压垮日本军队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时任外相重光葵在著作中提到:“(日本投降后)国民们一方面仍在搜索当日的粮食,另一方面却在盼望丈夫或儿子从战场归来。”可见日本的粮食供应已经彻底崩溃,战争的残酷显露无疑。

重光葵签订投降条约

为何大米能够在日本引发如此众多的风波?

首先,大米是整个东亚地区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在整个亚洲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无论是地大物博的中国还是国土狭窄的日本,大米都是传统中最重要的食物。中国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大规模的粮食危机,经常导致饥民无数,流离失所,小股为贼,大股成寇。国家一旦处置失当也会造成大规模的危机,甚至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日本是一个小国家,它的粮食产出不可与中国等量齐观,但是在近代它却想与美、中、俄、英一决雌雄,争夺霸权。这无异于是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做豪赌。即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悍然占据了朝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但就这些地方的产能也无法保证庞大的战争开支。日本占据东三省之后,实行了粮谷出荷政策,据资料记载:

“到1945年,农民要交的‘出荷粮’竟占总产量的51%,这意味着农民一年收获的粮食在交完‘出荷粮’后所剩无几。许多农民连口粮、种子都没有了。而在实行配给制的城市里,中国人每月只分给十几斤的豆饼或高粱米。”

这样的经济政策目的就是把东北完全压榨干净,为日本的战争服务。但即使如此,日本也在战争后期的瓜岛战役中时刻面临粮荒的境地。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第一线阵地的守军中不能步行的伤病员担任防守阵地的任务;拄着拐棍能够步行的担任搬运后方粮秣及炊事工作;比较健康的或充挺进侦察深入敌后进行骚扰破坏,或夜袭敌人防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本以疯狂的武士道精神组建起来的斗志在饥饿中不断被消磨殆尽,最终化为乌有。

残酷的瓜岛战役

其次,大米是日本能够为人带来能量的最重要食物,日本却长期无法把大米纳入到统购之中。在日本的饮食结构之中,小麦和荞麦的份额很小。即使是在灾荒之年日本人也是以小豆饭,大豆饭,萝卜饭为主,这应该是与日本当地的作物种类有关。在日本占据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之后,也没有看到朝鲜的荞麦和东北的高粱走入日本的军营和餐桌。这说明日本的饮食习惯就是以大米作为主食的,而日本却长期无法将粮食纳入统购之中,这是引发1918年米骚动的最直接原因。国家无力控制民间的大米流通,相当于无法将国家粮食安全置于掌握之中,自然就会有奸商抓住漏洞,哄抬市价。骚乱之后的原敬政府是政党体制,他引入的现代经济体制很快就控制了国内的经济局面。足见米饭虽小,但是在关键时刻也足以颠倒乾坤。

第三,大米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安定与发展的象征。中国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日本长期以来就有困守海岛的不安全感,这是已经进入到日本民族性之中的深刻痕迹。而且在日本的历史上,大米也是发展的象征。日本明治初期,长冈藩在戊辰战争中落败,经济崩溃。这时三根山藩送来了一百袋大米作为慰问,而长冈藩参事小林虎三郎却将这一百袋米变卖。卖得的钱作为了国汉学校的启动资金,用于培养未来发展的人才。结果长冈地区也真的在数十年后崛起,珍珠港事件的主谋山本五十六就是长冈地区出身。所以,大米的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而一旦日本的大米进出口受到影响,那么举国上下的不安定感就会陡增。据《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

“当时日本绝对不可缺少的法属东南亚和泰国的大米、橡胶、锡等也逐渐难以弄到了。当时日本的粮食已经大感不足,约有900万石必须依靠从法属东南亚和泰国进口。可是,法属东南亚在5月6日,即日本法属东南亚经济协定签订还不到1个月,就提出把6月份对日出口合同量的10万吨减半到5万吨。我方刚一同意,又提出7、8月份合同量再减少一半。日本认为,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可能是由于美英和法国戴高乐派以及当地华侨的策动”。

在这样的不安情绪下,日本政府最后决定一战而定胜负,从而也将整个太平洋地区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日本一直垂涎东南亚的大米资源

粮食对于日本未来的影响

随着美国战略核打击日本本土,日本天皇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但是,日本已经是残垣断壁,民众的生计基本上无法保证。所以战后日本将政策转向美国,并且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主张通过国家财政为日本农业注入活力,包括为农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购置农用机械等。进入到90年代,日本出台了《新粮食法》和《大米流通法》,进一步完善粮食法律。可见日本已经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将粮食视为重要的资源。虽然日本的粮食自给率还比较低,但是政府统购已经成为了现实。正如我国王玉峰先生的研究表明:

“日本粮食自给率较低,大米42%,玉米9%,发达国家中最低,所以日本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粮食流通,特别是大米流通。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大米流通管理体制经历了由自由买卖到政府直接统制再到政府间接统制的演变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日本才保证了国内的粮食运行,没有再度出现大米引发的风波。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综上所述,大米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粮食资源。长期以来,日本无法很好地掌控国内的粮食流通。在1830年因为大米造成了人民起义,在1918年发生了米骚动,寺内政府下台。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穷兵黩武,不断地将国内和占领区的粮食资源运至前线。但是仍无法满足庞大的战争开支,国家内部的经济面临重大的压力。最后,前线军粮难保,国内哀鸿遍野。战争结束时,人民只能在废墟中寻找当日的粮食,为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达80年的军种争斗,致使日本在二战期间,成为战略上的傻瓜
国家知识系列——日本帝国罪恶时代
​麦克阿瑟统治日本多年,将天皇拉下神坛,为何临走时百万人送行?
作为一个岛国,到底是什么支撑了日本打完“一战”和“二战”?
麦克阿瑟统治日本7年,明明是占领者,离开却让日本百万人送行?
袁老千古,国士无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