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卫所军士逃亡者甚众”——明朝军户给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一封信

太祖皇帝尊鉴:

小人冒昧来信,万望皇帝老爷恕罪。小人本为辽东广宁左屯卫所下的一个军户,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屯田几无收成,“军士妻子,衣食不给,皆剜蕨根度日”。再加上上头对我们多方刁难,百般盘剥,军士们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才出此下策,让我代表大伙给您写信,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们免于劳役、赋税之苦,求得一片安身之地。

众所周知,我朝户籍管理承接元朝旧制,将全国人口分类编成军、民、匠、灶等不同户籍,不同职业的人占据不同的户籍,按照户籍划分不同的差役。按照太祖皇帝的规定,十年为期限核查户籍人口,重新造户籍黄册。这一点我们小老百姓都能理解,为了能让天下万民人尽其才,以业占籍并无不当。但是在军籍中,军户身份代代相传,非特恩不能豁免,小人们受到束缚太多,地位低下,真是欲哭无泪啊。

想当年,太祖皇帝高举抗元的大旗,我的先祖在攻占集庆之前投入您的麾下,追随徐达大将军左右,当时的从征军可是被您视为亲军,不论是战死疆场还是因病逝世,“月米皆全给”,有着特殊的照顾。我祖上也莫不以跟随太祖爷南征北战,驱除鞑虏,定万世功业为荣。

后来随着地盘的扩大,兵力开始变得捉襟见肘,我朝开始将兵源扩展到普通百姓,“垛集令行,民出一丁为军”,大批的民众被编入军籍。随着统一战争的发展,投降过来的元朝兵丁以及张士诚等人割据势力的军兵也成为了军户,立国之后太祖皇帝屡兴大狱,很多良民也以罪谪充军,构成了大大小小的卫所军户。

辽东地区是捍卫京师的屏障,朝廷在这里设置军事重镇并称为“九边之首”,对此地相当重视。祖上随大军征战于此,天下大定后便在此地开枝散叶,但是其实朝廷并没有授予这些老兵土地。当然,明初荒地甚多,有的军户开垦土地屯田,也成为了惯例保存下来。辽东“孤悬”于大明疆土之外,粮食转运多有不便,并且没有民户可以提供税粮,军饷主要依靠军屯。但是辽东地区却是屯军少,练军多,这就导致我们辽东军户负担重、待遇微薄。

大明立国之初,规定屯军的负担是种地五十亩,岁纳正粮十二石,余粮十二石。但是在辽东苦寒之地,每年粮食收成只有一次,却需要纳粮十五石,这种租额一直未更改,军户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辽东军户待遇十分微薄,每日辛苦劳作,月末只能领取粮一石,盐二斤。有的时候一石粮也不能全给,月粮仅仅只发六斗,另外四斗用不断贬值的大明宝钞代替。太祖皇帝,天地良心,您也当过农民,饿过肚子,辽东军士加上妻子以及余丁,一家不下十余口,每月六斗米够得上一家人糊口吗?这还不算,每逢战事出征,衣装自备,战马毙亡还得买马补数,为国守边功劳自不待言,可是这也太不把军户当人看了吧。

要说负担重,待遇薄,我们这些老家伙受点苦也就罢了,那些孩子做错了啥,军户子弟出任官吏,脱离军籍还有严格限制。宣德年间,朝廷百万军户之中,仅有三人除去军籍,走上科举仕途。想要开豁军籍,不仅要有生员科名,还须通过翰林院的考试,想要脱离军籍的军士很多,但是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又有几人能够成功。

我朝军户,地位低下,人身自由也有着多方的限制。朝廷明禁卫所军官与所属旗军通婚,一般民户为了避免军役波及自己,祸及子孙,都不愿意与卫所通婚,再加上娶妻靡费之多,导致很多戍籍男丁到了四十岁还没有成婚。

不仅如此,军户在法令中都备受歧视,民户显然优于军户,“军户丁男止许一人充生员”。我们过着每天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不仅要打仗,还得屯边种地,到头来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的农人。正统以后,我朝军政日益荒废,社会上对卫所军户的评价多为负面,更不要说从戎来建功立业了。大量军户为了逃脱成民,犯重罪而不顾,却不见民户求充军。

屯田所需军粮已经榨干了我等平头百姓的精力,那朝廷的正役与重役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按照惯例,军户出一丁为军,另出一名余丁随军负责生产,供给资费。如果军户之下缺少兵丁,幼丁也要充军入伍,太祖皇帝您说,这算不算的盘剥百姓,置百姓于水火之中。

根据大明立国之初的法令,各卫所需要拨出一部分旗军在屯地上进行生产,称为屯军。每军受田五十亩,因此您曾说:“吾京师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粟”。但您想过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军户之下子孙繁衍,土地便不够耕种,生产不敷食用。官宦之家以及军官对于膏腴之地的掠夺,更是使得广大军户无田可耕,生活困苦。

我朝国法禁止私人占军士役,但是在实际上,私役军士之事堪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卫所军士本来就承担着作战、防御、漕运等诸多任务,但是屯田被军官大量侵占后,军士便不能再专心军事,只能为了生活听凭差遣。“军士多杂派,工作终岁,不得入操。虽名团营听征,实与田夫无异”,拱卫京师的团营都达到这种地步,边关军户的强占徭役更是触目惊心。

占军士徭役听起来简单,其中的道道倒是不少。首先便是屯田、守御之外以国家名义而进行的,弘治年间,江南官兵大多被抽调运送粮草,嘉靖年间修建宫殿、陵墓,更是役使京军七万。更为可恨的是军官的私人占据军士徭役,死亡不恤,冻馁不问,不堪忍受的士卒逃亡者十之八九。

在将官以及豪族的掠夺下,军户们的生活本就入不敷出,薪俸粮饷还会被卫所军官以各种理由占为己有。军户们忍受着军官的剥削,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因此卫所军士屡屡逃亡。军官们瞒报逃亡,为的是更加自由的侵占军士们的粮饷。军丁逃亡这一问题如同魔咒一般困在大明朝的身上,造成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

说来冒犯,让军户们处于水深火热的,还有太宗皇帝一手制定的边班制度。“永乐间,始命内陆军番戍,谓之边班。”内陆士兵定期到边关轮换,南兵戍北,北兵戍南,虽然能够避免发展军队出来割据势力,但是却使得军士疲于路途之苦。南方之人死于寒冻,北方之人死于瘴疠,一路之上逃亡者甚众。

而为了保障军队的兵源,太祖皇帝亲立“勾军”之法,在洪宣年间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到后来却流于形式。“勾军”官员借勾军盘剥勒索,收受贿赂,并将其当做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重要手段,勾军之法不仅没能解决军士逃亡,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军户低人一等,因此力图摆脱“军籍”的束缚,辽东兵丁更是不间断逃亡。

大明中后期,辽东作为对抗后金的前沿阵地,士兵所受徭役以及剥削更是难以言说。在此情此景下,众多军士逃亡到辽东山区,为的就是摆脱掉军籍以及将官的束缚。曾经为国戍边,保卫我大明江山的好男儿落得这不田地,太祖皇帝您忍心吗?留下的军户,心中的怒火不断累积,但是终有爆发的一天,反抗的火焰会越烧越旺的。

为了应对边关巨大的军事压力,我朝开始实行“募兵制”,但是南倭北虏纷至沓来,扣关扰边,募兵虽多可以解一时之患,但是国库却日益空虚。练饷、辽饷、剿饷的不断征发,将百姓的汗血也即将榨干,现在的大明朝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啊。北有强敌虎视眈眈,南有闯贼在江南为祸,如果不是当初对于军户被盘剥、逃亡坐视不理,哪里会有今日之祸呀我的太祖皇帝,您留下来的大明基业快被葬送于水火之中了啊。

时至今日,我和一众兄弟仍在辽东勉强维持,感念的就是祖上追随您打天下的那份情义,铭记的是您当初的优待。现在我们一直枕戈待旦,时刻防备满族人的进攻,不能丢弃这京师的屏障,愿意为我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太祖皇帝您在天有灵,希望能够保佑我大明能够起死回生,用猛药去重苛,方能救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太祖皇帝泉下有知,保我大明万代基业,辽东军户顿首、再顿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晗论明史 第二编 制度变迁 ​​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下
明朝简史——卫军的废弛
明代军制演进与盛衰之变
军籍
详解明代兵部(上)——“武选司”和“职方司”的职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