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明朝的宦官制度

随着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宦官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明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治者在国家实行宦官制度,由于统治者对宦官制度的高度重视,明代宦官制度一度发展到顶峰。

所以说宦官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而且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时期最长的朝代,对明朝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宦官制度的特殊性和宦官工作内容的独特性,反观历史,对当今时代具有很大的启示。

一、 宦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宦官其实早已存在,早在殷朝,就有不同民族的羌族人当太监的记载,至于宦官制度,最早记载的书籍是《周礼》,被称为“巷伯、司宫、寺人等”。

除了走正常程序成为太监的人,一些未成年男子和有族姓的士人内侍也被称为太监。当时,太监只负责开闭皇宫的大门,打扫庭院,做杂役等一些杂活。

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凭借君主权利的发展,开始以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秦汉时期,宦官组织已成为完全独立的政治机构。

在君主权力至上的政治形势下,太监伺机接近皇帝,照顾其衣食起居,想尽办法取信于皇帝,以达到自己获得些许权力的目的。后期由于宦官权力的不断膨胀,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与宦官进行勾结,或者一些有识之士,不愿同流合污的清官展开与宦官之间的斗争。

清王朝受到明朝的教训,采取多方措施防止宦官干政,那些政治人物将受到惩罚。尽管西太后垂帘听政,宠爱太监,但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没有太监掌权的现象。随着义和团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宦官制度走向垮台,不复存在。

二、 明代宦官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太监制度之所以长久存在于古代社会,并被明代统治者重用,说明太监制度的存在虽然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虽然太监集团与朝廷官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但双方有时也会合作,明朝宦官群体中有一些才子佳人,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统治集团更好地执行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各项政策。

同时,由于宦官群体可以直接与统治者接触,因此,他们比朝廷官员更熟悉皇帝的意图,根据皇权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制定和实施的措施也更具有针对性,统治者非常信任宦官集团,但对国家的大臣们一直是忌惮和怀疑的。

太监与朝臣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朝臣获得统治者的信任,从而促进朝臣与统治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朝臣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明朝社会的发展。

宦官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统治者交接过程中出现空缺时,可以帮助国家稳定政局。太监集团可以利用手中统治者赋予的权力,把朝中权力较大的重要官员团结起来,使国家政局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新继任的统治者能够顺利登基,避免权力争夺导致国家动荡。

例如,明朝成祖朱棣时期,他驾崩之后下一任皇帝的即位问题,在朝廷太监,外臣的配合下顺利完成。

(二)消极影响

1、激化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随着宦官制度的不断发展,宦官群体掌握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权力,随着权力的逐步扩大,宦官集团逐渐开始想干预国家政治大事,因此,中国古代曾多次出现宦官干预国家政权,夺取国家统治权的情况。明代宦官制度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宦官集团拥有了更大操纵朝政的权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明朝统治者把很大一部分权力交给了他信任的宦官集团,一些宦官团成员还直接参加国家政府,帮助统治者批阅各种奏章,太监最重要的政治权力是代替皇帝宣读诏书,批阅奏折,和监督国家官员。

太监集团拥有如此巨大的政治权力,但国家缺乏对太监集团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许多拥有巨大权力的太监开始以权谋私,他们在选择太监时选择了自己的亲属。大臣们上奏的奏折首先经过太监之手,太监可以直接找到对他不利的信息。

张廷玉曾在《明史》上记载过当时的宦官往往以权谋私,一旦朝廷中有许多正派官员得罪宦官,宦官就会对这些大臣进行报复,而且在皇帝面前捏造事实,并陷害这些官员。明朝统治者本来就对对朝廷官员都持怀疑态度,对身边的太监深信不疑,导致当时许多清官受到太监的迫害。

宦官群体不断参与国家的朝政,手中的权力甚至一度威胁到皇权的统治。朝廷统治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朝廷内部统治的矛盾尖锐,使明代政治开始产生动荡。

2、社会风气进一步激化

明代宦官凭借其强大的权力,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同时,由于统治者对宦官群体的高度信任和重视,明朝朝廷常为宦官设立祠堂,一度称赞宦官“忠义”、“功德”,使人们对宦官的忠奸产生了一些困惑,误导了人们对宦官的正确认认识。

其实明朝被建立祠堂的太监并不都是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明末,宦官魏忠贤控制了国家政权。他自称“九千岁”,在全国各地为自己建祠堂,使得当时的老百姓分不清魏忠贤的忠恶,这种忠奸不分最终使明代社会逐渐走向混乱。

同时,宦官群体也十分注重自身的享受,太监群体大多腐败奢侈,因为太监是阉人,他们的权力太大,进一步压制了一些具有正气的士大夫。为了更好地取悦宦官,很多官员经常奉承他们。朝廷政治风气一度变得虚伪,贪污贿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明代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

在我国古代史上,尤其是明代奸佞宦官魏忠贤出现以后,对宦官群体的评价并不好,宦官制度和宦官人员都是中央集权统治下的产物,虽然宦官制度和宦官群体的存在对统治者更好地管理国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也要认识到,宦官制度之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是因为宦官制度和宦官群体的存在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必然的意义。对明朝实行的宦官制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对宦官制度和宦官群体有更正确的认识。

三、 总结

虽然提到古代太监,大多数人可能觉得他们很可怜,被剥夺基本的生活权力,畏畏缩缩的跟随在统治者的影子下,有时候还四处遭嫌弃。

但其对历史造成的危害我们不得不思考,辨证对待,由于太监普遍缺乏文化常识,文化素养低下,而太监本身也具有比较畸形的人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心理趋向扭曲,他们的专制管理和控制欲变得十分野蛮,想方设法破坏官场,使政府陷入混乱。

太监专政时期,往往是皇权被削弱,整个官僚制度不能正常运转的时候,因此,整个社会的官僚主义腐败和整个行政机关的管理退化就会发生。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宦官专政时代是朝廷和政权衰落的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勋贵与文官制衡,皇帝居中协调,清朝以制度体系避免宦官专权
​政府职位空缺,皇帝不见群臣,为什么这个政府却依然能运行?
为什么历史上,清朝没有宦官专政?它有什么制度限制了宦官专政?
揭秘:古代宦官和太监有什么不同 两者是一样的吗
古代宦官干政
论驭臣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