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难道比荒坟还可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承之中,古人总结了许多的人生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我们后人可以汲取的经验与教训。俗语“宁可夜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便是一句可以令我们知古人智慧,引我们深思的话语。

对于我们来说,出门在外,食宿行三大要件并非难事,只要兜里有钱,想住什么样的酒店宾馆都有;想省钱,客栈、民宿也不太难找。可是,在古代就不同了。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非常不便,交通工具也十分落后,稍有差错,露宿荒郊野外可是家常便饭。

就此,产生了一句“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俗语。这句非常有年代感的俗语,听起来很荒唐,仔细想想却十分在理,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俗语句句言简意赅,饱含了生活哲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出门在外,如果晚上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宁可睡在孤坟野地,也不要到古庙中去遮风避雨。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思考,可能觉得这句古人话似乎说反了。荒坟地处荒郊野外,空无一人,妖魔鬼怪什么都有可能,是不详的象征;古庙香火不绝,妖魔鬼怪轻易不敢侵犯,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驱寒取暖,还是正义的象征。按理来说,一个人孤身在外,很多人都会选择夜宿古庙而非荒坟。既然如此,古人为何还会说“宁宿荒坟,不住古庙”呢!

要把古人话阐述清楚,最好还是用古代的故事说明问题。明英宗时期,有一位急着考试的秀才,本想金榜题名,好光大门楣,没料到,在他赶考那天路过尼姑庵想要借宿一宿,却弄得进庵容易出庵难,还落得个骨瘦如柴的模样。这位俊容清丽、举止文雅的书生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噩梦就从进入尼姑庵的那个晚上开始了。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尼姑特别坏,一群人没日没夜的折磨他,什么淫术都用尽了。困在尼姑庵的一个月里,这个书生被操弄得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人也变得形容枯槁。幸好,有一天他吃了一些特别补气的食物,心生一计,假装拉肚子,来回跑茅坑,最终才得以逃出魔窟。跑出尼姑庵后,他逢人就将此事披露,没几天,“书生陷落尼姑窟”这桩事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致使明英宗勃然大怒,拍板定案。万历33年,钦差大臣周儒教奉皇帝之命巡视江南,同样听到很多少年因被尼姑收留而最终丧命的案件,上奏朝廷。万历皇帝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涉事尼姑统统以肉价卖给鳏夫,此事轰动了朝野。

还有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明代。在南宁府永淳县有一座寺院,附近女子登门求子十分灵验,几乎是有求必应,于是这家寺院香火非常旺盛。这座寺院设有几十间供客人休息的客房,凡是前来求子的女子一律须在客房中留宿一宿,其丈夫还寸步不离守在门外。这些女子回去后,几乎都会生育子嗣。其时,新任知县感觉事情蹊跷,安排了两名风尘女假装到寺院求子。夜间留宿时,从床底暗道钻出一僧人,自称为送子罗汉,拿出一粒药丸给风尘女吞下,另有一丸待回家后服用。服下药丸后,风尘女便主动与僧人交欢。风尘女回去后如实禀报,新任知县才知其中之诈,于是将寺中百余僧人全部缉拿收监。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尽管诸如此类的事情仅仅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或许正是这么一两宗离奇案件,最终导致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夜宿古庙”的恐惧心理。与“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相类似的话,还有“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等等。

言归正传,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我们现在身处于法治社会,并且治安也特别好,所以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担心的事情。

可是在条件落后的古代,甚至是交通不发达的近现代,出远门时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首先你得好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尤其是晚间的住宿问题。

古代这句“宁可夜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这就是那时候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意思就是夜晚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人们宁愿住在荒郊野外甚至是长满青草的坟头旁边,也不愿意去那些荒落破败的古庙落脚。

虽然这种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十分荒谬,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之中,好歹得住在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尚庙和尼姑庵有什么区别?
俗语“宁睡孤坟,不进庙门”,啥意思?古人的忠告,越早知道越好
俗语“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是何意?古人的告诫字字中肯
俗语:“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啥意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为何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比荒坟还要可怕吗?
古庙有什么离奇的故事?为何古人晚上宁愿睡荒坟,都不去睡古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