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取名中的学问,西汉时期取名规则及其背后的缘由

导语: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称"名,自命也",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的名字实际上是我们从生命伊始就具有的一种个人身份的辨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的代号,更加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独一无二的一种象征。虽然时不时会遇见一两个同名同姓的人,除了缘分使然外,也说明了在起名字的时候,其父母考虑的名字所蕴含的意味和因素是一样的,才产生了这样美丽的意外。

我国古代取名文化由来已久,起名方式也各具特色,不同时期的取名规则与其时代的统治背景、思想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息息相关。姓名称谓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现象,更加是一种伴随着文化发展而发展着的社会文化现象。秦汉时期,姓名称谓制度伴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西汉时期的取名规则在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与特色,其取名规则背后受当时特定的思想及时代背景的影响,呈现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变化。

一、西汉不同统治时期的取名规则差异

1、西汉统治初期的取名规则

我们常说汉承秦制,意思就是说汉朝的许多制度都是承袭于秦朝。西汉王朝诞生于秦朝灭亡之际,秦末虽然暴政,但是作为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国家,秦朝许多的制度和习俗文化等都是深入人心的。所以在西汉初期,不管是经济还是社会政策,多多少少都是对于秦朝原本文化的一种沿袭,包括我们这里所说的取名规则也是如此,呈现一种承袭秦制的特点。这是一个旧朝文化与新朝文化的交汇点,更加是一种过去与未来的融合的适应阶段。不过即使是承袭秦制,西汉统治初期的取名规则还是受当时的统治政策影响,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秦始皇画像

西汉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受秦暴政和秦末起义影响而十分萧条,因此汉高祖时期主要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到了文景之治时代,依旧是贯彻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个时候社会主要流行的思想是黄老思想,强调的是"清静无为"和修身养性。因此,这段时期的名字中除了出现植物、动物等单字外,又开始出现一些诸如"延年益寿"之类受道家文化影响的人名,如汉武帝时期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名字中就包含这样的意思。

西汉李延年画像

2、西汉统治中后期的取名规则

汉武帝登基后,社会经济已经恢复到了一定程度,因此,原本统治阶层推行的黄老思想开始渐渐淡出西汉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儒学。汉武帝统治时期推崇儒家思想,儒学代替道家思想渐渐发展为正统的统治思想。所以这个时期,除了沿袭汉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名外,社会中一些强调儒家思想中"忠孝仁义"核心思想理念以及崇古尊贤之风的名字开始多了起来,如"广"、"安国"、"定国"、"陵"、"孝"、"唐"等。这些名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君爱国以及崇古慕贤的特点。到了西汉的后期,除了沿袭初期和中期的取名规则外,人名称谓之中,对于家族排行及辈分等也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仲""季"等象征家族行辈身份的字眼也开始多了起来。

西汉李广画像

二、西汉时期不同思想背景下的取名规则差异

1、道家思想影响下的西汉取名规则

影响西汉时期取名规则的思想主要两种:一种是初期的道家思想,即黄老学说;另一种则是中后期贯穿的儒家核心思想。西汉初期,受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影响,所以统治者实行的是休养生息政策。这个时候儒家思想的忠孝节义是无法激起社会的共鸣,毕竟生活举步维艰就无力考虑道德,百姓最需要的是生存下来,而非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而道家思想则不同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延年益寿"的长生观念,很适合当时想生存的社会环境追求。

文景之治卡通图

除此之外,西汉初期的百姓在经历了秦时暴政和秦末战乱后,更渴望一种安定的生活,所以道家强调的"清净无为"正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在这种黄老思想的影响下,这个时期的人名称谓中大多都有一些延年益寿之类的字眼,还有一些诸如千秋、彭祖、万等表示长长久久字眼。这些名字更多表达的是社会中对于安定和未来的期许,在取名的同时,也是对于新生儿的一种祈愿和祝福,希望他们可以在和平时代幸福长寿。虽然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变成了儒家思想,但是这种延年益寿的取名祝福在民间却继续得以延续,甚至发展到现在。

彭祖画像

2、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西汉取名规则

西汉统治中后期,社会经济逐渐稳定,人民的生活也开始如最初所期待的那样走向富足,这个时候统治思想开始从道家的无为转变成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于西汉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对于后世道德观念的建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归功于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等核心道德理念。

马斯洛需求定理中最底层的是温饱需求,最高处则是精神追求,可见当人们吃饱穿暖了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了。儒家思想就是当时社会上更高层次的追求,它提倡的是忠君爱国。忠君爱国除了体现在顺从之外,还体现在勇敢。汉武帝时期对外政策非常强硬,所以为国征战也是一种忠君爱国情怀的体现。这个时候取名规则更加偏向于更高层次的抱负和对于道德观念上的要求,义、勇、安国等字眼频繁出现。

汉武帝画像

儒家思想中提倡孝顺,对于长辈的尊重就是孝道的表达。这个体现在名字之中,一方面是对于长辈、国家统治者的名字的避讳。取名的时候不能采用和长辈以及统治者相同的字眼,甚至于相似的读音也不行,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汉书》之中就有一段记述:"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叫做蒯通的人,他本来其实呢叫蒯彻,但是汉武帝叫做刘彻,所以为了避讳,就改名叫做蒯通了,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除了避讳之外,孝的另一方面体现则是名字中包含了其在家族中的行辈身份,也就是辈分和排行,主要包括伯、仲、叔、季等表行辈的字,如汉武帝时期的郑季。辈分和排行是在家族中的位置,也是为了确定一种伦理顺序,幼者要尊重长者,长者要爱护幼者,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道德典范。

西汉董仲舒

三、西汉时期取名规则背后的政策及思想环境影响

1、取名规则背后的统治政策对于百姓的影响

取名,本来是社会生活中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但其背后却透露着其时代的政策及思想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西汉政府从成立初期到渐渐发展壮大,其统治政策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而封建社会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而这一特点体现在取名之中,就是取名规则的一种变化。作为寻常百姓,取名本来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可是却受到统治政策的影响,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政治审美,名字也呈现政策要求之中的不同特点,发生了从道家的延年益寿到儒家的忠孝节义的变化,取名规则的变化正是统治政策深入民心的一种表现。

2、取名规则背后的思想控制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

西汉时期取名规则的变化不仅体现了统治者政策的变化,还体现了统治者的思想控制对于百姓生活的渗透非常成功。不管是黄老的无为思想还是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在对百姓日常生活进行渗透,甚至是影响了其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众所周知,思想控制是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而统治者对于其民众思想的教化,对于其统治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子画像

结语:名字称谓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更加是一个生命体在诞生之时父母对其的期许。取名是一种学问,取名规则更加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和社会思想文化在个体身上的显示。专属的称谓意味着一个人有着专属的社交场合的身份及代号。西汉时期社会文化发展迅速,所以社会中的取名文化也十分的多彩,这不仅仅是一种偶然,而是在当时的社会及思想环境影响下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

班固,《汉书》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

王辉,《汉简人名"延年"身份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王堆中发现《道德经》真迹,我们看到的都是被篡改后的版本
先秦的百家争鸣真的完全消失了吗,为何只有儒家和道家流传下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想做思想家?首先你得“吃饱了撑的”,中国思想政治变迁和思考
汉代独尊儒术:无为而治不能满足需求,独尊儒术成为治国思想潮流
为什么汉朝要独尊儒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