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朝四大汉臣之首史天泽

提及满清我们都知道有吴三桂,范文程,洪承畴三个主要汉臣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元朝也有这样的汉臣,也就是张柔、张弘范、张珪与史天泽。而元朝四大汉臣唯一善始善终,富贵贯穿有元一百年的唯有史天泽家族。而张柔、张弘范、张珪三家都是个人一死家族立即就败家,而最惨的就是那位“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张弘范了。张弘范死后,家族涉及帝位之争,不仅户灭九族,老贼的妻妾,儿媳,女儿都被卖入烟花之地。张弘范也算死得其所了。我们这里重点说说史天泽。

实事求是地说,史家不是真正的南宋大臣,也不是世代居住在南宋的士绅家庭,史家属于河北豪族,从发家开始就金国统治下。于南宋无任何瓜葛,用史天泽的的话说就是,我史家未吃大宋赵家俸禄。史家不是官僚家族出身,就是当地的大地主,大商人,史天泽的父亲叫史秉直(这名起的有点名不符实),正好是金国末年。蒙古大军全面攻伐金朝的时候,杀人掠财,焚城灭迹。屠城更是比比皆是,而奉命扫平河北的正是元朝五大元勋之一的木华黎。史秉直颇有政治头脑,招集所掌控的家族成员,以及可以裹胁当地数千居民,向蒙军投降。木华黎大喜,因为这是第一个主动向蒙古投降的大家族,为了树立一个样板,也是为了做广告,立即让史秉直的三个儿子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泽做官,授长子史天倪为“万户”。木华黎让史家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工作。实际就是看管附降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的家属。再就是给蒙军提供粮草。

而当时,河北多忠勇慷慨之士,反抗蒙古大军十分强烈,而史秉直投降无疑起到了分化瓦解的作用。史秉直始终负责蒙古的后勤和粮草接济工作,使蒙古“军中未尝缺粮”,保障有力,服务到位,个人更是拒腐蚀永不粘,未挪用军中一两银子。真是大元好臣子,好混蛋,好不是东西,最终是归隐泉林家,富贵荣华,死于家中,寿高八十有六。

在《元史》里史秉直有三儿子,长子史天倪和次子史天安同史同传,史天倪就是一个武夫,会打仗,你别说,史秉直三儿子都有出息,全是武将出身,能征善战,这在很重视军功的蒙古人看来非常吃香,史天倪很为蒙古卖命,始终在木华黎手下做武将,杀人无数,战功累累。为表彰史天倪战功,忽必烈加封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可惜在攻打某地的时候,金军将领使用诈降计,史天倪立功心切,虽然有人提醒有诈(包括他老爹)。但史天倪不信,自觉英明神武,武力过人,正常参加金军将领主持的授降仪式,结果就是被金军主将剁成肉酱,史天倪三个幼子也被诛杀。其妻自杀。史天倪的弟弟史天安听闻大哥被杀,马上与三弟史天泽会军,展开军事报复。老二史天安在《元史》里功绩不显,关键在于他死的太早,史天安有个儿子叫史枢挺有名,在讨伐南宋的过程中功绩颇高 死的时候六十七岁,也是善终。

史秉直最牛X的儿子是三子史天泽,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字润甫。在元朝先后担任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有元朝郭子仪之说。

史天泽在《元史》里自己单独一传。因为让史家成为大元第一汉人家族,有元一代史家始终荣宠不衰的就是史天泽开创的。史载此人“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也是武将出身,在大哥死后,接替了大哥史天倪的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职务,史天泽最大“功绩”就是逼死 了自己故主金哀宗。史天泽在蒙古灭金的战斗中比蒙古人还要卖力百倍,和后后世洪承畴与吴三桂一样,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他们的忠心。金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宗颜守绪弃汴京入蔡州时候,史天泽在蒲城全歼金国宰相完颜白撒八万援兵,彻底把金哀宗颜守绪死死困死在蔡州,最终逼得金哀宗在幽兰轩上吊自杀。

灭金后,史天泽又开始灭南宋之战。史天泽善水战,而这正好是打南宋的必备要求,峭石滩一战,灭宋数万大军,而寿春之战,把宋军驱入淮水中淹死,史天泽亲统水军在嘉陵江三败南宋主将吕文德,合州之战,三战三捷。公元1274年,伯颜和史天泽总领大军二十万乘胜进攻南宋。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如果不是史天泽半路因病北还。灭宋第一功就不是张弘范。而是他史天泽了。

因病返回大都的史天泽,做的第一件事情主动解除兵权,“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这一举动为史家赢得了政治“生存空间”。而且史天泽留下遗命,史家之人今后不得掌兵。此举更是大得忽必烈欢心,认为史天泽会来事,值得培养。是自己人。为了安抚汉汉臣,同样是为了树立标杆和样板,忽必烈加封史天泽为光禄大夫,右丞相。三年以后,史天泽改任枢密副使,授中书左丞相。但不久之后,史天泽就不行了,很快就病死,时年七十四,忽必烈立即下旨,给抚恤金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史天泽心里心里很明白,作为汉臣他永远进入不了元朝核心阶层,自己做好本职就就行,而且史天泽可一生谨慎,不让皇帝找到话柄,所以才能善始善终。

有其父必有其子。史天泽的儿子叫史格,丝毫不亚于其父,自少年时作战在一线,身上刀伤剑伤无数,为蒙元效命可谓肝脑涂地,南宋末年,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拥益王在福州为帝,准备复兴宋朝。元朝主将纷纷上言要求元廷放弃肇庆、福州,广州,德庆、封州等地,同意南宋割地称臣。但史格上表坚称不可撤军,更不能承认南宋“伪政府”。正是在史格的强烈要求下,忽必烈最终同意灭宋,没给南宋最后的一丝喘息机会。

由此可见,史氏祖父孙三人,既是蒙古灭金的“大功臣”,又是灭宋的“大功臣”。老史家无疑是最得力的一个族群。在元朝九十八年的历史上,汉人史天泽的右丞相是唯一的一个,后来汉人贺唯一当右丞相已经是元朝灭亡的时候了,史天泽是元朝唯一的汉丞相。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元史》对史天泽评价不低:天泽出入将相,不伐不施,世祖谓:“郭子仪、曹彬终身无大过。朕所见者惟史天泽似人。”其中滋味大家自己品尝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您知道杨家将、呼家将,也许不知道史家将,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
哪位猛将被称为元朝的“郭子仪”?
任丘史天泽后裔复旦大学教授DNA验证详情
浅说真定史氏世家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四
人文燕赵 | 史天泽家族与家族墓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