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年间,“人地矛盾”因何突显?政策失灵与虚假繁荣的哀鸣

导语

宋朝,一度以经济繁荣、百废俱兴著称,但他也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便是贫富悬殊加大与社会矛盾激化,其中尤以贯穿于北宋年间的“人地矛盾”为典型。

土地兼并,这个千百年来的国之大害,历朝历代都想方设法加以抑制。但有宋王朝却采取了不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铤而走险,这成为了宋朝“人地矛盾”激化的关键原因。这种不抑制兼并的政策,的确为宋朝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为宋朝带来了无穷后患,直接后果便是“人地矛盾”激化,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那么北宋年间的“人地矛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01

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基本政策,但是这短期的繁荣,为政策失灵埋下了祸患。起初,北宋为抑制武将的势力,诱导他们:“ 择便好田宅市之, 为子孙立永久之业。”

宋太祖曾在乾德四年(966年)下诏命地方官吏引导民众开辟荒地,勤于耕作。北宋甚至公开提出“田制不立”的政策。

当时人王明清曾经这样评价“不抑兼并”政策:

“ 不抑兼并, 富室连我阡陌, 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这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带来的直接问题,那就是,不论国家如何“ 藏富于民” ,也不管富有者们能为国家带来怎样的便利。在“不抑兼并”的政策之下,贫者处境将愈发艰难,富者连贫者阡陌将成为必然趋势。事实确实如此,北宋的土地兼并现象非常普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北宋土地交易的自由与频繁。

从政府对土地自由交易的不禁止态度来看,北宋政府也很难禁止土地的兼并。首先对北宋的统治者而言,土地兼并现象与赋役税收数量这两者,显然后者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至于是否限制土地兼并, 统治者并不在乎,他们只是对田亩数量不实导致的赋役负担不均感到不满。

当然,北宋政府实行“ 不抑兼并”政策也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的结果,。

一方面,是北宋政府出于适应历史的潮流的考虑不愿抑制。另一方面也是政府确实无力抑制。

“ 口分世业之田坏, 而为兼并, 限田之令不可复行矣。”

就当时而言,土地私有化是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进步,也必然造成土地兼并。 在“ 不能井天下之田以授民, 民自买田为生”和“ 今天下无在官之田, 而卖易之柄归之于民”的历史背景下, 国家手中既没有足够调节的国有土地, 又无法逆转土地私有化的加剧, 也只有默认土地兼并了。

02

人口暴涨,是北宋的显著标签。北宋时期人口大致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基本实现南北统一的宋太宗统治时期,人口就已经比五代时期增长了不少。

太平兴国四年(979),全国大概有442万户。然而,从至道二年到徽宗大观三年这一百来年间,北宋全国户数从约4574257户飙升到20882258户,增长了3.5倍以上。总人口数的增加,直接导致人口密度的增大。

北方人口密度从太平兴国五年到崇宁元年,由每平方公里 3.4增长到7.8户,增长了2.3倍。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区域的人口密度都高于北方平均人口密度。另外,都城开封及其附近和京东路的清河、济水流域以及河北路运河沿线也都是人烟稠密的地区。

关中、河东、秦凤区域虽然人口密度一直低于北方平均人口密度,但与其自身相比,从太平兴国五年到崇宁元年这122年间仍有很大增长,并且增长速度都在2倍以上,甚至高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区域。

南方的人口密度也增长很快。在太平兴国年间,南方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不足3户,略低于北方。而一百年后,到元丰元年南方平均人口密度略超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 7.5 户,增长了1.7倍。到崇宁元年,南方平均人口密度明显超过了北方,达到了每平方公里 8.3户以上,是太平兴国时期的3倍多。

其中,江浙、福建、淮南三个区域人口增长最多,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户以上。四川人口密度也有了很大增长,崇宁元年的人口密度是太平兴国五年的2倍。荆襄、湖南、两广区域虽然人口密度不高,但人口增长速度在全国来说都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湖南,崇宁元年的人口密度竟然是太平兴国五年的6倍。

03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房屋等建筑占地面积也随之增多。不可避免的会占用耕地的面积,从而导致了耕地资源的短缺。

从自然因素方面看,北宋地形复杂多样,尤其是地理环境非常复杂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山多田少,原有的可供利用的耕地资源比较有限。

然而,人口的供养需要大量的粮食,为了生存,人不得不寻找办法解决生存问题——向自然要土,去开辟新的耕地资源,向山、向水、向湖要田,如福建:

“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浙江一带则大肆围湖造田,如绍兴“镜湖三百里,为人侵耕几尽”。

当仅靠原有的耕地不能实现人地平衡时,耕地面积必然要扩大,进而相应引起草地、湖泊、森林转化为耕地。

圩田、崶田等就是宋代人向大自然要田的新招。宋人尽可能将土地转化成耕地,开辟出更多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扩大耕地面积成为宋人应对人口压力的首要对策。

北宋中后期的耕地面积,有了大幅度增长,比至道三年(997年)增加了近6亿亩,2倍多。

然而,就北宋人口而言,耕地增加的数量还是十分有限。在宋初“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大背景下,土地兼并更加肆无忌惮、愈演愈烈,少地无地的农民随处可见。据估算,北宋占人口不过百分之六七 的地主阶级占全部垦田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其中,占总人口百分之四的大地主占田竟达天下之半,而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多的农民阶级,占有的土地不过是垦田的四成,甚至少于三成。

因此,农民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少之又少,以致出现“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这种土地奇缺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人口的陡然增加和持续不断的增长,而另一方面是疆域面积的骤然缩小带来可耕地面积的缩小。人口的增加一旦超出了当时耕地的承载能力,那么人多地少的矛盾就不可避免的出现。

04

为了应对人地矛盾,北宋政府和民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率、向外移民、控制家庭人口数量、发展工商业等途径进行调节,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

  • 政府方面

招募入伍,政府招募无地少地的农民为兵士。统治阶级实行这一措施既可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又可利用此办法增加了国家军队的数量,将失业人口加以收容和豢养,使其听从统治者的驾驭和指挥,从而成为支持和保卫封建政权的武装力量, 大大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移民,通过移民来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皇祐二年(1050年),北宋仁宗:

“诏京西转运司晓告益、梓、利、夔、福建路民,愿徙者听之”。

元丰元年(1078年),政府命人考察较为地广人稀地区的荒芜官田,招募诱导闽、蜀两地民众前去垦荒耕种。虽然有大量民众迁移四方,但因外地移民的迁入,人口外迁对人地矛盾的调节力度还是有限的。

另外由政府组织的兴建水利设施,鼓励民众开垦宜农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等措施,也是北宋人进行农业生产、缓解耕地不足的主要方式。

  • 民间方面

节制生育。由于地少人多,广大农民为了减少税役的负担,不得不减少生育,或者为了减少养育孩子的负担而杀婴。如当时以地狭人多著称的福建路便是北宋人公认杀婴最严重的地区。北宋代的生育节制虽然是民众出于自己的各种考虑而自己决定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受到封建制度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以及当时人地矛盾的影响。

经营工商业。工商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减缓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扩展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较之农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工商业逐渐取代农业在福建人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但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直接依赖,还可以获得远超农业生产的丰厚利润,有了资金,又可以从事购买粮食,投资土地开发,水利工程修建,经济作物种植,教育机构兴办等一系列活动。

读书入释,缓解生存压力。当时人们对教育、科举的热烈追求和对佛教的执着崇拜,这既是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反映,也是人地矛盾下释放生存压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科举,获得升官外迁的机会,是北宋人们除经商之外的另一种外出谋生的方式。

精耕细作,改善耕作技术。北宋民众自发力争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同时种植更高产的新品种农作物。如占城稻,它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的特性,在北宋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被大为推广种植。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以更低的土地成本养活更多的人,这使得同样的土地上可以允许较大的人口居住密度存在。在北宋,生产方式的转变无疑和新品种的引进、种植和推广一样,起了异曲同工之作用。

结语:在不抑兼并导致的土地兼并愈来愈普遍的情况下,北宋人口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局面刺激了土地开垦数量的增加,但这对于缓解人地矛盾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政府有计划的政策和农民的自发努力相结合,使得这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为宋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日利亚土地92万,如何能养活2亿人口?家里有矿的乞丐伤不起
唐朝经济研究之二:真实的耕地面积
唐朝与清朝,有两项变化惊人一致,证实了农业时代的一个铁律
​张红兵 || 金朝——文湖注定消亡的时代
农村为什么不能在耕地上盖房?看完就知道了!
如果没有西方入侵,那么清朝还可以再延续300年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