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17岁的朱元璋和二哥嚎啕大哭,父母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原雇主刘德袖手旁观;倒是刘继祖见朱元璋兄弟可怜,让出了自家一块好地,才让朱元璋以旧衣裹尸葬了父母,入土为安。

时光匆匆,朱元璋再回老家,已是皇帝之身,刘德吓得面如土色,而刘继祖早已去世。

朱元璋该怎么办?罚还是赏?

迁家安徽凤阳

元朝用铁蹄敲开了中原的大门,并且将汉人、南人分成了下三等,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越是繁华之地,赋税越重。

这种分级制度最终造成了将汉文化融在骨子里的汉人反抗,压得越狠,将来爆发也将越加激烈,这是黄河水哺育出的儿女自带的韧性和不屈。

元朝末期,对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以增加税收,缓解国家经济入不敷出的窘况。但因朝廷腐败,大片土地落入了蒙古王公大臣之手,而地方官吏更是贪腐成风,虚造贫农土地数中饱私囊,加上天灾频发,农民生计难以为继。

朱元璋祖上不得不从富庶之地江苏迁往安徽凤阳,靠租种当地地主的土地维持生活。

朱元璋那时叫朱重八,父亲朱世珍是地主刘德家佃户,而朱元璋就替刘德放牛,换一点点小钱补贴家用。

人祸又逢天灾

异乡为异客,只把新地当故土,元朝残暴统治之下,天下又有几处是乐土?

1343年,凤阳发生旱灾,田地荒芜,粮食歉收;次年春,蝗灾过境,尽毁春苗,无粮可食导致死人遍野,瘟疫弥生,而朱元璋的父母、大哥也在这场大饥荒和瘟疫中先后死亡。

17岁的朱元璋和二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哭着前去雇主刘德家求助。

两人扑通一声跪倒,头擂得地上咣当响,只想求来片寸土,让父母入土为安。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不落人前,若有活路,便不需人可怜!

男儿膝下有黄金,仅跪天地和父母,若有生计,便不会放下尊严!

绝境之时,为父母而跪是孝,朱元璋兄弟这一跪感天动地!

可惜感动不了刘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身能不能挺过去都是个问题,帮不帮朱元璋是人情,到时朝廷催税,又有谁来替自己承担?对别人狠心总好过对自己狠心,刘德觉得自己没错,他选择了袖手旁观。

朱元璋和二哥守在父母尸体旁,束手无措,只能哭。

这一场无休止的哭,软了另一个小地主刘继祖的心。

刘继祖拿出一块产粮的好地,反正也没人耕种了,不如成全朱元璋兄弟的孝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善总比做恶好。

得到这块地,朱元璋兄弟给父母穿戴好旧衣服,以凉席做棺,匆匆葬了父母,然后分道扬镳,各自寻找活路。

“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放牛郎,今为皇,待苍生如何?

01、韬光养晦为皇!

朱元璋与二哥分别后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以为可以不再饿肚子,但当地也发生了灾荒,黄觉寺也难以为继,便令僧人出外化缘自谋生路。

朱元璋的化缘求生路,是一场心路的历练。

他看见了父亲卖了孩子,只为救生病的妻子;他看见了老人投河自尽,只为了不拖累儿女;他看见了丈夫卖掉了妻子,只是想让儿女有口饭吃;他看见了官吏仍然用权势捞着最后一笔金,家破人亡的人口被当做牲口买卖;他看见了为了活下去,人们开始人吃人……

他是和尚,但不能普度众生,当他再回到皇觉寺,他变了。

他想让汉人有口饭吃,有衣穿,有个家能归。

反抗元朝官吏的百姓被无情诛杀,让他明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一道理最终形成了将来““广积粮、缓称王”的韬光养晦的策略。

于是元朝朝廷眼中只看见了陈友谅、张士诚,而陈友谅与张士诚的眼中也只有彼此,夹在他们地盘中的朱元璋如同小草一样脆弱不堪。

三者都没想明白,最后为什么是朱元璋站在胜利者的位置上,笑看风云。

02、待苍生如何?

朱元璋当了皇帝,会对乡亲刘继祖、刘德如何?一个是对朱元璋有大恩,一个与朱元璋有点私怨。按常理,刘德该哭了,因为惹了一个惹不起的人,这人,一声令下就可以拿掉自己的脑袋。

封侯刘继祖

朱元璋登基为帝,忘不了那个给自己一地葬父母的恩人——刘继祖。

于是朱元璋着黄袍,带着大臣回到凤阳,谁也不知道当今皇上原是当初不起眼的放牛郎。

每个人,倾慕地看着朱元璋,是他打败了那个欺压汉人的元朝,夺回了江山,让汉人再次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当朱元璋登上刘继祖的家门,才知恩人早已仙去,不禁有些感伤,与刘继祖家人拉着家常,说着当初的苦,诉着刘继祖的恩,刘家才知道这就是当初的放牛郎!

朱元璋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荫及子孙后代,与明共始终。

“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

赏赐刘德

刘德当时还在看热闹,当听说当今皇帝就是自家以前放牛娃,立马跑回家躲进被窝簌簌发抖,心想这下完了,又是痛苦又是悔恨,当初为什么就一毛不拔呢?都是自私害人啊!

次日,朱元璋派人宣刘德去见;刘德抱着求死之心,面如土色朝圣,打算求朱元璋放过家人,然后听凭处置。

朱元璋倒是和颜悦色同刘德说了一席话,让其以后多做善事,与人为善,予己为善,然后赏赐刘德良田30顷,免徭役10年。

刘德深感恩情,后专心善事,成了地方一个仁心富豪。

综上所述,朱元璋经历过父母无地可葬的悲惨遭遇,又在化缘中见识了各种百姓的苦难,所以胸怀已经变得不一样,对于当初刘德自私的做法也就看淡了,人在极端困苦下自私也情有可原。登基为帝,朱元璋的格局更宽广了,用心去经营汉人的大明江山,那还有闲情去理一些过去的蒜皮鸡毛小事,让民安乐有衣穿有饭吃才是大事。朱元璋封侯刘继祖是感恩,所以也连带赏赐了刘德,这是正民风的做法,也是一个皇帝该做的表率,这也是大明令人佩服的地方。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邻居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日后得到怎样的报答?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当上吴王两年后,率领部分朝臣前往濠州祭祖,并重修父母、大哥的陵墓。事后,朱元璋将老家幸存的百姓全部召来,然后和他们一起饮宴、畅谈往事。与此同时,朱元璋还任命恩人刘继祖之子
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邻居好心赠给他坟地,日后得到丰厚回报
此人因一小小善举,获得大明王朝极大礼遇,子孙更是享三百年富贵
揭秘:此人因一块地世代封侯,朱元璋葬父母有什么故事?
朱元璋为埋葬父母向地主刘德借土地,被拒,朱:赐刘德三十倾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