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汤伐桀考:夏朝灭亡前重大天文历法特征和大战地点(终结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赵永恒先生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专家学者,他从天文学入手,对华夏文明上古历史做了很多有趣的研究。例如,他和同事李勇先生生前合作撰写了一篇极为重要的论文《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其中在我看来特别重要的是计算出了《尧典》“四仲中星”的实测年代范围——公元前2494年到公元前2315年之间。

赵李两位专家没有在论文中列出他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这是十分有趣的;但更为有趣的是,他们居然不知道自己捡到了宝——由这个“四仲中星”的实测年代,可以考证出帝尧的元年公元前2477年甲辰年,由此进一步考证出从少昊到颛顼、帝喾、虞舜和大禹的王年断代。

当然,现在不用辛苦两位专家了,也不用辛苦中科院社科院各985名校的泰斗昆仑大师博导们了,我一个人早已经把活儿都干完了。

赵永恒先生还有一篇特别有趣的论文《唐虞夏商天象考》,其中简要研究了商汤伐桀的确切年月日,他写道:

2、鸣条之战

《吕氏春秋》称:“商涸旱,汤尤发师以信伊尹之盟。”又称:“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帝王世纪》《列女传》称:“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迹,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尚书序》称:“汤即黜夏命,复归于亳,做汤诰。”《史记·索隐》曰:“孤竹君,殷汤三月丙寅所封。”说明汤伐桀时戊子日战于郕,乙卯日战于鸣条、放桀,之后返回亳,三月作《汤诰》,三月丙寅日封孤竹君。

自公元前1598年12月30日夏桀时“五星错行”以后,以夏历“建寅”计,公元前1595年4月16日为戊子日,5月13日为乙丑日,5月24日为三月丙寅日。故商汤灭夏在公元前1595年。

我们对照“寿星万年历”来看一看就更清楚了——

我在前文反复指出,自西周某个时期以来延续至今的纪日干支,比此前的纪日干支加多了15日,因此按照现在的纪日干支去反推西周早期乃至殷商时期的纪日干支,考察甲骨卜辞和史料文献中的历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这就是两千多年来中外学界一直无法正确考证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甲子日”确切年月日的重要原因之一。

赵永恒先生也以为纪日干支从商汤时代到今天一直不迭不乱地延续不断,由此去寻找商汤伐桀的戊子日和乙卯日,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呢。

如果一定要用万年历去找商汤伐桀的戊子(25)日和乙卯(52)日,显然应该找癸卯(40)日和庚午(7)日。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商汤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是且仅是公元前1600年1月3日,那么,这一年的阴历二月三月,到底有没有戊子日、乙卯日和丙寅日呢?确实有——

顺便说一句闲话:我用 Excel 艰苦卓绝地做了从公元前2629年颛顼元年一直到公元前700年将近2000年的历表,如上图的形式——有谁还要怀疑我不知道纪日干支是从哪年哪月哪日开始断裂的吗 ?

公元前1600年阴历一月底有戊子日,二月底有乙卯日,三月初有丙寅日,但商汤伐桀不可能发生在这两个月中。为什么?因为商汤的老巢距离夏都远着呢,看看地图——

非常远的距离,4000多公里,不是两个月就能兵临城下的。

可是,公元前1599年,阴历二三月间正好有戊子日、乙卯和丙寅日,而且公元前1600年正好发生了“五星错行”的天象(后文详述),正如史料文献所叙录的“夏桀末年五星错行”,因此我确信商汤伐桀的大决战鸣条之战就是发生在公元前1599年。

现根据多种史料文献叙录的商汤伐桀的情况,大致复原一下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

首先要大致了解,夏朝的统治区域到底有多大。有人以为夏朝就是在黄河流域中段的河南山西窜来窜去,所以公然说什么“夏朝并没有那么大”。但是,有一件出土文物,确实表明夏朝真的很大,很大,很大。

这是2019年5月湖北随州枣树林第169号墓曾侯宝夫人芈加墓出土的铜缶,其铭文开篇写道:

惟王正月初吉乙亥,曰: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si4)。

其中“帅禹之绪”,即“秉持发扬大禹功绩”之意。“秉持发扬大禹功绩”干什么呢?当然就是开疆拓土,所以后文才会出现“有此南洍”这句话。

按《帝王世纪》之《星野及历代垦田户口数》叙录的禹夏统治范围,真是大到让人难以想象。在此我必须抄书,不管多少人看得懂看不懂,好歹对夏朝之大有个起码的印象——

孔子称其地(按指帝喾时代的统治范围)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蹈流沙,东极蟠木,日月所照,某不底焉,是以建万国,而制九州。

至尧遭洪水,分为十二州,今《虞书》是也。

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今《禹贡》是也。

是以其时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定垦者九百二十万六千二十四顷,不垦者千五百万二千顷。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

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里。”

名山五千三百五十,经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以供财用。

俭则有余,奢则不足,以男女耕织,不夺其时,故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年之储。

及夏之衰,弃稷弗务。有穷之乱,少康中兴,乃复禹迹。

孔甲之至桀行暴,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民离毒政,将亦如之。

帝喾时代,华夏的统治中心在尼罗河下游地区,势力范围则北上土耳其高原,南抵非洲南部,西达非洲西海岸,东及印度河流域。禹夏时代,华夏的统治中心迁徙到了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而从《山海经》的夸张叙录来看,大禹时代已经完成了全球地理大发现。

至于夏桀,虽然统治中心迁徙到了印度河流域哈拉帕,但仍能对两河流域的华夏诸侯国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其影响的“中介”,应该就是位于“埃兰”的三个盟国:豕韦、顾和昆吾“三国党于桀恶”(郑玄笺注语)。

这时东亚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是石器时代零星的三苗九黎部落,南方部落连同东南亚一带的三苗九黎服从了夏天子的统治,北方部落则持续受到来自中亚黄帝集团“游骑兵”的侵袭。

夏桀末年,搞了一次诸侯会盟,有缗国居然抗命不来,于是“桀克有缗,以丧其国”(《左传》),把有缗国给灭了。有缗国的抗命,可能来自于夏桀向其征索美女,引发民愤。《韩非子·难四》称:“桀索缗山之女……而天下离。

《史记·殷本纪》叙录:“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吕氏春秋·古乐》叙录:“夏为无道,暴虐万民,侵剥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诸侯国受不了这个夏桀的残暴无道,有缗亡国就成了商汤伐桀的导火索。

商汤修德,诸侯归之。商汤的号召力曾经引起夏桀的警惕,一度将商汤抓起来,囚禁在夏台,但后来又放了。

商汤的羽翼逐渐丰满起来,“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凡二十七征而德施于诸侯”(《帝王世纪》),这“带头大哥”硬是靠征战杀伐活活打拼出来的。

有缗亡国,引发了商汤集团的报复,伐桀大战由此爆发。商汤亲自操刀上阵,统帅诸侯国将士“敢死队”6000人,由一代奇士伊尹出谋划策,首先消灭了韦顾两个帮凶。

伊尹出奇计,商汤统帅伐桀大军从伊朗高原的山褶子里向印度河流域进发。

孔安国解释说,“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陑在河曲之阳”,“陑”这个山区地方在一条大河大拐弯的南部,“升者从下向上之名。言陑当在山阜之地,历险迂路出其不意故也”。

从地图来看,商汤伐桀的大军就是从伊朗高原的山褶子里冒了出来,突然出现在印度河南部平原上,北上进攻摩亨佐达罗和“鸣条”等地。

《吕氏春秋·简选》叙录:“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擒推侈、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公元前1599年3月23日“戊子日”,阴历二月初三,商汤大军一举拿下夏桀的南部重镇“郕”——我认为这就是摩亨佐达罗——接着继续北上进军“鸣条”。

孔安国称,鸣条“在安邑之西,桀逆拒汤”。“鸣条”在夏都安邑的西边,从清理逻辑上来推断,应该正好位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中段,即夏商两军的行军速度基本持平,因此会战于“鸣条”。

需要指出的是,郕(摩亨佐达罗)之一役,完全出乎夏桀意料之外,南部失守,夏都已无险可据,举国震恐,于是从公元前1599年3月23日“戊子日”开始,夏都军民就开始着手收拾打包夏天子传国祭祀重器,准备随时沿喜马拉雅山南“蜀身毒道”向东南进行“战略大转移”

夏桀率兵迎敌,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他和妹喜嬖妾等属下“五百人”居然被活捉了——更可笑的是,商汤根本不把夏桀当一回事,居然把夏桀和这五百人放了,让他们乘船从“大水”滚犊子。

更大的笑话是,“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民往奔于中野”(《逸周书·殷祝》)——夏桀逃到“不齐”这个地方,老百姓们受不了,全跑了,逃往“中野”投奔商汤。夏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夏桀逃到“鲁”,鲁地人民也跑了,投奔商汤。

夏桀最后没办法了,与妹喜们“同舟于海,死于南巢之山”。

商汤率军从“鸣条”北上,进入夏都安邑——发现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夏朝数万军民已经带着宝贝逃走将近一个月了。

商汤率军扫荡了负隅顽抗的夏桀残部,“俘厥宝玉”,劫掠了部分财宝。

商汤班师回朝,当然不会走原路,而是北上阿富汗,从阿富汗境内向西,经里海南岸、伊朗北部回到摩苏尔。当初伊尹曾想投奔夏桀效力,结果发现“竖子不足与谋”,“既丑有夏,复归于亳”,返回摩苏尔也是走的这一条路。来到底格里斯河畔向南,“入于北门”,当然是从摩苏尔的北门入城。

商汤灭亡了夏朝,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两河流域遭遇了旷日持久的大旱,“河竭而商亡”,必须流亡迁徙。

从现在的研究来看,公元前1600年前后,世界文明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很可能跟公元前1600年左右爱琴海锡拉岛火山喷发有关,希腊克里特文明就毁于火山喷发引发的巨大海啸。火山灰长期飘浮在空中,造成一种类似核大战之后的“核冬天”效应,造成了两河流域的长年大旱,两河流域很可能在华夏诸侯国迁徙之后很长时间内变成了无人区

商汤伐桀,常常让我想起《苗族迁徙歌》。很多读者可能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支古歌谣,也不知道苗族的先人曾经在大平原上建造了九十九座石头城,石头城的高楼高耸入云。

炎帝集团作为夏朝统治阶级,其种群主体就是三苗九黎,或者说就是“汉藏缅文化综合体”,因此苗族古歌里的直米立和利磨城无法不让我联想到夏都哈拉帕和南部重镇摩亨佐达罗。

在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大量的夏文化元素。

无论如何,九十九座石头城早已灰飞烟灭。夏朝的子民却流散四方,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继续繁衍生息,继续华夏文明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好了)

补充说明:

关于商汤率领6000人精锐“敢死队”从两河流域出发远征印度河流域灭亡夏朝,可以参考1200年后亚历山大率军从希腊出发远征亚洲。如果没有亚历山大的远征,大概有些人要撒娇耍赖般地矢口否认我对商汤伐桀战争的“复盘”。
亚历山大远征军从印度河流域的回程路线,恰好是通过伊朗高原的山褶子返回两河流域。这个回程路线,基本上就是商汤率军远征的路线。
公元前1599年4月底,夏朝灭亡,数万军民大约在当年底就流亡迁徙到了四川广汉#三星堆# ,第一次大规模烧埋夏天子传国祭祀重器就发生在此时。
三星堆一号坑将近3立方米的烧骨碎渣怎么可能不做碳14测年,测年结果怎么可能不是公元前1600年前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华夏上古悬疑考释:夏都“斟寻”何处寻,“斟寻”一词是何意?
诗画中国简史(11-20)
清明节再叙华夏文明恢弘壮丽的伟大历史进程
商汤伐桀路线和夏桀溃逃的路线
对比王巍先生,简单概括一下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
夏商西周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