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对他儿子讲的这句话,似乎能解释为啥他不废掉刘禅自立为王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琅琊阳都人,他的经历很丰富,一生经历了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和后来魏蜀吴的三分天下。诸葛亮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同时还是个文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发明家,简直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公元223年三月,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不久之后,刘备去世,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此后,诸葛亮在世时,蜀帝刘禅基本也就是一个“摆设”,“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然而,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却始终没有取代刘禅,也没有真的架空刘禅。

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

再说诸葛亮之前,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公元207年,刘备请当时年仅27岁的“世外高人”诸葛亮“出山”后,这诸葛亮就与刘备刘禅父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前半段,诸葛亮主要辅佐刘备,可谓居功至伟,后半段,诸葛亮主要辅佐刘禅,可谓鞠躬尽瘁。

刘禅

对于刘禅的评价,有时可能容易极端,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扶不起的阿斗往往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后,刘禅被安排到曹魏的国都洛阳居住,被封为了安乐县公,有一次当时曹魏的权臣司马昭(司马懿之子)设宴款待刘禅,在宴会上,司马昭故意让乐师演奏蜀国的音乐,来试探刘禅的反应,当时在座的蜀汉旧臣们要么低头落泪,要么就是感觉很羞愧,把头都快低到裤裆里了。

而刘禅却依然很欢乐,此时满肚子里都是套路和心机的司马昭心里舒坦了,没想到刘禅如此“没心没肺”,于是便问刘禅道:“安乐公难道不思念蜀国?”刘禅淡定地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对于刘禅的这个回答,有人可能觉得这刘禅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子,也有人可能觉得他这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但是,我觉得他更多地可能出于自保或者心胸豁达吧。

诸葛亮

在诸葛亮在世时,任何在诸葛亮看来可以威胁刘禅的大臣早就被诸葛亮打压下去了。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此时的刘禅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但是,刘禅还是重用了诸葛亮生前推荐的的蒋琬,《三国志》说诸葛亮生前曾秘奏刘禅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在公元238年,蒋琬受命开府,总揽蜀汉军政。后来,蒋琬因疾病不能处理朝政后,费祎成为了蜀汉的大将军,处理蜀汉的军国大事,董允则是费祎的副手。蒋琬、费祎、董允这三人,他们都是诸葛亮生前看重的人,他们的能力虽不及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但是他们的人品和诸葛亮都是一样的很端正。从这一点上来看,刘禅的命可谓出奇的好。

刘备

只是到了公元258年,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才开始专秉蜀汉朝政,根据《华阳国志》记载,蜀汉大将姜维想让刘禅处死黄皓,刘禅没有答应,刘禅说:“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可见,刘禅也知道黄皓就是个小人。与刘备和诸葛亮相比,刘禅的能力是差了很多,没法做到“雄才大略和英明神武”,但是,刘禅有足够的气量,能识人辨人,重用贤臣,有自知之明。他也知道谁对自己好,董允在世时一直压制刘禅宠信的黄皓,但刘禅依然对董允尊崇有加。诸葛亮死后,曾经被诸葛亮“救过一命”的蜀汉大臣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引得刘禅大怒,李邈被处死。我觉得,刘禅这个人肯定不傻,能识人辨人,能识理断事,但是,他也有自己明显的弱点和不足。我觉得刘禅这个人谈不上多昏庸,也谈不上多英明神武,他就是一个有缺点也有优点的心眼不坏的一般人。

东汉

接着说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绝对非同一般。他不仅总揽当时蜀汉的军政,在公元223年,病重的刘备专门诏敕后主(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不仅如此,刘备临终之时对他的次子鲁王刘永也郑重地说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意思就相当明显了,刘备这是告诉他的儿子们,他们的亲爹刘备死了之后,在蜀汉,他们还有另一个“爹”诸葛亮,要听诸葛亮的,不可胡来和乱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虽然诸葛亮在蜀汉有如此高的地位,此时的诸葛亮如果想取代刘禅的话,可能有一个障碍,那就是诸葛亮平生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虽然刘备这一系不是东汉的帝统,但毕竟刘备也是汉室宗亲。另外,诸葛亮还是刘禅的“亚父”,如果取代刘禅的话,从情理上也会被笑话。但是,此时的东汉已经灭亡,此时的天下已经三分,就算诸葛亮不再去“匡扶汉室”,其他人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吧。

东汉十三州

可能有人觉得诸葛亮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取代刘禅,在蜀汉,诸葛亮并没有多少“死党”,两袖清风,高风亮节。另外,当时的蜀汉内部也挺复杂的,公元214年,刘备才占据了同是汉室宗亲刘璋所控制的益州(四川一带古地名),刘备占据益州后得以建立蜀汉政权,因此在蜀汉的将官中,既有荆州人士,也有益州人士等等。尽管如此,在当时的蜀汉,是没有一个蜀汉大臣可以制衡诸葛亮的,在刘备去世时,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和张飞已经死掉了,大将赵云也没有制衡诸葛亮的实力。刘备托孤时,除了诸葛亮外,还有一人尚书令李严也是托孤大臣,后来被诸葛亮轻松“拿捏”废为平民。

刘备一生主要奔走路线

在我看来,所有的所谓的障碍都不是个事,因为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时曾对诸葛亮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话对于继位的刘禅相当要命,这简直就是相当于先帝的遗诏,这就是尚方宝剑,诸葛亮完全可以以这句话来废掉刘禅,从而自立为王。

三国

刘备为啥要说这句要命的话呢?我觉得这与三国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当时刘备集团的状况有关。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之间战事不断,竞争激烈,而实力最弱小的恐怕就是蜀汉了。并且,刘备也是刚刚占据蜀汉的大本营益州没几年,当时的蜀汉并不稳固,他去世时,年龄最长的儿子刘禅也只有17岁,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年龄更小。在刘备死后,稍有闪失,蜀汉就可能落入曹魏或者东吴的手中。在刘备看来,环顾四周,也只有诸葛亮能够继续领导刘备未竟的事业,对抗曹魏,防范东吴。

知子莫若父,刘备对刘禅还是有了解的,刘备可能在大概率上觉得刘禅并没有“雄才大略”的才能,所以才对刘禅千叮咛万嘱咐,要刘禅听诸葛亮的话。我觉得,刘备托孤时是把完全的信任都交付给了诸葛亮,可能在刘备看来,哪怕是让诸葛亮自立为蜀汉之王,这蜀汉也不能被曹魏和东吴吃掉。而诸葛亮最终没有辜负刘备,“你完全相信了我,我至死都没有辜负你的信任”,这是怎样的真情实意,我觉得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的这友谊,比真挚的爱情都美丽。

司马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来看一下诸葛亮的老对手曹魏权臣司马懿。公元226年,年仅四十岁的曹丕去世,备受曹丕信任的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之一。公元239年,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英年早逝得更早,年仅三十六岁便死掉了,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此后,司马懿一直被曹爽压制,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了曹爽,架空了曹魏。之后,魏帝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不受,之后,魏帝曹芳又诏命给司马懿加九锡之礼,司马懿同样是拒绝。这加九锡有时简直就是古代权臣建立新王朝的的一个标准程序,历史上,王莽被西汉授九锡,后建新朝,曹操被东汉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此时,自知来日不多的司马懿似乎打算一辈子要做曹魏的臣下,我觉得这就有点“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感觉了。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

武侯祠

对于诸葛亮为啥不取代蜀汉后主刘禅自立为王这件事,我觉得诸葛亮对他儿子讲的这句话颇能说明原因。诸葛亮在临终之前,给他的年幼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家书《诫子书》。上面有这么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说诸葛亮对名利这个东西看得很淡,刘备去世后,蜀汉的另一位顾命大臣李严还曾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被诸葛亮严词拒绝。我觉得诸葛亮的淡泊名利也是他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原因之一。

有时,遇到对的人,怎样都会对,比如刘备刘禅父子遇到了厚道的诸葛亮,人品很重要。诸葛亮的一面是其能力非凡,聪明绝顶,“诡计多端”,连司马懿都畏惧其三分,诸葛亮的另一面是对蜀汉国君和百姓的厚道,这就有点完美的意思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何其之难,人有时很容易会受制于自己内心中的各种欲望,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潭不能自拔。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诫子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禅投降后,在门口牌匾上写了3个字,司马昭:免你一死
刘备之子:一个被丑化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同为刘备托孤大臣,为何李严被贬为庶人?原来他做了一件蠢事——第四次北伐
刘备托孤,是跟诸葛玩心计么
诸葛亮为什么成为忠臣的典范(兼论司马懿)
UC头条:刘禅已经登基多年, 诸葛亮为何不放权, 还带着一百侍卫上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