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一后的腥风血雨,前期高丽王朝的动荡风云——朝鲜简史

新罗之后,朝鲜半岛才勉强算是真正进入朝鲜、韩国的历史了。而新罗末期的分裂和割据又让尚未成熟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遭遇挫折和打击,朝鲜半岛历史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重任就落到了高丽王朝的身上

高丽时期地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封建王朝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自古以来从姓刘的王朝再到姓李的王朝,中间尽管也有农民起义,但不过是改朝换代罢了,并非什么“革天之命”

当姓“姒”的被姓“子”地推翻,从一个奴隶王朝进入下一个奴隶王朝,说得好听点,美其名曰“商革夏命”或“周革商命”,本质不过改朝换代

当封建主推翻奴隶主的统治,这才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革命”。进入封建时代后的中原王朝千百年来却又陷入了王朝更替的循环,管他是什么楚汉相争还是隋灭唐出,都是一个性质的

所以就有人喜欢把古代封建王朝比喻成车轮,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往前,留下不断循环往复的车辙”。

但是在千百年的封建时代,中原王朝的文明和社会毕竟还是在向前发展,所以“历史的车轮留下重复车辙的同时,也在把马车往前推动着一路狂奔”

在古代中原王朝的历史更替中是这样,深受中原文明影响的朝鲜半岛历史同样如此。在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动荡和再统一当中,整个朝鲜半岛逐步借鉴中原文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这个文明体现最典型的、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高丽王朝



高丽王朝(918-1392)

咱们上期讲到了高丽王朝在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结束了此前朝鲜半岛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三国争霸割据的分裂局面。咱们今天这期就书接上文接着讲

新罗、后百济、泰封的位置关系

高丽王朝也被叫做王氏高丽,就是开国君主王建的那一支血脉的高丽。主要还是为了跟此前的高句丽区分,所以高句丽也被称作“高氏高丽”

当然高句丽之后朝鲜半岛还有个“后高句丽”的政权。甭管是高句丽还是后高句丽,抑或是高丽王朝,这三除了名称上很相似容易弄混外,基本上没有直接关系,高句丽甚至都不是朝鲜的历史,而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高丽与新罗、后百济的位置关系

当然咱们本期主要讲的是高氏高丽,即统一朝鲜半岛后的高丽王朝,跟前两个没有关系。而统一后的高丽王朝不得不面临一个“治天下”的历史任务和挑战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打天下”治天下是大不同的,要是遇到两代君主还好:老皇帝打下天下以后咔嘣死了,小皇帝呢立马进入“治天下”的模式,顶多一朝天子一朝臣闲置一批功臣宿将

但若遇到像刘邦、朱元璋这类既打天下又治天下的君主可就麻烦了:基本后果都是“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当然像刘秀、赵匡胤、李世民这种君主算是个案,一番操作行云流水让这一票老臣宿将开开心心稳稳当当回家养老

但更多的皇帝在取得天下后往往要解决身边这些“听调不听宣”、“恃功而傲”、“功高盖主”的功勋元老。刘邦是这样,朱元璋更是如此(中国古代好像出身比较低的开国君主都爱屠戮功臣,而一些贵族出身或者有点身份的往往比较能“和谐”解决功臣的问题不知道谁能好好研究这个问题给我解答一下)

而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这里更是如此!为啥呢?因为咱们前两期说了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王建本身就是之前的泰封国的大将通过叛乱推翻泰封才建立的高丽,所以王建深知统一朝鲜后必须要对内进行“整治”以确保政权稳固

王建

而这也就成为了高丽王朝统一后腥风血雨的开始,即前期高丽王朝动荡风云的开端......



从太祖到惠宗

高丽王朝开国后,创建者王建就对内着手恢复秩序,当然最开始王建还是遵用曾经新罗的典章制度,毕竟成本低、收益高。在原有成熟的制度基础上修修补补升升级远比从零开始再创建一个新的要“实惠”多了

影视剧中的高丽太祖王建

而在思想文化方面,高丽国主要是通过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来加强社会的思想统治,毕竟自打佛教从中原传入朝鲜半岛以来,几乎数百年内大大小小的政权、国家都爱用这套思想理论体系(当然朝鲜半岛的佛教肯定已经跟最初印度传出的佛教大不一样了),佛教在朝鲜半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丽敬天寺石塔

此外在文化方面,高丽更是大量吸收了很多中原文化。这也不奇怪,毕竟从西周初年的箕子朝鲜开始,大量先进的中原文明不断涌入朝鲜半岛。到了盛唐之时那更是“万国来朝”,大唐对于朝鲜和周边国家来说那无疑就是超超超超超级大国的存在。

高丽王朝服饰

但是朝鲜半岛在文化上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政治上却远未达到中原政权那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制的程度。朝鲜的高丽王朝还只是一种通过与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协而维持着豪族联合政权的形态。

当时高丽王朝内最具有代表性的豪族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贞州柳氏、平州朴氏、平州庾氏、广州王氏以及来自前朝新罗的庆州金氏、庆州崔氏等。

这种情况甚至比唐初更严重(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搜索看看唐朝重臣当中有多少是姓“崔”的,又有多少是姓“裴”的,唐朝的这种豪族、贵族势力和地方大家族的势力还是很大的,当然经过唐高宗、武则天还有后来的黄巢、朱温之后才把在中国历史强大数百年的门阀势力给打压下去了)

所以高丽初期的专制王权和中央集权都是相当脆弱的,国王理论上至高无上,实则无为而治,因为实在也没啥实权。所以从王建开始的高丽王朝历代君主都致力于发展中央集权与专制王权

高丽王朝位置

而战争似乎就成为了最好的方式(在战争状态下,国王才临时性有了较大的权力),所以王建时期的高丽王朝对外积极北拓,定平壤为西京,将高丽的北部疆域从大同江流域逐渐延伸至清川江流域。

王建甚至还试图联合中原(五代十国时期)来对抗北方强大的契丹。公元934年王建接纳了被契丹灭掉的渤海国世子大光显。但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尚未完成集权大业的王建于公元943年去世,死后庙号太祖,储君王武继位,即高丽惠宗

高丽壁画

王建时期国王虽然“干不过”这些豪族势力,但他的能力、手腕、资历、功勋摆在那,尚能震慑这些功臣豪族,等到惠宗王武继位后,则完全就是“王权旁落”的凄凉景象了,而这个新来的继任者还体弱多病,使得这群功臣豪族愈加肆无忌惮

最终高丽王朝内部因各方势力争夺权力而爆发了火并,即945年的“王规之乱”(当然今天有很多学者质疑王规之乱,认为这是一种栽赃陷害和背锅,是其他人夺权过程的牺牲品和背锅侠。咱们在此不展开了就)



定宗和光宗

王规之乱最终还是被平定,而因为平定过程而崛起的王尧则成为了高丽王朝下一任君主,即高丽定宗。当然这个王尧也是太祖王建的儿子,从血统上来说没毛病。

高丽国王世系

定宗王尧上台后倚重从叔王式廉,还试图迁都至西京,但是却触动了功臣豪族的既得利益,于是在公元949年被他的弟弟光宗王昭所取代

中国历史上很多迁都事件背后的政治目的也很近似,比如著名的武则天“迁”神都洛阳就是为了避开李唐王朝势力的集中地,转而从李唐王朝旧臣势力薄弱的洛阳下手;

影视剧中的高丽光宗

而后来赵匡胤的“试图迁都洛阳”也有削弱弟弟赵广义势力的打算,只不过因为触动的既得利益者太多才不得不打消,然后可能是赵广义警惕了,才有的后来“烛影斧声”(当然至今赵匡胤死因都是未解之谜,赵广义充其量只是嫌疑人所以民间说法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分析理解)

烛影斧声

而定宗的后继者光宗则在日后成为了高丽王朝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在他即位八年之后就开始将高丽政治的“无为”全面转化为“有为”,即主动出击加强王权

光宗在位期间颁布了“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这些王权强化政策一方面加强君主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则是对功臣豪族势力的大清洗(这背后的故事有很多韩剧和小说都有精彩的描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在高丽光宗的铁腕手段与政策之下,高丽王朝的王权得以稳固,整个高丽王朝似乎也逐步走上了中央集权发展道路的正轨......



景宗、成宗、穆宗、显宗

公元975年光宗去世,其子王伷继位,即高丽景宗。此时的中原王朝已经进入北宋时期(巧了!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也在975年去世)

高丽景宗的影视剧形象

景宗即位后中止了他父亲光宗的大清洗,转清洗为安抚,还确立了田柴科制,奠定了高丽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

当然景宗在位时间也很短,公元981年景宗临终之际传位于堂弟王治,即高丽成宗。而这位成宗堪比是“小光宗”。在他在位期间,高丽王朝正式建构起了中央集权体制(然鹅已经落后于中原王朝好几百年

影视剧中高丽成宗的形象

成宗王治在位期间积极引进了中国唐宋典章制度,还仿照中原设立十二牧,向地方派遣流官,经济上规定租税法,文化上设立国子监,实行“以儒治国”的方针......

可以说整个高丽国家体制到成宗时才最终正式成形,可见成宗的历史地位。当然对于豪族、功臣、贵族的打击和中央集权的确立是几代君主共同努力下的产物

但就在高丽国内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朝鲜半岛外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契丹。以公元993年契丹人的入侵为标志,朝鲜半岛很快进入了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

契丹人

此前的高丽王朝对外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这些中原王朝称臣,但在契丹入侵后,高丽王朝所臣属的对象由宋朝转变为了契丹。

公元997年高丽成宗去世,景宗之子王诵即位,是为高丽穆宗。穆宗在位由母后千秋太后皇甫氏摄政老太后的姘夫(类似于婚外情男宠之类的金致阳专权,导致了朝政紊乱

千秋太后影视剧形象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像什么秦始皇母亲赵姬的男宠——嫪毐的专权;还有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的跋扈等等等等

而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这里同样如此:金致阳企图将他与千秋太后所生的私生子奉为新君。作为反击,公元1009年穆宗想立太祖王建之孙王询为储君(这简直能拍个36集大型古装宫斗连续剧了

影视剧中的金致阳

为了对抗金致阳穆宗召来了镇守西京的康兆入卫,谁知康兆不仅杀了金致阳,还连着穆宗一块端了,最终穆宗被废黜杀害,康兆随后拥立王询为王,即高丽显宗(董卓直呼内行

当然高丽国内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契丹,刚刚亲政的契丹圣宗耶律隆绪经过考虑后决定兴师问罪东征高丽。而康兆哪里是契丹人的对手,最终康兆战死高丽的开京也被契丹人占领并付之一炬,显宗王询只得南逃罗州。

契丹圣宗耶律隆绪

契丹人占领开京达到目的后,随即面临高丽军队的持续骚扰,在经过威威利诱“商谈”获得“好处费”和显宗的承诺后,契丹人随即撤军。

但显宗回到开京后马上就以有病为由食言(好一个“寡人有病”)拒绝入朝契丹,还恢复了和宋朝的宗藩关系,重新使用宋朝年号,来形成对契丹的“威慑”。

当然契丹人怎么肯吃这个哑巴亏,最终双方冲突越闹越大,到了公元1018年爆发了著名的第三次高丽契丹战争。战争的结果是高丽获胜重创契丹军。

但出于对契丹的忌惮,最终在公元1022年还是恢复了和契丹的宗藩关系此时中原王朝的北宋政权也摇摇欲坠,整个中原形式即将迎来大变,而朝鲜半岛的高丽也被卷携进更大的乱局之中......



小结

在高丽王朝早期的发展与动荡之后,整个东亚进入了12世纪,而一系列大变革即将出现于这片“霸王的大陆”之上,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即将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

北宋末年中原局势示意图

那么此后的高丽王朝经历了什么?两宋之交的中原形式如何影响了朝鲜历史的发展?高丽王朝又是如何面对北方强大的契丹人、女真人,乃至蒙古人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丽王朝建国始末:王氏高丽重新统一朝鲜半岛
韩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君主是谁?
韩版《步步惊心》:高丽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高句丽到底惹了谁,为何中原王朝非要怼死它?
契丹打高丽是侵略吗?不是!他两家的恩怨纠葛,得从唐朝说起
他是开国功臣,却先杀掉开国君主,后篡夺君位,最终还统一了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