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倚重“五学”,倡导“三创”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五学”,即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和学生。要增强大学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五学”建设。学者是学校的根本基础。学科是必然载体,学者的声望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总是反映在一定的学科上的。学术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生是根本。

  在全国高校中,武汉大学最具特色的方面在于大力倡导“三创”教育理念——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营造自由开放与鼓励创新的氛围。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根本;狠抓跨学科人才培养、“三创”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注重教与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内外结合。

  1.继续开设跨学科试验班,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力度

  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和文理交融、理工结合的特点,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弹性学制、双学位制、与国内高校互派学生制、与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制、创新学分制等制度。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6所高校之一。武汉大学现有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有2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均列全国高校前列。在2014年第七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武汉大学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其中1项为合作完成),一等奖数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这些均凸显了武汉大学本科教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依托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武汉大学已先后开设了人文科学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等8个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其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考研或出国深造,进而成为各领域的翘楚。

  学校大力推行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通过这种制度,打通文、理、工、医学科壁垒,使学生能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视角,启迪学生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培养博学多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

  2.进一步实行开放办学,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武汉大学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相互承认学分、学位等。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有关高校开展本科教学交流工作。双方互派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到对方学习,所派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仍由派出学校发放。

  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国际化,积极推进全英文教学。目前学校立项建设全英文课程107门。学校建设有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已开设了比较哲学国际班、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国际班、护理学国际班、生物学基地国际班4个国际班,国际班集国内外优秀师资、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形式为一体,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发展的适应能力。

  3.倡导学生自我设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是设计和塑造成功者的实践历程。武汉大学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除医学专业外,其他所有专业均提供辅修和双学位培养方案;扩大任意选修课,取消指定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选择空间;同时对部分由于专业调剂入学,或进校后兴趣发生转移的学生,学校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双学位、主辅修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4.实施创新学分,培养“三创”精神与能力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8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根据“三创”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将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实行和完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同时加大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入力度,支持学生协同或独立开展创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创业能力。对在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者,学校给予重奖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冒尖,实施创新学分制。对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经专家评定,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可以免修相应课程。

  5.完善学分制、导师制和主辅修制

  近三年来,学校进一步增加了学分制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学分,扩大了学生根据兴趣选课的范围;本科学习年限更为弹性化,学生可提前毕业,也可延长学制二年毕业;进一步规范了导师制,明确了导师的责权利,有的学院还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专业导师;改革完善了主辅修制,适当降低了获得辅修证书和第二学士学位的学分数,并开设了主辅修双休日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旦大学:全面推进“2+X”本科培养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新...
同济大学“大动作”迎新:金课打包,通识教育全面上线,确保每一门课都让学生有获得感
湖南今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实施高中学分制
你的专业你做主!本科大类招生,中国人民大学是认真的
新设三种学士学位类型,授予质量如何保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