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昭寺,喜德寺二层环廊藏式四合院布局

  

20216月份参加了历史讲坛(砚总大素)组织的阿里地区壁画之旅,提前三天到达拉萨适应高反,顺路访了拉萨市十五处国保,第二站是小昭寺和喜德寺,附近还有策门林寺(市保),曾经是摄政活佛的驻地。小昭寺总体感觉是徒有其名,没有什么亮点,也可能是因为无法拍照,我好像就拍了前院和三层正殿的建筑立面照片,楼上和转经廊也没去,稀里糊涂地就转出来了。小昭寺就是借了文成公主之名,而现有的建筑不仅规模小,也不是早期建筑,大多数是近代恢复的建筑,保留了极少的老构件,据说八十年代还是个仓库,现在是第五批国保,因为始建时间早而名声在外。

         反而是小昭寺旁边的喜德寺给我很大的惊喜,喜德寺主殿原来以破败的艺术造型而出名,因为教派争权斗争而烧毁,现在已经全部新建了,我以为是新手研究藏传寺院结构的最好现场,楼上楼下十几间屋子(殿宇分隔)都可以很爽的随意拍照,我去的当天是拉萨城关区举办的非遗展示艺术节,大殿二层所有的分隔屋子都是西藏传统手艺的展示,喜德寺院内内还有藏戏表演,大殿内是非遗艺术品展卖,可谓一举多得,喜德寺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殿建筑,而是环绕主殿的二层环廊建筑,保存的非常完好,很多住户坚持住在里面,烟火气很浓的僧房建筑,是西藏拉萨城区解放至今的居民生活写照,也许过几年这里的居民就幸福地搬迁了,邻居策门林寺也是一样的建筑布局,一样的烟火气,不同的是策门林寺保持藏式寺院的功能,到寺庙里参拜的信众很多,举行各种藏式仪式,是真正接地气的藏族寺庙,期待二层环廊建筑腾空的那一天。

       1、小昭寺(国五),属于步行街的范围,在一条商业街的街面一侧,网上介绍,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简单说也是大殿加前院的布局,其前部为庭院,庭院两侧是双层楼房建筑,后部是主殿。主殿门楼高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廓。明廓有10根十六棱形木柱,柱身有三条铜箍,铜箍面上透雕花瓣,柱一上半部雕有繁缛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宝珠、""字纹、花瓣及连续的"六字真言"。这种木柱是藏式寺庙最有特色的建筑构件。与木门雕塑形成藏式寺庙的开门双绝。

      小昭寺主殿高三层,底层分为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门庭后面为经堂。经堂进深7间面阔3间,30柱,柱下皆有石柱础。其中中部4根大柱直通二层之上撑起高敞天窗。柱高6.2米,其余26根柱子高2.8米。柱头皆为卷云纹、宝珠、莲花纹等雕饰。集会堂天井正对的一排檩头上原雕有28只卧狮,现存27只,系全雕和半雕;腹腔上有底座,装饰四瓣或八瓣莲花。集会堂四壁曾遍绘释迦牟尼、千尊佛等。佛殿后部和两侧还绕以密闭回廓,偏窄、较高,具有早期布局特征。主殿第二层前部主要是僧舍,第三层前面为达赖喇嘛到该寺的专用住房。后部则为金顶殿,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栱承托,柱子等则是藏式风格,体现了藏汉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三层可见布达拉宫。特借用网友照片展示。

       2、喜德寺(国七),这是最典型的主殿加前院布局的寺庙建筑,也是藏式寺院最经典最基础的寺院布局,独自形成一个封闭完整的防御建筑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堡建筑,具体说就是一个三层主体大殿建筑加上一圈二层围廊建筑,形成四方形城堡建筑,对外的大门和窗户很小,大门是环廊二层建筑在一层开了一个过街门洞,建筑防护意识极强,其实包括布达拉宫建筑群本身就是一座城堡建筑,有极高的防御性能,这是自古以来沿袭的建筑习惯,成为在寺院建筑布局上最经典的形式。

       喜德寺给我最大的印象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居民家的陈设,二层环廊建筑住满了居民,通往楼上的楼梯有石质和木质两种,这种早期简单的低矮二层建筑根本谈不上舒适度,属于城市中简陋的棚户区建筑,我很感兴趣是怎么把大通廊分隔成一家一户的住宅,一位热心的藏族居民邀请我进屋参观,房间很小,外檐前廊自己改造成厨房,屋内除了床就没有像样的家具,几乎没有空间,而屋里最内侧的墙面上有一面金壁辉煌的佛龛,铺满了整个墙面,比一般寺庙里大殿的佛龛还要高级,上面供奉很多佛像,佛龛前大床上有值夜班的家属四脚八叉躺着睡觉,看的我是目瞪口呆,不知道是这里居民的日常还是特例,全部的家产就是一座华丽的佛龛。

       据《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传》记载,喜德寺是吐蕃时期在大昭寺周围兴修的6座拉康之一,当时该拉康的规模较小,编制仅有4名扎巴,寺名“喜德”即来源于此;元朝时喜德寺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从拉康逐渐发展成扎仓,编制增至20多人,并且规定了固定的供养制度。14世纪起,喜德寺成为热振寺的属寺,以及热振活佛的驻锡地。建筑布局为四方形庭院,网上没有专业的介绍和图片,我个人认为这种布局是藏式寺院的经典布局,以大殿为主,大殿前院形成一个空间,把这个前院空间用二层环廊建筑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的建筑群,这是喜德寺的建筑描述,一个二层大殿建筑,带有半地下层建筑,两侧翼是三层僧房建筑,三面环绕的是二层环廊建筑,又是围墙又是僧房,合计有一百多个房间,上千平米的露天空间,这种喜德寺式寺庙建筑单元是我认识藏式寺院布局的起点,在此后参观各个时期的寺院中都可以发现这种单元的存在,简称藏式四合院式的寺庙建筑单元,在大型寺院中,比如色拉寺、哲蚌寺,可以寻找到这种单体建筑的单元布局样式,小小的独立建筑布局,从宏观角度看,布达拉宫本身也是由主体建筑和围墙形成的单一单元,做了一张俯视图,只是这个单元包含的太多了,而喜德寺属于最典型的建筑基因,但不是最小的。

     3、策门林寺(市保),几乎是喜德寺的翻版,建筑布局基本相同,二层环廊建筑中也住满了居民,不同的是大殿是真正的佛殿,有大量的信众参加活动,同时举行日常仪式,在二层有一个立体坛城,这种坛城一般存在著名宫殿和博物馆中,而在普通的藏式寺院中也有类似的宝贝,大开眼界。因为院里的小孩朝我要东西,匆匆略过,这里也是参政活佛的居住地,被誉为“四大林”之一,香火旺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型的曼荼罗宇宙图式布局,说说藏传佛教桑耶寺建筑
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十一)
山西大同市几处免费文物古迹景点:关帝庙大殿
藏式建筑
金碧辉煌的塔公寺
观前街上玄妙观【姑苏归来话姑苏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