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花草木樨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白花草木樨
白花草木樨是豆科草木樨属两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发达,属主根系,入土深60~200厘米,根瘤众多;主根上部发育成肉质根,是越冬的重要器官,也是组成绿肥的重要部分。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学名:白花草木樨
拉丁学名:Melilotus albus Medic. ex Desr
别称:白香草木樨、白甜车轴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草木樨属
分布区域:原产欧洲西亚
英文名:White Sweetclover
目录
分布来源牧草形态牧草特性生长习性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栽培技术(一)播种(二)田间管理(三)利用技术
常见牧草病害常见牧草虫害简介来源分布形态特征
展开
分布来源牧草形态牧草特性生长习性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栽培技术(一)播种(二)田间管理(三)利用技术
常见牧草病害常见牧草虫害简介来源分布形态特征
展开
编辑本段分布
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目前该品种主要种植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编辑本段来源
一般认为草木樨属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后来传播到整个欧洲温带各国。另据报导,典型草木樨亚属[二年生白花和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L.)Desr)]起源于中欧远东西藏。又据记载,白
白花草木樨(6张)
花草木樨起源于亚洲西部,黄花草木樨起源于欧洲,香甜草木樨(M.SuaveolensLeded)起源于我国四川等省。在地中海地区2000年前已用作绿肥及蜜源植物。现在,白花、黄花和印度草木樨(M.indicusAAII)已遍及几大洲。全世界草木樨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7种,即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细齿草木樨(M.dentatuspers.)、香甜草木樨、印度草木樨、高草木樨(M.altissimusThuill)和伏尔加草木樨(M.wolgicuspoir)。我国北方栽培的主要是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二者的不同是:前者花冠白色,株体较高大,后者花冠黄色,株体较低,前者比后者晚熟约2周,其它性状完全一致。南方主要是一年生草木樨。我国于1922年在山东进行引种试验,1942年,由叶培忠教授首先在甘肃省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引种试验。1944年在天水开始繁殖推广,主要是二年生白花和黄花草木樨,逐渐由天水推广到全省各地,并很快推广到西北、华北、东北及南方一些省区。近年全国草木樨种植面积每年为1000万亩左右。
编辑本段牧草形态
一、二年生草本,高70-200cm。茎直立高大,圆柱形,中空,多分枝,几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尖刺状锥形,长6-10mm,全缘;叶柄比小叶短,纤细;小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30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侧脉12-15对,平行直达叶缘齿尖,两面均不隆起,顶生小叶稍大,具较长小叶柄,侧小叶
白花草木樨(16张)
小叶柄短。总状花序长8-20cm,腋生,具花40-100朵,排列疏松;苞片线形;花梗短,萼钟形,微被柔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旗瓣椭圆形,稍长于翼瓣,龙骨瓣与翼瓣等长或稍短;子房卵状披针形,上部渐窄至花柱,无毛,胚珠3-4粒。荚果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锐尖,具尖喙,表面脉纹细,网状,棕褐色,老熟后变黑褐色;有种子1-2粒。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棕色,表面具细瘤点,千粒重1.9~2.5克。花期5-7月,果期7-9月。
编辑本段牧草特性
白花草木樨在排水不良时,比苜宿和红三叶生长良好,但在长期积水的地方易于死亡;土壤含盐量0.2~0.3%,甚至0.59%时都能生长,因此,草木樨能改良盐碱地,适应土壤pH值为7.0~9.0。草木樨繁殖能力很强,种子发芽最低温度3~6℃,最适温度15~20℃,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期共需10~15个月,第一年株高50~100厘米,白花草木樨的生育期比黄花草木樨约迟2周开花。在海拔2600米的肃南皇城滩第一年生长良好,但不能越冬,在海拔2640米的天祝打柴沟地区,越冬率30~50%。第二年株高170~260厘米,亩产种子20~60千克。成熟的荚果容易脱落,有自落自生的习性;硬实率一般占30~60%;种子在干土中保存2~3个月后,遇适宜条件仍能发芽出苗,经过反复4次浸泡晾干的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硬籽在土壤中保存3~5年还有发芽能力,种子在室温中保存20年,发芽率从95%降低到50%。种子产量每亩20~200千克,一般40~60千克。草木樨固氮肥田效果显著,但固氮不均衡,经省农科院土肥所定点观测分析,第一年亩固氮量7~8.5千克,第二年10~15.5千克,固氮高峰期出现在开花期,且有两次固氮高峰期。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白花草木樨喜温凉半干燥气候条件,白花草木樨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苜宿难以生存的地方,仍能良好生长。最适宜温润气候,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6~8℃的地区生长最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重粘土到瘠薄土及砂砾土都能适应,而以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应,但不能适应酸性土壤。
编辑本段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草木樨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很多胡萝卜素,是家畜的优质饲料。从总能量比较,3千克草等于0.5千克玉米籽粒的能量,秸秆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当于小麦的含量,比玉米多1.5倍,比高粱高2倍,所以鲜草打浆,干草粉碎糖化后是猪的好饲料,但由于草木樨含有香豆素(C6H6O2)带苦味,适口性较差,同时单一饲喂过多或霉变后产生双香豆素饲用,易引起家畜出血性败血症。因此,同其它草类混合饲喂最好。草木樨种子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据山西省卫生厅分析,种子内含粗蛋白高达23.35%,粗脂肪4.47%,粗纤维11.23%,无氮浸出物21.85%,粗灰分10.35%,0.5千克种子相当于0.35千克黑豆或1.5千克玉米的蛋白质量;种子在饲喂前,应先浸泡一昼夜,或蒸煮、炒熟、磨碎、可减少苦味,提高适口性,效果很好。草木樨产量较高,在条件适宜时,播种当年亩产鲜草可达2000~2500千克,麦收后复种每亩产鲜草1000千克;次年生长迅速,初花期收割,亩产鲜草3000千克,高者可达4000千克。成熟期,50厘米土层内,每亩根系干重产量150~200千克。草木樨可用来饲喂各种家畜,尤其适于饲养猪牛,可以青饲、青贮和调制青干草饲喂,用于放牧比用作干草或青贮为好。放牧时,春播后当草丛高25厘米时开始,每隔20~30天放牧一次,直至秋霜都可利用,第二年春季草丛高20厘米时开始放牧,且可较重牧,以免生长过旺,草质粗老。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一)播种
草木樨种子硬实高,尤其是新鲜种子,可高达40~60%(一般在10~40%),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硬实处理的方法有:①擦种法:先把种子晒过,再放在碾子上,碾至种皮发毛为止。②硫酸处理法:用10%的稀硫酸溶液浸泡种子0.5~1小时。③变温处理法:先用温水浸泡种子,然后捞出,白天曝晒,夜间放在凉处,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经过2~3天后即可播种。播种期虽然一年四季均可,但以春播为最好。秋播不能太迟,否则幼苗不易越冬。也可冬播,即在土壤结冻之前播种,寄子过冬,翌年春出苗。水浇地草木樨常与麦类、糜谷类作物进行套种,一般是在浇头水时将种子撒进。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灌水时间及轮作制度而定。草木樨播种量,一般为每亩1~1.5千克,在一些干旱或寒冷地区,由于保苗较困难,播量可加大到2.0~2.5千克。播种方法,种子田用条播;一般饲草生产田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收种宜宽30~60厘米,收草15~30厘米,复土深2~3厘米,湿润地区1~2厘米,干旱地区3厘米,播后应及时镇压以免跑墒,草木樨还可用大麦、小麦、燕麦、苏丹草等进行保护播种,以抑制杂草,增加当年的经济效益,在播种方法上宜先播种保护作物,当它们出现2~4片叶子时再播种草木樨,效果较好。 (二)田间管理
草木樨春季返青后,要禁止人畜践踏、割草放牧,春季地老虎、粘虫为害,开花季节蚜虫为害,生长后期易染白粉病,春秋季地下鼠害较多,应注意防治。草木樨生长期的田间管理较粗放,在旱薄地上对草木樨进行中耕除草保墒也是必要的,有条件施肥灌水促进生长,可增加鲜草和种子产量。 (三)利用技术
1.饲用草木樨应在花前刈用。另香豆素含量高低决定适口性好坏,在一天内香豆素的含量变化是:中午前后光强温高时含量最高,早晨和傍晚光弱低温时含量较低,经秋霜杀后的草,可减轻苦味提高适口性。因此,要选择香豆素含量低的时候刈割利用。适宜与其他饲草混合饲喂,尤忌喂霉变草。草木樨种子用作精饲料时,也要炒熟、粉碎或浸泡、以提高适口性。2.压青,压青要求有一定的产草量(500~1000千克/亩),植株较矮,茎叶柔嫩,土壤水分充足,温度在15~20℃时,有20~30天绿色体可基本腐烂分解。时间一般在夏秋。由于草木樨第一年的越冬芽再生能力很强,翻压时必须从根颈部切断越冬芽,将其芽晒干后埋压入土,耕翻质量上要做到:“耕得深,犁断根,耕得细,不透气。”否则,草木樨根系不腐烂,开春越冬芽生长,会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翻压可用拖拉机或畜力牵引犁进行,若无机耕条件,可先用人工下茎叶铡短,均匀撒在地上再犁翻,效果很好。天水市秦城区牡丹乡农民当年不翻压,到第二年越冬芽返青出土,苗高10~20厘米时,先用锄切断越冬芽,然后再翻压,效果也好。3.收子,草木樨是无限花序,种子成熟先后不一,必须适时采收。一般在有1/3种子成熟即收。群众经验是:“尖稍花落,草籽发白带绿”时采收。如收种时逢雨季,应抢晴天早收,及时脱粒,以免造成落荚或在植株上发芽或在场上霉烂等损失。收子后的茎秆是上好的燃料。根茬地要等1~2次降雨,或进行灌水,根茬腐烂时进行耕翻为好。4.其他利用,草木樨有保持水土,防止土壤冲刷的作用。在干旱地区造林时,与树苗混种,可遮挡日光,供给必要养料利于树苗成活生长,在西北造林中,草木樨是最好的先锋植物。秸秆是很好的燃料,是廉价的农村能源。草木樨花期长达1.5~2个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平均每亩产蜜量10千克,高者可达13千克以上。
编辑本段常见牧草病害
草木樨白粉病、草木樨镰孢根腐病、草木樨立枯病、草木樨锈病、草木樨细菌性茎疫病
编辑本段常见牧草虫害
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苜蓿籽蜂、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编辑本段简介
白花草木樨,学名MelilotusalbusDesr.又名白香草木樨、白甜车轴草。是草木樨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1—3米,多分枝,含香素,全株具有香味,三出复叶,有锯齿。花小,白色,为细长而稀疏的总状花序。荚果小,每荚含一粒种子。适在湿润和半干燥气候地区生长,耐瘠薄,不适用于酸性土壤,最喜PH7—9的土壤。耐盐碱,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强。它是蛋白质脂肪、无浸出物等较高的饲草。白花草木樨苗期生长缓慢,需深耕细耙,整地精细。同时施用对其增产有显著作用。
编辑本段来源分布
  白花草木樨
一般认为草木樨属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后来传播到整个欧洲温带各国。另据报导,典型草木樨亚属[二年生白花和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L.)Desr)]起源于中欧到远东西藏。又据记载,白花草木樨起源于亚洲西部,黄花草木樨起源于欧洲,香甜草木樨(M.SuaveolensLeded)起源于中国四川等省。在地中海地区2000年前已用作绿肥及蜜源植物。现在,白花、黄花和印度草木樨(M.indicusAAII)已遍及几大洲。全世界草木樨植物约有20种,我国有7种,即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细齿草木樨(M.dentatuspers.)、香甜草木樨、印度草木樨、高草木樨(M.altissimusThuill)和伏尔加草木樨(M.wolgicuspoir)。
中国北方栽培的主要是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二者的不同是:前者花冠白色,株体较高大,后者花冠黄色,株体较低,前者比后者晚熟约2周,其它性状完全一致。南方主要是一年生草木樨。我国于1922年在山东进行引种试验,1942年,由叶培忠教授首先在甘肃省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引种试验。1944年在天水开始繁殖推广,主要是二年生白花和黄花草木樨,逐渐由天水推广到全省各地,并很快推广到西北、华北、东北及南方一些省区。全国草木樨种植面积每年为1000万亩左右。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形态
  白花草木樨
白花草木樨是豆科草木樨属两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发达,属主根系,入土深60~200厘米,根瘤众多;主根上部发育成肉质根,是越冬的重要器官,也是组成绿肥的重要部分。茎圆中空、直立高大,光滑或稍有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三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锯齿,长3厘米左右,宽1.0~1.5厘米;托叶披针形,长7~8毫米,先端尖。长总状花序细直,有小花40~80个,有短柄,总花梗长10~30厘米;花白色,旗瓣长3~4毫米,翼瓣和龙骨瓣稍短,花冠易脱落,与雄蕊筒分离;旗瓣圆形,翼瓣狭细,龙骨瓣直而钝,雄蕊二体,花丛宿存不扩张;花粒线形,无毛,向内弯曲,柱头顶生,子房无柄或有短柄,含胚珠少数。荚倒卵形或长圆形,突出于外,下垂不开裂,长4~5毫米,光滑无毛,有网状皱纹,内含种子1~2粒。种子长圆形,略扁平,长约2毫米,棕黄色,千粒重1.9~2.5克。
特性 白花草木樨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苜宿难以生存的地方,仍能良好生长。最适宜温润气候,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6~8℃的地区生长最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从重粘土到瘠薄土及砂砾土都能适应,而以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应,但不能适应酸性土壤。在排水不良时,比苜宿和红三叶生长良好,但在长期积水的地方易于死亡;土壤含盐量0.2~0.3%,甚至0.59%时都能生长,因此,草木樨能改良盐碱地,适应土壤pH值为7.0~9.0。草木樨繁殖能力很强,种子发芽最低温度3~6℃,最适温度15~20℃,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期共需10~15个月,第一年株高50~100厘米,白花草木樨的生育期比黄花草木樨约迟2周开花。在海拔2600米的肃南皇城滩第一年生长良好,但不能越冬,在海拔2640米的天祝打柴沟地区,越冬率30~50%。第二年株高170~260厘米,亩产种子20~60千克。成熟的荚果容易脱落,有自落自生的习性;硬实率一般占30~60%;种子在干土中保存2~3个月后,遇适宜条件仍能发芽出苗,经过反复4次浸泡晾干的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硬籽在土壤中保存3~5年还有发芽能力,种子在室温中保存20年,发芽率从95%降低到50%。种子产量每亩20~200千克,一般40~60千克。草木樨固氮肥田效果显著,但固氮不均衡,经省农科院土肥所定点观测分析,第一年亩固氮量7~8.5千克,第二年10~15.5千克,固氮高峰期出现在开花期,且有两次固氮高峰期。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册(9张)
白花草木樨(6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宜养鸡的四种牧草
养鸡宜种那些草?
沙打旺
三叶草的种植方法
红三叶草图片和介绍
B29牧草50(001-0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