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油芒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油芒
大油芒,多年生。秆高90-110厘米,通常不分枝。叶片阔条形,宽6-14毫米。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总状花序2-4节,生于细长的枝端,穗轴逐节断落,节间及小穗柄呈棒状;小穗成对,一有柄,一无柄,均结实且同形,多少呈圆筒形,长5-5.5毫米,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第一颖遍布柔毛,顶部两侧有不明显的脊;芒自第二外稃二深裂齿间伸出,中部膝曲。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亚洲北部和温带其它地区也有。生山坡、路边、林下。嫩时为良好牧草。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基本资料
形态特征
生活环境
饲用价值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名称:
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 Trin.),别名大荻、山黄菅。
  大油芒
分类:
木兰植物门(Magnoliophyta)百合纲(Liliopsida)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莎草目(Cyperales)禾本科(Poaceae)大油芒属(Spodiopogon),另据北川政夫记载,尚有油芒属油芒Eccoilopus cotulifer (Thunb.) A. Camus,但未见到标本。
国内分布:
产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省区,以华北平原生长最为普遍。
国外分布:
广布于东北亚的温带区域。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命名来源:(日名)[Fund.Agrost : 192. 1820]
命名人:Trin
中国植物志:10(2):058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大油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中宽叶禾草,具有粗壮较长的根茎,根茎密被鳞片。秆直立,刚硬,高100—150厘米左右,长有7—9个节。
大油芒的叶鞘无毛或密生柔毛,绒毛除顶端之外一般均长于节与节之间。叶舌干为膜质,较硬,截平,长1—2毫米;叶片呈宽线形,长15—28厘米,宽6—14毫米,无毛或两面密生柔毛,顶端渐尖,基部渐狭。
大油芒的圆锥花序大而呈长圆形,长15—20厘米,宽1—3厘米,主轴无毛,分枝腋间常
大油芒(19张)
长有毛,分枝近轮生,下部裸露,排列较松散,带淡紫褐色,上部具1—2个小枝,小枝长有2—4节,节上长有毛,每节还有2个小,一个有柄,一个无柄,均结果实,而且果实形状相同;穗轴节间及小穗柄的两侧长有长的纤毛,顶端膨大,小穗柄长约为小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小穗呈灰绿色至草黄色,长5—5.5毫米,含有2朵小花;基部长有长大约为小穗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短毛;
大油芒的几乎等长,第一颖被有较长的柔毛,顶端钝或者长有小尖头,有6—9条,第二颖两侧扁,背部长有,顶端还有小尖头,无柄小穗的第二个颖常长有3条脉,除脊的上部及边缘长有长柔毛外,其余均无毛,有柄小穗的第二颖有5—7条脉,长满了柔毛;
大油芒的第一小花为雄性,外稃几乎与小穗等长,呈卵状披针形,长有1—3条脉,上部有微毛,内稃稍短,长有3条雄蕊;第二小花为两性,外稃稍短于小穗,顶端深裂,裂齿几乎达到基部,约为外稃长度的二分之三,裂齿间伸出一,长1—1.5厘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转,内稃稍短于外稃;雄蕊有3个,花柱二裂,柱头呈紫色。颖果呈长圆形,长约0.5毫米。大油芒再生性强,返青早,在东北4月初开始发芽,7月抽穗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
最低海拔:600米
最高海拔:1500米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喜生于向阳的石质山坡或干燥的沟谷底部,在东北草原的一些类型中也有分布。生长迅速,特别在向阳坡或草甸草原,可以形成小片单种群落,也散生在固定沙丘上。在森林区的阳坡,森林破坏和撂荒后可以大量生长,成为植被演替的一个阶段——根茎禾草阶段。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也可以生长良好。耐盐碱性差。
模式采自:西伯利亚
是否栽培:野生
编辑本段饲用价值
大油芒是一种比较高大的牧草,可以放牧也可收割,营养成分中等。早春草质幼嫩,马、牛、羊均最喜食,随着粗纤维的增加,适口性降低,到晚秋草质变硬,马、牛、羊很少采食。植株高大,产量很高,每公顷可产青草3750~5475千克。收割应在花前期进行,因基部茎粗老,留茬高度一般以10厘米为宜。一千克开花期的大油芒,含有水分74克,干物质926克,粗蛋白质50.5克,粗脂肪17克,粗纤维298.8克,无氮浸出物576.3克,粗灰分57.4克,可消化蛋白质32克以及总能量4.12Mcal。
图为大油芒开花时的植株形态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大油芒(5张)
大油芒(19张)
词条图片(2张)
开放分类:
牧草 植物 禾本科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种子植物门 莎草目 被子植物亚门 鸭跖草亚纲  , 大油芒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茅果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植保技术」麦田杂草识别与区分(禾本科篇)
黍、蜀黍、粟
求米草
糜子,五谷之黍
中藥材--香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