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绛《我们仨》你看懂了吗?你可知道一个92岁的老人承受多大痛苦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九十二岁时写得一本回忆录式小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回忆录是第三部,小说是第一、二部分。很多人说关于《我们仨》第三部分《我一个思念我们仨》我看得懂,知道是杨绛先生在回忆他们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但是前面两部分我就不太懂了,有点难以理解,因为这两部分运用了意识流等很多西方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网友问“古驿道”是什么地方?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聊聊《我们仨》这本书的前两部分。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一直强调要想读懂《我们仨》必须从第三部分开始读,否则前两部分显得有些突兀,你根本无法体会杨绛先生的深情。因为前面两部分有点儿抽象,尤其是第二部分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儿难度。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先生用现实主义手法记录了“我们仨”六十三年来的生活,语言朴实无华,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我们仨”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淡泊名利,只求相聚相守,这一部分充分地表现了文人清高质朴的高贵品质。在越发浮躁的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为什么《我们仨》会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在第三部分中展现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世间之人熙熙攘攘,皆为为利来,皆为为名往。唯有“我们仨”不图名,不图利,躲避尚且不及。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钱钟书夫妇从清华古月堂相识相恋,后来在“古驿道”走散,经历了六十三年的光阴。在“古驿道”上杨绛先生送先是送走了女儿钱媛,接着又送走了相濡以沫六十余年的丈夫。她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悲痛啊!我们作为外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局中人。

杨绛先生写《我们仨》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九十二岁的老人了。九十二岁啊,几个人能够活那么长久。我们可以把《我们仨》重新做一下排序,这样便于理解。

第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写的,很好理解,我就不再多做赘述了。杨绛先生最后一个人送走了他们俩,难言心中的悲痛于是写下了《我们仨》这本书。

第二部分《我们俩都老了》用象征手法写“我”的一个长达万里的梦。不得不佩服杨绛的文字功底,一本回忆录竟然让人初读不甚理解。在梦中“我”一个人在寻找“钟书”,一个在寻觅回家的路,忽然记起“钟书”让我做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引出了《我们仨》第三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在这个长达万里的梦里“我们仨失散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歇宿在三里河的家。

在这一部分中杨绛先生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难掩的悲痛。走在“古驿道上”,作者把钱钟书妇女就医的过程写得那么隐晦,同时这也再次表现了“我们仨的相守相爱”,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和淡淡的悲伤。

作者用抽象的手法讲述了“古驿道上的故事”,一边叙事,一边回忆过去的生活。阿圆因为治病剃了光头,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看着阿圆病情恶化的样子,我的心中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在梦里阿圆曾向我们道别。她那鲜花般的笑容就在光天化日下一晃眼就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完全醒悟了。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赶到医院,阿圆房间的灯还亮着,却没有床,清洁工正把一堆垃圾扫出门外,我认出一只鞋是阿圆的。

古驿道上落满黄叶,一棵棵柳树变成了光秃秃的寒柳。一九九八年冬,我屹立山头望着那一叶小舟,但愿变成一块石头(望夫石),却变成了一片黄叶,一路拍打着古驿道,一路都是离情。

这就是《我们仨失散了》,全文虚虚实实,恍如梦中,亦真亦幻,作者以情御景,情景交融,古驿道上一片凄凉的景象正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

读《我们仨》的第二部分,让我想起了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去世后的情节。在这段故事中,路遥先生用外星人做引子,让田晓霞得以再现孙少平的梦境,被很多人诟病实属不该。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果这些人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该如何置喙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无价,真情相惜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我活着的全部意义,一个人在人世间思念着我们仨
杨绛:我是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期
梅轩夜读:伤心唯有《我们仨》
《我们仨》钱钟书先生之妻杨绛的回忆录,泛起百年温暖的记忆
【好书推荐】杨绛:《我们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