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

(2011-09-14 10:42:21)
作者:郑少麟
一个真实的项目故事 

某公司Z,多年代理销售、实施、二次开发某产品,积累了足够的客户经验、行业经验和品牌口碑。事业部决定:该做出我们自己的东西了!

2009年底,成立产品团队。总经理支持,事业部经理参与,红红火火地开始了产品需求的讨论和设计。初步圈定需求范围后,设定了大致预算和时间——计划在2010年底完成一期开发。2011年初上线第一个客户。

2010年春节前,经过内部多轮讨论,最终正式任命小A为负责产品开发的项目经理。小A是技术出身,技术精,技术面广,沟通能力强,做过多年售前和实施对客户需求了解清楚。这对小A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该项目的成败也签进了小A的年度岗位责任书——顺利实施该项目成为2010年小A几乎唯一的工作目标。

2010年初,成立需求团队,完成了400余页,13万字的详细需求文档的编写。综合成本、时间考虑,决定采取部分外包开发人员的形式进行。外包人员和内部人员的比例为3:134月份,团队一边进行架构设计,一边进行外包公司的招标工作,最后确定了一家规模适中,成本合理,技术人员精干的外包企业。

劳动节小长假结束后,外包人员进场,开发阶段正式启动。预计的开发周期为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小A的日子可不好过。因为:

1.   交付到开发人员的需求中产品原型为“框图”,缺乏交互性细节,开发人员通常是在开发过程中自行联想发挥

2.   开发人员水平、意识参差不齐,代码五花八门,检查成本巨大,纠正成本更为巨大

3.   为产品灵活度而设计的两个关键需求“业务逻辑定制”和“数据模型可变”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重大技术风险

4.   A本人和团队中负责需求的骨干都有被其他项目抽调的时候,时间无法保证

5.   模块边界在定义时存在模糊,出现了很多三不管地区——各模块负责人都认为这应该是其他人实现的部分

6.   外包人员难以激励,无法形成工作激情

7.   人员频繁出现问题:一个开发人员因躲债逃去了广西、了无音讯,一个开发人员母亲去世、无心工作

A每天检查项目,眼看着进度一点点偏离,质量一点点失控。每次汇报时,老板都要问:“偏差怎么处理?”一开始小A还有思路,说:这部分靠加班,这部分转给谁谁谁做……。到后来,小A开始陷入深深的无奈和恐惧,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了。小A和几个项目骨干在公司弄了两间小卧室,经常工作到两点。即使这样,小A的心也仍然是悬着的,他生怕遇到需求、技术的问题,因为项目的进展已经“支离破碎”了,经不起“雪上加霜”的折磨。

三个月过去了。虽然有了一个版本,但BUG众多,界面混乱,几乎不可用。可以说项目的开发是失败的。镇定思痛,根据已发现的问题和已预知的风险,小A定制了一个药方:

1.   确定公司战略方向,提高项目优先级至公司内最高

2.   停用外包企业,从其他项目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自己的开发队伍

3.   落实项目奖励的费用和机制,由事业部经理亲自发布

4.   成立单独的技术攻关团队,专门解决技术难题,不参与正常开发

5.   将质量规范检查以技术方式实现(在一些开源代码检查项目上进行改造),并集成到开发环境中

6.   明确模块边界的责任分工

7.   制作一版HTML界面,由UI人员实现所有交互细节

8.   划分两级组织结构,增加小组长一级,减少小A的管理负担

几副药下去,项目开始有了起色。最终在201011月,项目交付测试团队。2010年春节前发布beta版本。3月在第一个客户处上线。5月上线成功。小A得到了公司、团队和客户的认可。

 

项目经理是干什么的?

 

项目经理是一个典型的管理岗位。他要解决如下问题:

1.   明确目标
项目最初的产生可能只是缘于一些模糊的想法。目标必须被明确定义出来,后续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明确的目标展开的。比如老板想做一个项目来提高页面平均访问时间,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确“提高到多少kbps”。

2.   建立组织
包括让什么人来做这件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有什么规范,考核和奖惩如何设置,人员的激励等等。没有一个好的组织结构,项目团队会产生猜疑,矛盾,嫉妒,愤怒,悲观等诸多负面情绪。

3.   明确工作内容
我们要分析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实现目标。比如预期的目标是上线一个下载网站,要做的事可能包括:买服务器,买IP地址,租IDC,需求,开发,测试,上线,BUG修改。

4.   明确时间、成本
项目永远是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下进行的。时间短,就需要更多的人,成本就更高。必须在时间、成本中找到平衡点。甚至必要时要裁剪工作内容。

5.   控制风险
项目中永远会有出问题的时候。比如一个最初觉得挺简单的功能真到开发时候才发现考虑严重不周。再比如一个关键技术人员在关键时间点上去休婚假了。这其中即有能预知到的问题,也有完全无法预知的问题。项目经理要有预见性,提前把能预知的问题尽可能消除,准备足够多的储备应对无法预知的问题。

深一步想想,一个部门的经理,甚至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做的不也是类似的事情吗?确定部门/企业的目标,建立组织结构,目标分解为任务并下发,平衡时间和成本,建立各类风险防范机制……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

 

    我们把项目管理再提高一点,可以说项目就是一件事,项目管理能力就是把这件事做好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去看,在软件之外,我们身边其实到处都是项目管理的影子。

大型项目:

2008年奥运会

项目目标:在京成功召开奥运会,宣传中国正面形象

项目组织:由某常委为项目经理组织实施

项目周期:7年(2001年申办成功开始)

项目成本:2000亿人民币以上

项目风险:投资不能到位,建设不能按时完工,敌对势力进行政治对抗,发生安全事故,遭受恐怖袭击,气象、地质灾害……

从上面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项目有多难。可以说,当项目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在的一些项目管理方法论已经都不适用了。所以项目管理是人必须用一生去掌握的一个学问。

 

小型项目:

某公司办公楼升级改造

项目目标:原80年代建设的办公楼加盖一层并彻底装修,实现办公环境的现代化

项目组织:总经理助理为项目经理组织实施

项目周期:半年

项目成本:400

项目风险:加盖方案得不到建设局批准,施工不能按时完工,施工质量不合格……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过的项目。正是这种项目的不断实施,我们的生活才一点一点得到改善。

 

微型项目:

    结婚

项目目标:买婚房,办婚礼

项目组织:我,准老婆,爸爸妈妈,我牵头负责

项目周期:1

项目成本:200万(买房180万,婚礼20万)

项目风险:房价波动,无法按时完成准备工作……

这个项目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开始规划时一定会觉得脑袋都大了,有那么多事要处理。但如果我们按项目管理的思路首先进行规划,列出任务清单,根据各人时间和能力进行分工,对风险进行预防,可能原本一头雾水的事情也变得清晰起来了。

生活中的项目管理,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思路,把生活中的问题,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一个一个解决,让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项目管理
项目中的神话
浅析软件开发项目的成败关键 - -行业子站
初为项目经理,你应该怎么做?
去了两家外包公司,颠覆了我的认知!
外包项目如何进行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