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外风情/民族美食】打油茶


风露飒以冷,天色一黄昏。
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木槿花

    油茶是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小吃”,因为制作的时候是将粗茶叶(俗称土茶)配以老姜、蒜、葱等用油炒香,并且放在锅里用木锤捶打成茸状,然后才熬制而成,所以油茶不说“煮”而叫“打”

瑶族打油茶

   打油茶的工具、选料、制法、喝法都非常独特。工具是一只小铁锅、一把小木棰。

    小铁锅类似江南苏锡饮食业使用的炒锅,但锅口很小,约同大汤碗口,且锅口旁有一小歪嘴,以利倒茶;小木棰灵巧又别致,状如大小擀面具,但前端延伸出与相垂直的一小段,以作敲打之用;选料,须选用土茶,就是未经加工过的茶叶,不然,就会失去打油茶的风味。

    葱、姜、蒜头、盐是必备的。

打油茶工具

    虽然叫法相同,而且基本的制作步骤也类似,但是桂林各地制作出来的油茶在口味上还是略有差别的,其中恭城油茶由于油茶内还加磨碎的花生粉,味道醇厚而誉为油茶之冠。


    恭城油茶制法特别讲究,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先用少许开水浸泡几分钟,以减少烟火味及苦涩味,然后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放入姜、蒜及泡好的茶叶稍炒,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放入盐调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用小碟装好的米花、脆果(类似油炸的面疙瘩)、酥花生上桌即成。

    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打油茶


 
    一锅茶水被饮完后,还可向锅内掺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五六锅。这样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
    打油茶难,喝油茶也要下一番工夫。喝油茶的时候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这些小吃多半都是各种油炸和炒香的食品,像炒黄豆、炒花生米、油果、爆玉米,再有就是糯米饭团或糯米糍粑。要是特别讲究的话得配上十几种小吃呢,请客人喝油茶往往摆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来就像请客吃饭。
    打油茶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能。桂北地区湿度大,矿工颇多,喝油茶便成为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现如今,喝油茶早已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配菜也更为丰盛。





美味
 

普通版油茶,桂林街边随便一家油茶店进去,都是木桌子、 小矮凳、 一壶油茶 的标配。


普通版油茶,桂林边随
便一家油茶
进去,
桌子、
矮凳、
壶油茶
标配。

土豪版油茶
因为桂林人
爱喝油茶,
现在已经
开了好几
家油茶会
所,油茶
的地位从
街边小吃
一跃成为
饮食热门。

少数民族中的油茶风俗

     侗族人也喜好喝油茶.而且还会举办规模不等的茶会: 

    小型油茶会一般是亲戚之间在春节期间的小聚会。人数一二十人,可轮流招待吃油茶,互祝新年愉快、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大家谈谈笑笑,气氛祥和欢乐。

    中型油茶会,大都是娶媳妇、嫁女儿、生小孩、新居落成的主人家请客吃油茶。这种油茶会一般有三四十人参加,人们纷纷前来向主人道喜祝贺。

    大型油茶会是在全寨男女青年聚会、议事、娱乐时举行,或者是为寨与寨之间的男女青年间的社交活动而举行的。譬如,某一寨的男女青年要到另一寨去集体做客,为了商议准备事项而举行的油茶会,就是大型油茶会。另外,集体做客回来,对方送了糯米粑粑,就要举行全寨油茶聚会,庆贺这次社交活动的成功。这种油茶会的规模可达到一百多人。

    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种礼节,主人双手捧茶敬客,并说些谦恭的话,善歌者还以歌代言,客人必须喝完两碗,才算给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双”之意。两碗之后不想再喝,便将碗筷一并交给主人,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则表示还想继续喝,主人就高高兴兴地再斟满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里。

侗族打油茶

    瑶族则在第一、二碗油茶送来时不送筷子,并将米花、炒豆之类的小吃加入碗里。客人喝完碗里的茶后,要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尽,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须喝三碗以上,只喝一两碗,主人会不高兴的。

    据说,明朝时千家洞瑶人不交皇粮,官府派兵清剿,于是千家洞瑶族人逃到了广西恭城一带,其中有一支瑶族八房人,人数比较多,选择了地势较平坦的嘉会定居下来,他们到此后不仅延续了瑶族的文化,而且带来了瑶族的美食——油茶。

    嘉会瑶族的油茶之所以得到传播,是因为嘉会瑶族定居在茶江河边,掌控着茶江水道。在茶江上打渔的人,都要向他们交税。清朝时,他们建有唐黄庙,每三年举行一次盛大的庙会,附近各族群众都来踊跃参加。庙会规定,本族人不准抢花炮,只准外来的村寨抢花炮。对前来参加庙会的外族人,八房人都用打油茶盛情接待。所以,喝油茶及油茶待客的习俗得以传开。

瑶族打油茶

油茶的逆袭

    近些年来,油茶早已不是街边小吃的身份了,它肩负着广西特色文化的担当,跻身文化展演,成为节日品牌。 

    从2011年恭城举办首届恭城油茶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恭城油茶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油茶文化节节庆活动以油茶会友,除了打油茶展演外,还会举办祥龙雄狮汇演、传统古装桂剧表演、民间民俗文化、绝技绝活表演、民族服饰秀等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接地气的传统民俗文化来吸引人气,为广大游客打造一场充满恭城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盛宴,诠释独特的恭城人文魅力。

 

    油茶的逆袭,并不是巧合,而是由于它作为一种身份认同的社会符号,在官方的介入下,功能一次次被加强。选择这种传统饮食作为推广文化的手段,是社会关系得以强化以及建构身份认同的极佳方式。

    这些活动的举办,对挖掘、抢救、保护广西民族传统习俗有着正面的意义,进一步弘扬与传播广西油茶文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一舌尖上的独特风味,领略广西少数民族的待客风情,同时也能增进当地民众对油茶和当地文化的了解,激发当地民众热爱家乡的强烈归属感。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习俗.范川凤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大中国茶文化.《大中国文化》丛书编委会编撰.外文出版社.2012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恭城油茶
今日食普783期:南北油茶三大类
要不我打碗油茶给你喝?
【原创】★★★[村长美食日记]民间小吃 “打油茶” 和“艾叶粑”现场制作直拍 南国美食-南...
彭匈: 恭城油茶的前世今生
恭城油茶·冬日间的温暖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